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体抗滑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0124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坡体抗滑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固边坡的坡体抗滑桩。
背景技术
滑坡是建设工程中常见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在工程选址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开滑坡体,但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或未能探明等原因,在实际工程中仍会遇到各种滑坡问题,这时就需要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对其进行整治。
设置抗滑支挡结构阻止坡体的滑动是目前工程中最为有效的处理手段,其中又以抗滑桩的应用最为广泛。其基本抗滑原理是在滑坡带的适当位置处设置一系列桩,这些桩穿过滑动带进入下部的稳定地基,利用桩的锚固段来阻止坡体的滑动。通常,抗滑桩的设计原理中,埋置抗滑桩前后土的性质被认为不变。事实上,土体结构在一定条件下会自然成拱,无论是岩石还是松散堆积体,这一性质已为大家所熟知。当抗滑桩具有一定的形状时,如果上部土体的局部下滑变形,就会在桩的上部一定区域内形成拱形,土体结构自身被压实形成自锁状态。一般地,土体越密实,其抗剪强度越大,这样坡体的稳定程度就会加强。因此,合理设计抗滑桩的形状,对于滑坡的治理效果非常重要。
由于现行抗滑桩的设计原理未考虑土体能够成拱这一特性,未能将桩的形状与土体的自然特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抗滑桩大都设计为圆柱体,相对整个滑坡体,不论是抗滑桩的排列方式、排列密度,还是每个桩的强度都是单独考虑的,只有当抗滑桩的排列达到很高的密度时,才能起到防滑作用;圆柱体抗滑桩在发挥作用时,必须要有很高的强度才能承受滑动层巨大的剪、压力,而圆柱形结构只能通过增大横截面来提高其抗压强度,所以现有的抗滑桩通常都很粗大,有的直径可达数米,这无疑会加大耗财,其工程量大、治理成本高,且治理效果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量小、锚固效率高、防滑效果好的坡体抗滑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坡体抗滑桩的抗压侧在横截面上呈V形,该V形夹角为10°-150°。
进一步地,所述坡体抗滑桩为三棱体。
进一步地,所述坡体抗滑桩为V字形柱体。
将坡体抗滑桩面对滑坡体一侧表面制成倒V形后,如果土体有局部的变形,滑坡体会沿抗滑桩外表面向两两抗滑桩之间构成的V形区域移动,滑坡体会越压越密,因而坡体内会产生成拱效应,从而使滑坡体局部稳定性得到加强,而坡体整体由于抗滑桩的存在更加稳定,滑动层中的水分也会通过抗滑桩之间的间隙迅速排出。


图1为滑坡构造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坡体抗滑桩的工作原理图;图3为本发明成三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成V字形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成V字形锥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一字排桩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所示为滑坡地质构造示意图,滑带1位于滑床2上,滑带沿其与滑床之间的滑动面3向下滑动。
如图2所示,本发明坡体抗滑桩5的外表面制成倒V形后,土体在局部变形过程中,滑坡层6会沿抗滑桩外表面向两两抗滑桩之间的V形区域移动,如箭头所示,并越压越密,从而阻止上坡滑动体的下滑,将整个滑动层稳定,同时坡体内会形成许多局部的拱形,从而局部稳定性得到加强,而坡体整体由于抗滑桩的存在更加稳定,滑动层中的水分也会通过抗滑桩之间的间隙迅速排出,进一步提高滑层稳定性,倒V形的抗压表面可有效分解抗滑桩受到的压力,因此其抗压强度比相同材料制成的圆柱体防滑柱高,由于应用了土层成拱这一原理,土层在下滑过程中可实现自压实锁定,所以本发明坡体抗滑桩不需要象圆柱体防滑柱那样高的排列密度,从而可大大节约成本,并获得更好的防护效果。
图3、图4、图5为本发明坡体抗滑桩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三棱体,图4为V字形柱体,图5为上窄下宽的V字形柱体,其中V字形柱体可最大限度的节约材料,因此为最佳实施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可将若干坡体抗滑桩4在坡底间隔适当距离一字排开,如图6、图7所示,间隔距离视滑坡具体厚度和面积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坡体抗滑桩,其特征在于,该坡体抗滑桩抗压侧在横截面上呈V形,该V形夹角为10°-150°。
2.如权力要求1所述一种坡体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抗滑桩为三棱体。
3.如权力要求1所述一种坡体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抗滑桩为V字形柱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坡体抗滑桩,该坡体抗滑桩抗压侧在横截面上呈V形,该V形夹角为10°-150°,使用时V形顶端朝向滑坡体。本发明坡体抗滑桩的抗压面制成倒V形后,如果土体有局部的变形,滑坡层会沿抗滑桩外表面向两两抗滑桩之间的V形空间移动,并越压越密,坡体内会形成许多局部的拱形,从而局部稳定性得到加强,而坡体整体由于抗滑桩的存在更加稳定,滑动层中的水分也会通过抗滑桩之间的间隙迅速排出,同时V形的抗压表面可有效分解抗滑桩受到的压力,大大提高其抗压强度。
文档编号E02D17/20GK1563608SQ200410008780
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9日
发明者丁桦, 李岐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