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连续墙接缝防水方法及基于其完成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5325851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地下连续墙接缝防水方法及基于其完成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富水地区深大基坑开挖或者地铁车站建设过程中地下连续墙施工的 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接缝防水方法及基于其完成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接缝防水技术主要有①接头管方式的接缝防水技术。这是一种目前常用的地下连续墙接头防水处理方 法,即,在地下连续墙成槽以后,混凝土浇筑以前,槽段两端放置接头管,在接头管中间下方 钢筋笼,然后浇筑成地下连续墙,待地下连续墙混凝土达到初凝后,拔出接头管。这种接头 处理方法工艺方法简单,接头为圆弧型有利于地下连续墙的整体性,对接缝防水有一定作 用。但是这种方式的接头施工,很难掌握接头管的起把时机,起把过早,混凝土强度不够,产 生拉裂裂缝,起把过晚混凝土强度太高,不但起把接头管困难,而且起拔过程中很容易对成 型墙体产生硬伤。所以接头管方法在后期基坑开挖过程中经常漏水冒砂造成工程事故。②预制“工”字接头桩。这也是目前地下连续墙施工常用的接头处理方式之一,即 成槽以后,在槽段两端(中间片只需放置一端即可)把预先预制好的工字型预制桩插入 至地下连续墙以下,并用木楔等固定,然后再在两工字型预制桩间槽段吊放钢筋笼,再浇注 混凝土成墙,工字型预制桩不再起拔,其作为永久结构的一部分。此种方法虽然不用起拔接 头桩,但是预制桩与现浇混凝土地下连续墙间始终存在施工缝,后期基坑开挖很容易从此 施工缝处冒水冒砂,造成工程事故。以上两种方法形成的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成后,都要在外侧用高压旋喷等注浆方式 做一层防水处理,特别是接头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接缝防水的方法易造成工程事故的问题, 接头管方法施工难度大,容易对成型墙体产生硬伤,后期基坑开挖过程中经常漏水冒砂造 成工程事故;预制“工”字接头桩方法预制桩与现浇混凝土地下连续墙间始终存在施工缝, 后期基坑开挖容易从施工缝处冒水冒砂,造成工程事故;提供了一种地下连续墙接缝防水 方法及基于其完成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接缝防水的方法,步骤如下1)、绑扎钢筋笼,钢筋笼的两端面一端呈凹状圆弧面、另一端呈凸状圆弧面,凹状 圆弧面和凸状圆弧面的半径与接头管半径一致;2)、在凹状圆弧面和凸状圆弧面上都焊接同形的铁皮护面,凹状圆弧面一端的钢 筋笼内侧面和外侧面都焊接有防水板,外侧面防水板超出钢筋笼的长度大于内侧面防水板 超出钢筋笼的长度。
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基于上述的地下连续墙接缝防水方法完成,步骤如下1)、待地下连续墙成槽,设计中放置钢筋笼时凸形圆弧面对应的槽段内放入单面凹 形接头柱锁口,第一个预先绑扎好的钢筋笼按照凹凸相对的方式放入已开挖好的槽段内,凹 形圆弧面的一侧放入接头管锁口,内侧面防水板和外侧面防水板的外侧都卡入钢板卡;2)、浇注混凝土成一片地下连续墙,即第一幅地下连续墙;3)、接着开挖第二幅地下连续墙的槽段,待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拔出第一幅地 下连续墙的接头管;4)、第二幅地下连续墙的槽段开挖完成后,将第二个预先绑扎好的钢筋笼按照凹 凸相对的方式放入已开挖好的槽段内,第二钢筋笼的凸形圆弧面对好第一钢筋笼的凹形圆 弧面,第二钢筋笼凹形圆弧面的一侧放入接头管锁口,内侧面防水板和外侧面防水板的外 侧都卡入钢板卡;5)、浇注混凝土成第二幅地下连续墙;6)、重复如第4)、5)步的步骤,依次下去,待最后一片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放入 前,拔除先前插入的单面凹形接头柱,浇注混凝土,完成整个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本发明主要是针对地下连续墙接缝防水处理的设计与施工,本发明在钢筋一侧 (起始片时为两侧)内外焊接钢板,且钢板外伸一定长度用于接缝防水,钢筋笼两端做成凹 凸形圆弧侧面,并在凹凸形侧面用铁皮护面,凹凸形侧面主要加强地下连续墙片与片之间 的整体性,另外兼有曲面接缝防水的效果,端部铁皮主要起到隔离接头管与浇注的地下连 续墙的作用。以达到接头整体性好、防水效果佳及施工简便易操作的目的。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应用凹凸形式的侧面接头形式大大增强 了地下连续墙的连接强度与整体性性,同时凹凸相扣的接头形式还能起到防水效果;钢筋 笼内外侧的防水钢板可以把整个接头部位包裹在内,防水钢板外侧又有混凝土保护层,接 头防水问题被彻底解决,地下连续墙两幅之间接头外侧不用再进行高压旋喷等措施的加强 防水处理,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每幅地下连续墙的两端均有铁皮把钢筋笼与接头管隔离,浇 筑混凝土后,接头管与混凝土不直接接触,起拔接头管不在受时间的限制,对地下连续墙基 本没有任何扰动和破坏,保证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易操作,效益 效果十分显著,在目前如火如荼的基坑施工的大背景下,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经济效益。


图1为两端凹凸形钢筋笼示意2为设置铁皮护面和防水板的钢筋笼示意3为开挖好的槽段一侧锁口的示意4为吊放钢筋笼并两端锁口的示意5为相邻相副地下连续墙浇筑完成的示意中1-钢筋笼,2-铁皮护面,3-内侧面防水板,4-外侧面防水板,5-未开挖土 体,6-导墙,7-已开挖好的槽段,8-单面凹形接头柱,9-接头管,10-钢板卡。
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说明。
地下连续墙施工接缝防水的方法,步骤如下1)、绑扎钢筋笼1,钢筋笼1的两端面一端呈凹状圆弧面、另一端呈凸状圆弧面,凹 状圆弧面和凸状圆弧面的半径与接头管9半径一致,如图1所示;2)、在凹状圆弧面和凸状圆弧面上都焊接同形的铁皮护面2,防止接头管与浇注混 凝土直接接触,接头管的起把时间不受限制。凹状圆弧面一端的钢筋笼1内侧面和外侧面 都焊接有防水板,外侧面防水板4超出钢筋笼1的长度大于内侧面防水板3超出钢筋笼1 的长度,至少错开10cm,形成有效的错断面防水层,如图2所示。基于上述地下连续墙接缝防水方法完成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步骤如下1)、待地下连续墙成槽,设计中放置钢筋笼时凸形圆弧面对应的槽段内放入预先 制作好的单面凹形接头柱8锁口,设计中放置钢筋笼时凹形圆弧面对应的槽段先不放接头 管(如图3所示)。第一个预先绑扎好的钢筋笼按照凹凸相对的方式放入已开挖好的槽段 7内,凹形圆弧面的一侧放入接头管9锁口,内侧面防水板3和外侧面防水板4的外侧都卡 入钢板卡10,钢板的厚度一般选40mm,如图4所示。2)、浇注混凝土成一片地下连续墙,即第一幅地下连续墙;3)、接着开挖第二幅地下连续墙的槽段,待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拔出第一幅地 下连续墙的接头管;此时接头管与混凝土隔离,起拔时机没有限制,以工序需要最后起拔, 使得地下连续墙的强度尽量最大、质量最好。4)、第二幅地下连续墙的槽段开挖完成后,将第二个预先绑扎好的钢筋笼按照凹 凸相对的方式放入已开挖好的槽段内,第二钢筋笼的凸形圆弧面对好第一钢筋笼的凹形圆 弧面,第二钢筋笼凹形圆弧面的一侧放入接头管9锁口,内侧面防水板3和外侧面防水板4 的外侧都卡入钢板卡10,如图5所示。5)、浇注混凝土成第二幅地下连续墙;6)、重复如第4)、5)步的步骤,依次下去,待最后一片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放入 前,拔除先前插入的单面凹形接头柱,浇注混凝土,完成整个地下连续墙的施工。
权利要求
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接缝防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绑扎钢筋笼(1),钢筋笼(1)的两端面一端呈凹状圆弧面、另一端呈凸状圆弧面,凹状圆弧面和凸状圆弧面的半径与接头管(9)半径一致;2)、在凹状圆弧面和凸状圆弧面上都焊接同形的铁皮护面(2),凹状圆弧面一端的钢筋笼(1)内侧面和外侧面都焊接有防水板,外侧面防水板(4)超出钢筋笼(1)的长度大于内侧面防水板(3)超出钢筋笼(1)的长度。
2.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接缝防水方法完 成,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待地下连续墙成槽,设计中放置钢筋笼时凸形圆弧面对应的槽段内放入单面凹形 接头柱(8)锁口,第一个预先绑扎好的钢筋笼按照凹凸相对的方式放入已开挖好的槽段 (7)内,凹形圆弧面的一侧放入接头管(9)锁口,内侧面防水板(3)和外侧面防水板(4)的 外侧都卡入钢板卡(10);2)、浇注混凝土成一片地下连续墙,即第一幅地下连续墙;3)、接着开挖第二幅地下连续墙的槽段,待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拔出第一幅地下连 续墙的接头管;4)、第二幅地下连续墙的槽段开挖完成后,将第二个预先绑扎好的钢筋笼按照凹凸相 对的方式放入已开挖好的槽段内,第二钢筋笼的凸形圆弧面对好第一钢筋笼的凹形圆弧 面,第二钢筋笼凹形圆弧面的一侧放入接头管(9)锁口,内侧面防水板(3)和外侧面防水板 (4)的外侧都卡入钢板卡(10);5)、浇注混凝土成第二幅地下连续墙;6)、重复如第4)、5)步的步骤,依次下去,待最后一片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放入前,拔 除先前插入的单面凹形接头柱,浇注混凝土,完成整个地下连续墙的施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地下连续墙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接缝防水方法及基于其完成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接缝防水方法易造成工程事故的问题。地下连续墙施工接缝防水的方法,步骤如下1)绑扎钢筋笼,钢筋笼的两端面一端呈凹状圆弧面、另一端呈凸状圆弧面,凹、凸状圆弧面的半径与接头管半径一致;2)在凹、凸状圆弧面上都焊接同形的铁皮护面,凹状圆弧面一端的钢筋笼内、外侧面都焊接有防水板,外侧面防水板超出钢筋笼的长度大于内侧面防水板超出钢筋笼的长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接头防水问题被彻底解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起拔接头管不在受时间的限制,对地下连续墙基本没有任何扰动和破坏,保证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
文档编号E02D29/16GK101886402SQ20101022847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3日
发明者康见星, 张俊兵, 张宇宁, 辛振省, 郑保才 申请人: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