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半逆作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6667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下工程半逆作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施工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地下工程半逆作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地下工程施工结构,如地铁站, 一般有顺作施工、逆作施工和半逆作施工。由于 顺作施工中需要同时在深基坑周围建立支撑,并在施工结束后拆除支撑,延长施工时间,因 此,有些建筑公司也采用逆作和半逆作施工。然而,半逆作施工中,上下两层框架结构之间 的新旧混凝土存在接缝,而该施工缝容易产生渗水现象,往往要等发生渗水之后再对该结构 进行堵漏处理,采用聚氨酯等成本较高的堵漏剂。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的半逆作施工的框架结构,解决现有框架结构存在施工缝,容易 渗漏水的技术问题,成为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地下工程半逆作框架结构,用以解决现有半逆作施工 的框架结构存在施工缝而发生渗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工程半逆作框架结构,包括第一层框架结构 以及设在其下方的第二层框架结构,在所述第一层框架结构和第二层框架结构之间设有全断 面注浆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框架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结构梁,所述全断面注浆管设于所述结 构梁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全断面注浆管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结构梁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框架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结构梁顶面连接的纵向内衬墙以及与所述 结构梁侧面连接的横向板层。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梁上间隔设有纵向浇捣通孔以及纵向振捣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全断面注浆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注浆导管以及出浆导管。 进一步地,所述注浆导管与出浆导管为PVC导管。
进一步地,所述全断面注浆管的表面还涂覆有遇水膨胀胶。 进一步地,所述遇水膨胀胶为单组分遇水膨胀止水胶。进一步地,所述单组分遇水膨胀止水胶为SM胶。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可以填补半逆作框架结构施工中存在的 施工缝,提高框架结构的防水效果,且成本低。


为能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 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半逆作框架结构的断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全断面注浆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l,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半逆作框架结构的断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地下工 程半逆作框架结构包括第一层框架结构以及设在其下方的第二层框架结构,在第一层框架结 构和第二层框架结构之间设有全断面注浆管15 (Infiltm-Stop)。其中,第一层框架结构包括 水平设置的第一结构梁11、与第一结构梁11侧面连接的横向第一板层12以及与第一结构梁 11顶面连接的纵向第一内衬墙13,全断面注浆管15设于第一结构梁11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如下先挖掘深基坑300至地下一层100顶部的位置,建立第一 层框架结构,即地下一层100的顶层结构,即第一结构梁ll、第一板层12以及第一内衬墙 13,具体施工为建立模板后浇注混凝土,其中,第一结构梁ll上还间隔地预留有纵向的浇 捣通孔14;然后在第一结构梁11的底面安装全断面注浆管15;接着,沿着地下一层100的 方向向下挖掘至地下二层200的顶部,建立第二层框架结构模板后,从浇捣通孔14浇注混 凝土,以形成第二结构梁21和第二内衬墙23,并搭设第二板层22;待混凝土凝固,即第一 层框架结构和第二层框架结构都建立完成之后,向全断面注浆管15内灌注水泥浆液,填补 第一结构梁11与第二内衬墙23之间的缝隙。
通过上述施工方法,半逆作框架结构可以简单地搭设完成,施工单位也可以按照此方法 继续搭设地下二层、地下三层甚至更多层的框架结构,然后再进行每一层的其他施工或装饰 等,而且,保证了上下两层框架结构之间施工缝的填补,提高了防水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结构梁11上每隔2米还开设有纵向的振捣通孔(未图示),便于混凝土 的灌注。
进一步地,如图2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半逆作框架结构所使用的全断面注桨管15的两 端还连接注浆导管151和出浆导管152,注浆导管151和出浆导管152的材料较佳地为PVC。施工中,向全断面注浆管15的注浆导管151灌注水泥浆液,水泥桨液进入全断面注浆管15 后会渗出并填补第一结构梁11与第二内衬墙23之间的缝隙,待水泥浆液从出浆导管152流 出后,表示水泥浆液己经充满了整个缝隙,然后停止灌注,并取下注浆导管151和出浆导管 152,等到水泥浆液凝固后,实现框架结构缝隙的填补工作。
进一步地,全断面注浆管15通过金属固定片153和水泥钢钉154固定在每一层结构梁 的底面。
进一步地,考虑到全断面注桨管15与结构梁等混凝土的表面可能会产生缝隙,可以在 全断面注浆管15的表面涂覆一层遇水膨胀剂,较佳地为单组分遇水膨胀止水胶,最佳地为 SM胶(Swellseal Mastic胶)。SM胶遇水后即膨胀,防止水的继续渗漏,可以提高框架结构 的防水效果。
综上所述,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工程半逆作框架结构,结构简单,可以填补半逆 作框架结构施工中存在的施工缝,提高框架结构的防水效果,且成本低。
权利要求1. 一种地下工程半逆作框架结构,包括第一层框架结构以及设在其下方的第二层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层框架结构和第二层框架结构之间设有全断面注浆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半逆作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框架结 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结构梁,所述全断面注浆管设于所述结构梁的底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工程半逆作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断面注浆管 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结构梁的底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工程半逆作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框架结 构还包括与所述结构梁顶面连接的纵向内衬墙以及与所述结构梁侧面连接的横向板层。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工程半逆作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梁上间隔 设有纵向浇捣通孔以及纵向振捣通孔。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地下工程半逆作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全 断面注浆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注浆导管以及出浆导管。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工程半逆作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导管与出 浆导管为PVC导管。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工程半逆作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断面注浆管 的表面还涂覆有遇水膨胀胶。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下工程半逆作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遇水膨胀胶为 单组分遇水膨胀止水胶。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下工程半逆作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组分遇水膨胀止水胶为SM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半逆作框架结构,包括第一层框架结构以及设在其下方的第二层框架结构,其中,在所述第一层框架结构和第二层框架结构之间设有全断面注浆管。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工程半逆作框架结构,结构简单,可以填补半逆作框架结构施工中存在的施工缝,提高框架结构的防水效果,且成本低。
文档编号E02D29/045GK201250412SQ20082015687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0日
发明者游庆军, 陆顺康 申请人:上海市第五建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