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航道增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9099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深水航道增深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道增深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深水航道增深器。
技术背景众所周知,目前,航道底部往往淤积有一层微细粘土浮泥,造成大船通航 水深不足,只能采用作业船用缆绳带动挖泥铲进行挖深,多余的泥土再装船 运走,消耗人力和财力,且浪费时间,很难按期、保质的完成任务,成本高,对于水深大于一18.0m的深水根本无法完成。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效率高的深水航道 增深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作业船、缆 绳和挖泥用具,其特征在于它由作业船、牵引缆绳、气水管、吊缆、钢 管、A钢管和犁片组成,所述的牵引缆绳、气水管、吊缆均固定在作业船上, 钢管呈框架形,框架内横向等距离焊有A钢管,A钢管下面等距离的焊有犁片,犁片的里侧开槽镶入小钢管并贴焊成一体,钢管、小钢管与A钢管的内部相通,小钢管的末端封死,靠近末端处开有横向贯通的的小圆孔, 呈框架形钢管开孔与气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犁片为反向犁片;所述的犁片的里侧开槽镶入小钢管并焊接成一体或小钢管在犁片的里 侧直接焊有小钢管。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结构简单,效率高,很容易将 航道底层微细粘土浮泥搅稀并将一部分泥沙随水流挟走,增加了航道的水 深,应用范围广,成本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作业结构示意图;图2是犁片7、钢管5和A钢管6的结合结构示意图;图3是犁片7的结构示意图。图1—图3中 l.作业船,2.牵引缆绳,3.气水管,4.吊缆,5.钢管, 6.A钢管,7.犁片,8.小钢管,9.小圆孔,IO.水面,ll.航道底部, 12.浮泥。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例以下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l一图3。如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作业船l、牵引缆绳2、气水管3、吊缆4、 钢管5、 A钢管6和犁片7组成,所述的牵引缆绳2、气水管3、吊缆4均固 定在作业船l上,如图2所示钢管5呈框架形,构成长3m,宽10m的长方 形增深器,框架内横向等距离的开有圆孔,其上焊有A钢管6, A钢管6下方 等距离的焊有如图3所示的犁片7,每个犁片7高0. 8m,犁片7为反向犁片, 因此,在拉动时阻力小,犁片7的里侧开槽镶入小钢管8并贴焊成一体(或 将小钢管8直接贴焊在犁片7的里侧),钢管5、小钢管8与A钢管6的内部 相通,小钢管8的末端封死,靠近末端处开有横向贯通的的lcm小圆孔9,另 外,呈框架形钢管5开孔与气水管3连接。工作时,框架的四角用吊缆4吊 起,两边固定牵引缆绳2,通过水面10上一艘作业船1其主机功率为1440kw, 作业船1上的28. 6mVmin空压机(8台)、400 mVh离心泵(4台)、200kw 发电机(2台)、胶管和吊车(1台)进行工作,在拉动牵引缆绳2的同时在 气水管3内通高压空气,在气流的作用下,每个反向安装的犁片7上小钢管8 处的小圆孔9形成无数气水喷口,往外喷出带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当水面IO 上的作业船1拖曳时,即可扰动航道底部11上层的浮泥12,又使部分浮泥 12随气上升后,在风流和潮流的作用下,飘出航道,这样,既起到扰稀浮泥 12,增加了 "适航水深"的作用,又可减少航道底部11浮泥12层的厚度。实验证明(1).作业宽10m(作业宽8m计), 作业深度为0.8m, 前进速度为3Qm/min;(2) .效率为10mX30m/minX60=18000 m7h;(3) .外溢泥沙(按30%计)1800X0. 8X30%=4320 m3/h。 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效率高,很容易将航道底层微细粘土浮泥搅稀并将一部分泥沙随水流挟走,增加了航道的水深,应用范围广,成本低。
权利要求1.一种深水航道增深器,它包括作业船、缆绳和挖泥用具,其特征在于它由作业船(1)、牵引缆绳(2)、气水管(3)、吊缆(4)、钢管(5)、A钢管(6)和犁片(7)组成,所述的牵引缆绳(2)、气水管(3)、吊缆(4)均固定在作业船(1)上,钢管(5)呈框架形,框架内横向等距离的焊有A钢管(6),A钢管(6)下方等距离的焊有犁片(7),犁片(7)的里侧开槽镶入小钢管(8)并贴焊成一体,钢管(5)、小钢管(8)与A钢管(6)的内部相通,小钢管(8)的末端封死,靠近末端处开有横向贯通的的小圆孔(9),呈框架形钢管(5)开孔与气水管(3)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航道增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犁片 (7)为反向犁片。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航道增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犁片 (7)的里侧开槽镶入小钢管(8)并贴焊成一体或小钢管(8)在犁片(7)的里侧直接焊有小钢管(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水航道增深器,它由作业船、牵引缆绳、气水管、吊缆、钢管、A钢管和犁片组成,所述的牵引缆绳、气水管、吊缆均固定在作业船上,钢管呈框架形,框架内横向等距离的焊有A钢管,A钢管下方等距离的焊有反向犁片,拉动时以减小阻力,犁片的里侧焊有小钢管,小钢管与A钢管的内部相通,小钢管的末端封死,靠近末端处开有横向贯通的小圆孔,呈框架形钢管开孔与气水管连接。优点是结构简单,将航道底层微细粘土浮泥搅稀并将一部分泥沙随水流挟走,增加了航道的水深,应用范围广,成本低。
文档编号E02F5/28GK201165673SQ20082007407
公开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4日
发明者章大初 申请人:章大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