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防护结构的固定式避难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25102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重防护结构的固定式避难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生设施,具体应用于矿山井下、隧道内部、地铁等地下设施、民防设施中,供遇险人员紧急避险。
背景技术
矿山井下、隧道内部、地铁等地下设施里发生透水、火灾、爆炸、有毒有害气体突出等灾难时,由于灾难的突发性、复杂性和灾难爆发时强大的破坏力,致使人员逃生非常困难,容易短时间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有效的应对方法之一,就是在地下设施和民防工程中设置一些固定式避难所,供遇险人员进入其内避灾,以降低人员的伤亡程度。截止目前为止,固定式避难所已基本配备压缩供风、供水、通信系统,其他的装置都还在研究中。考虑到地下设施事故的破坏力大、事故原因复杂,从密封、防火等单方面考虑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固定式避难所的需要。一种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水、防火防爆、隔热、耐压力冲击性能的双重防护结构的固定式避难所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地下设施、民防工程中的遇险人员提供一种应急避难设施, 该设施既有隔绝有毒有害气体、防水、防火防爆、耐压力冲击、隔热的功能,又能补给适宜的氧气和其他维持生命的必需品。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该发明在巷道内设置具有双重防护结构的固定式避难所,该避难所由巷道救生引导区、双重防护区和安全避难区组成。巷道救生引导区包括在巷道内设置的救生引导装置、避难所闭门报警装置和环境安全检测装置的传感器。双重防护区有双道防护墙,防护墙上均安设有防护门,第一道防护墙上装的防护门为防水门,第二道防护墙上装的防护门为防火防爆门,防水门和防火防爆门错落布置。双重防护区内配有自救器、空气净化装置、环境安全检测装置的传感器。防护墙外均装有求救装置,防火防爆门上设有观察窗口。安全避难区由压风管路接口、通讯数据线接口、医用氧供氧装置、二氧化碳置换系统、潜水泵、气体冷凝装置、环境安全检测装置、休息椅、医疗室、电话、卫生间、储物柜、蓄水池、饮水机、灭火器、消防栓、视频和语音监控系统、UPS电源和空气净化装置组成。该避难所的双重防护区和安全避难区内还分别配备了双重防护区操作使用说明书和安全避难区操作使用说明书。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采用双重防护结构提高了避难所的密封、防水、防火防爆、隔热、耐压力冲击性能。相对于单个防护层,该避难所双重防护区内的空气对避难所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双道防护门的错落布置减小了巷道内与避难所内空气对流而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扩散,减小了气流对防火防爆门的压力冲击。该发明便于投入使用,能明显提高现有固定式避难所的抗灾性能。


图1为该发明的俯视图示意图2为该发明的纵剖图示意图示标示如下
1、巷道救生引导区4、救生引导装置
5、环境安全检测装置的传感器6、警示灯
7、声光报警器2、双重防护区
8、环境安全检测装置的传感器9、空气净化装置
10、第一道防护墙11、第二道防护墙
12、求救装置13、防水门
14、防火防爆门15、自救器
16、观察窗口3、安全避难区
17、潜水泵18、蓄水池
19、饮水机20、灭火器
21、消防栓22、休息椅
23、医疗室24、电话
25、卫生间26、储物柜
27、医用氧供氧装置28、气体冷凝装置
29、视频和语音监控系统30、UPS电源
31、环境安全检测装置32、空气净化装置
33、二氧化碳置换系统34、压风管路接口
35、通讯数据线接口36、鼓风机
37、输水管接口38、巷道
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是依托于巷道38并在巷道38内构筑的密闭的避难空间,至少有一个入口,入口设有双重防护墙,避难所内的四壁依托巷道构筑掩体而成。该避难所由巷道救生引导区1、双重防护区2和安全避难区3组成。巷道救生引导区1的地面低于双重防护区2和安全避难区3的地面,之间的高度差成均勻梯度分配。设置高度差是为了减小避难所被淹没的风险,而均勻梯度分配是为了保证避难人员的进出便利。巷道救生引导区1包括在巷道内设置的救生引导装置4、避难所闭门报警装置、环境安全检测装置的传感器5。该避难所闭门报警装置包括警示灯6和声光报警器7。双重防护区2有双道防护墙,防护墙上均安设有防护门,第一道防护墙10上安设的防护门为防水门13,第二道防护墙11上安设的防护门为防火防爆门14,两门分别用铰链铰接于各自的门框上,门框嵌入防护墙内并用钢筋混凝土加固。当防水门13为打开状态时警示灯6和声光报警器7均不工作,当防水门13关闭时警示灯6不停闪烁,声光报警器7 发出紧急报警声。防护墙外均安设有求救装置12,当防水门13和/或防火防爆门14关闭时该求救装置用以向避难所内人员发出开门求救信号。防水门13和防火防爆门14错落布置,当两门同时打开时错落布置两道防护门能减小该避难所内空气与巷道内空气的对流, 当防水门被破坏时错落布置两道防护门可减小防火防爆门负载的压力冲击。双重防护区内还配有自救器15、空气净化装置9和环境安全检测装置的传感器8。防护墙、门框、门板均进行了防腐处理,防护墙进行了防水、防腐、隔热处理。防火防爆门14上还设有观察窗口。 防水门13和防火防爆门14均为单向开门,只能向外打开。安全避难区3由压风管路接口 34、通讯数据线接口 35、医用氧供氧装置27、二氧化碳置换系统33、气体冷凝装置28、环境安全检测装置31、潜水泵17、休息椅22、医疗室23、 电话24、卫生间25、储物柜26、蓄水池18、饮水机19、灭火器20、消防栓21、视频和语音监控系统29、UPS电源30和空气净化装置32组成。环境安全检测装置31通过自身配备的巡检仪对传感器所检测的巷道38、双重防护区2、安全避难区3内的温度、水压、气体含量数据进行采集后传至安全避难区3的服务器上,并在环境安全检测装置31的显示屏上显示,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到外界,实现实时在线的访问功能。该避难所内还布设有井上供水输水管接口,该输水管在安全避难区分蓄水池18供水和消防栓21供水两条支路,蓄水池18与饮水机19相连。该避难所的双重防护区2和安全避难区3内还分别配备了双重防护区操作使用说明书和安全避难区操作使用说明书。该避难所的双重防护区和安全避难区内均设有压风管路接口 34,以保证正常的风量循环流动。该避难所的双重防护区2和安全避难区3内还布设有进风管,进风管与鼓风机36 相连。通过鼓风机运转把双重防护区2和安全避难区3内的空气送入二氧化碳置换系统33 中,之后通过与二氧化碳置换系统33相连的排风管送入气体冷凝装置28,经过冷凝之后排至双重防护区2和安全避难区3内。该二氧化碳置换系统33用以吸收二氧化碳和再生氧气。本实施例为在巷道内设置的具有双重防护结构的固定式避难所,隔绝有毒有害气体、防水、防火防爆、耐压力冲击、隔热的功能良好,显著提高现有固定式避难所的抗灾性能,该避难所配备的电话、视频和语音监控系统对紧急救援也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重防护结构的固定式避难所,其特征在于是依托于巷道并在巷道内构筑的密闭的避难空间,至少有一个入口,入口设有双重防护墙,避难所内的四壁依托巷道构筑掩体而成。所述之避难所由巷道救生引导区、双重防护区和安全避难区组成。巷道救生引导区包括在巷道内设置的救生引导装置、避难所闭门报警装置和环境安全检测装置的传感器。 双重防护区有双道防护墙,第一道和第二道防护墙外均安设有求救装置和防护门,第二道防护墙安设的防护门上设有观察窗口。双重防护区内配有自救器、空气净化装置、环境安全检测装置的传感器。安全避难区由压风管路接口、通讯数据线接口、医用氧供氧装置、二氧化碳置换系统、气体冷凝装置、环境安全检测装置、潜水泵、休息椅、医疗室、电话、卫生间、 储物柜、蓄水池、饮水机、灭火器、消防栓、视频和语音监控系统、UPS电源和空气净化装置组成。所述之双重防护区和安全避难区内还分别配备了双重防护区操作使用说明书和安全避难区操作使用说明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防护结构的固定式避难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道防护墙上安设的防护门为防水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防护结构的固定式避难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道防护墙上安装的防护门为防火防爆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防护结构的固定式避难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道防护门错落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防护结构的固定式避难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墙、 防护门均进行了防腐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防护结构的固定式避难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墙还进行了防水、隔热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防护结构的固定式避难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门均为单向开门,只能向外打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防护结构的固定式避难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巷道救生引导区的地面低于双重防护区和安全避难区的地面,之间的高度差成均勻梯度分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重防护结构的固定式避难所,具体应用于矿山井下、隧道内部、地铁等地下设施、民防设施中,供遇险人员紧急避险。该避难所由巷道救生引导区1、双重防护区2和安全避难区3组成。巷道救生引导区1包括在巷道内设置的救生引导装置4、避难所关门报警装置和环境安全检测装置的传感器5。双重防护区2有双道防护墙,防护墙上均装有防护门。第一道防护墙10上安设的防护门为防水门13,第二道防护墙11上安设的防护门为防火防爆门14,防水门13和防火防爆门14错落布置。双重防护区2内配有自救器15、空气净化装置9、环境安全检测装置的传感器8。安全避难区3内配有遇险人员开展自救必须的供氧系统、食物、水、电源、空气净化装置32、环境安全检测装置31、医疗设施,以及与外界联络用的通讯设施。该避难所密封、防水、防火防爆、隔热、耐压力冲击性能良好,便于投入使用。
文档编号E21F11/00GK102220878SQ201010162268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4日
发明者汪金洋 申请人:厦门一体网智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