混凝土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4939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凝土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桩。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建筑工程对地基的设计施工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混凝土桩在高层建筑、桥梁、港口和近海建筑等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使桩基能够满足抗变形,抗震等建筑设计要求,常采用加长桩体、加大桩体直径等方式来提高承载力。但是,加长或加大桩体必然会导致增大混凝土的用量,特别是当桩体长度和直径之比过大时,桩体的承载能力会显著下降,因此,通过加长或加大桩体直径来提高桩体的承载能力往往是徒劳的,同时势必还会造成混凝土的大量浪费。本申请人通过实际研究发现,桩体所受到的垂直和水平载荷在地面以下的浅层受力较大,因此只需加大在地面以下的浅层处的桩体直径便能够大大提高混凝土桩的承载能力,且能够节省混凝土用量。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桩。采用本实用新型,不但能够保证并提高桩体承载能力,而且还能够节省混凝土的用量,降低工程造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桩,其由上部,下部以及连接了所述上部和下部的中部一体构成,所述上部的直径大于所述下部的直径。
另外,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部的直径与所述下部的直径之比为(1.2~8)∶1。
另外,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部为倒锥台形,其斜面延长线与混凝土桩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5°~90°。
另外,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部的深度L应大于0.1米。
另外,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部由沿混凝土桩轴向设置的多个倒锥台和连接相邻倒锥台的圆柱部分组成。
另外,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混凝土桩中插有钢筋笼。
另外,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混凝土桩的最外层和周围土层之间形成有水泥浆护壁层。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桩,不但能够保证并提高桩体承载能力,有效地保持桩体的设计形状,同时还能够大大节省混凝土的用量,例如在同等条件下,用同等数量的混凝土材料,能够提高桩体的承载能力达80%以上。


从以下附图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其中图1-4分别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不同结构的混凝土桩。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分别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不同结构的混凝土桩。从这些附图中可清楚地看到,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桩10的共同特点在于其由上部10A,下部10C以及连接了上部10A和下部10C的中部10B一体构成。上部10A的直径D大于下部10C的直径d且D∶d的比为(1.2~8)∶1。上部10A的深度L通常大于0.1米。如图1所示,所述中部10B为倒锥台形,其斜面延长线与混凝土桩10的中心轴线I的夹角为5°~90°,通常为45°。在混凝土桩10的最外层和周围土层之间形成有水泥浆护壁层12。根据实际需要,也可对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桩10的结构作出一定的改进,如图3所示,可以在混凝土桩10中插入钢筋笼14,或如图2所示,可加厚下部10C和周围土层之间的水泥浆护壁层12。当插入钢筋笼14时,根据抗水平力的要求,通常,上部10A的深度L>2.5D。
以上内容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显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变型和改进。例如,可以在混凝土桩中依次用多个倒锥台连接部分连接相邻的直径上部和小直径下部,这些倒锥台形连接部分的斜面延长线与混凝土桩的中心轴线(I)的夹角可均为5°~90°。当前地基加固的理论、在设计上采用桩土共同承担荷载,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倒锥台形桩基承载力,由桩体和锥台共同发挥,有较大的扩散角,使桩体间距加大到4-8d后,可以减少桩数1/3-1/2,同样起到来减桩前的承载力效果,此种桩最大特点,可以使地基平衡,横向水平力受到更大的约束,沉降值变低,复合地基呈现柔性。所以加大桩基的浅层部份的横载面积是提高桩基垂直,水平承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
本申请人通过实际研究发现,群桩设计上同样可以采用桩土共同承担荷载理论,用压灌砼桩施工可以解决桩端无沉渣、虚土和孔壁松弛和沉降值变小,提高水平、垂直承载力。应强调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的前提下,所有这些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桩由上部(10A),下部(10C)以及连接所述上部和下部的中部(10B)一体构成,所述上部(10A)的直径D大于所述下部(10C)的直径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10A)的直径D与所述下部(10C)的直径d的比为(1.2~8)∶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10B)为倒锥台形,其斜面延长线与混凝土桩的中心轴线(I)的夹角为5°~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4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由沿混凝土桩轴向设置的多个倒锥台和连接相邻倒锥台的圆柱部分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锥台的斜面延长线与混凝土桩的中心轴线(I)的夹角为5°~9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上部(10A)的深度L大于0.1米。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条所述的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凝土桩的最外层和周围土层之间形成有水泥浆扩孔护壁层(12)。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条所述的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凝土桩中插有钢筋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凝土桩的最外层和周围土层之间形成有水泥浆扩孔护壁层(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桩,其由上部,下部以及连接上部和下部的倒锥台形中部一体构成。上部的直径大于下部的直径上部,中部为倒锥台形且其斜面延长线与混凝土桩10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5°~90°。在所述混凝土桩中插有钢筋笼。另外,在混凝土桩的最外层和周围土层之间形成有水泥浆扩孔护壁层。
文档编号E02D5/24GK2517781SQ0220324
公开日2002年10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29日
发明者何庆林 申请人:何庆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