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

文档序号:5327271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垃圾填埋荒废用土地进行改造的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在城市的周围,具有许多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这些垃圾 填埋荒废用地一方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比如,散发异味,对地下水,土体造成污染,另一 方面占用着大量的土地资源,而无法使用,其原因在于如果直接在这些垃圾填埋荒废用地 上修建建筑物,因散发异物等的污染的原因,不符合环保要求,也没有企业,个人愿意使用 这样的建筑物。也就是说,对于原有的垃圾场,要么进行撂荒,要么没有进行无害化根治,只 是简单地对垃圾填埋地的表面进行覆土和绿化处理来应对,经覆盖处理或绿化处理的表层 下面的地下的垃圾填埋的地层仍产生大量的渗漏液和各种有害气体,对人们赖以生存的水 源、空气和土壤和地下水仍造成严重的污染。此外,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希缺的资源,伴随经 济的发展,土地的价格快速上涨,如何使用这些垃圾填埋荒废用地成为重要的课题。于是, 针对垃圾填埋荒废用地,人们期待既能够有效利用希缺的土地资源,又能够在利用希缺的 土地资源的同时,消除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在过去,如果打算将放置垃圾的地方恢复成 建设用地,则必须全部将垃圾清出,将垃圾转运到其它的地方,这样又会造成土地的二次污 染,并且这种方式成本非常高。发明的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土地的方法,其可 确保垃圾荒废用地中的废料在现场重新有效使用与垃圾荒废用地的恢复和使用相互协调 而兼顾地同时实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土地的方法包括 下述步骤1)将垃圾从垃圾填埋荒废用地中取出,形成用于建设用地的坑;2)接着,对已取出的垃圾进行分类,将其分成包括无机固体垃圾在内的多种垃圾, 进行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相应处理,该无机固体垃圾是按照可至少用于回填的建设用 地的地基的组成材料的方式进行分类的;3)之后,按照与本步骤之后的各种施工要求相对应的方式将上述处理后的无机固 体垃圾回填到上述坑中,形成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建设用地,从而将在现场取出而经 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相应处理的无机固体垃圾直接构成作为建设用地的地基的组成 材料,实现无机固体垃圾的就地消纳。按照上述方案,可将垃圾的处理与荒地的改造和使用一并考虑,在对垃圾填埋荒 废用地中的垃圾进行处理的同时,获得可利用的土地并着手使用。具体来说,对现场分离出 的废料进行有效利用,其一部分用作荒地的改造的材料,其结果是,在将部分废料转变为有 用的材料同时,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可再利用的土地资源,即有用的无毒无害的土 地,同时又结合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最终可在该土地上进行基本建设。这样,垃圾填埋荒废
6用地的改造无需采用大量的异地的土方材料,而采用就地分离的无机固体垃圾,节省了荒 地改造的材料成本和运输成本,与此同时,就地分离的无机固体垃圾也无需转运到其它的 地方,造成新的占地,节省了土地资源,节省了废料外运的运输费用,节省了这些废料的处 理成本,建筑的施工也可就地取材,节省了建筑施工的成本,同时由于清出的部分垃圾经处 理后转变为有用的地基,桩体材料,而不外运,大大减少了土地的二次污染。按照本发明,将 垃圾的处理,土地的改造和建筑的施工统筹考虑,取出的垃圾的部分废料经处理后不但用 作垃圾填埋荒废用地的改造材料,更用作建筑工程的结构材料,即用作地基基础的承载桩 的骨料,这样使垃圾的回收处理的环节,土地的改造的环节和建筑的施工环节之间相互协 调,节省了时间,材料成本,避免了在只考虑各环节本身时产生的材料之间的冲突和时间的 浪费,在这里,在垃圾的处理时,同时考虑了后续的土地的改造和建筑工程的用料的兼顾。在这里应说明的是,上述的荒废用地既可以指仅仅在填埋垃圾的地方的表面进行 覆土而进行绿化,形成绿地的用地,也可指没有进行绿化的,完全没有使用的填埋垃圾的用 地,还可指其上简单临时设置有建筑物或设施的垃圾填埋用地。另外,上述无机固体垃圾指 垃圾中的煤渣、矿渣、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渣土、废砖、废瓦、水泥块或它们的混合料等 的,适合用于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强度的适合的材料。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在上述步骤3)之 后,还进行下述步骤4),即针对经过上述步骤3)的回填处理后的地基,进行选自下述的一 组施工中的至少一种的施工a)灌注桩的施工;b)夯扩挤密桩的施工;c)强夯施工;d)注浆的施工;e)碾压的施工;f)深层搅拌施工;g)振冲法施工;h) ere 桩施工;i)预制桩的施工。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在上述步骤2),对 已取出的垃圾进行分类,将其分成包括无机固体垃圾在内的多种垃圾,进行符合环境质量 标准要求的相应处理,该无机固体垃圾是按照可用于回填的建设用地的地基的组成材料和 用于在上述步骤2)之后的步骤所采用的各种工程的结构材料的方式进行分类的。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上述各种工程的 结构材料为建筑物的砌块和/或桩体的组成材料。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在上述步骤3) 中,在上述建设用地的坑中,上述处理后的无机固体垃圾的回填按照分层回填、局部回填、 局部分层回填和全部回填的方式进行,以便与步骤4)中进行的施工要求相对应。按照该方案,使各施工步骤有效地衔接,以保证建设用地按期,按预定性能要求交 付。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上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相应处理与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相对应,该环境质量标准要求与考虑建设用地 的项目和土地的环境污染程度的环境评价或评估的结果有关。按照上述方案,使荒废用地的改造的施工应对建设用地不同类型的需求。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在上述步骤2) 中,对于上述对取出的垃圾进行分类,分类的方式为机械分类、人工分类和机械人工分类。按照上述方案,可将垃圾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在上述步骤2) 中,上述分成的无机固体垃圾包括煤渣、矿渣、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渣土、废砖、废瓦、 水泥块或它们的混合料。按照上述方案,可将原有垃圾中的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在现场变废为宝,用作提高 地基承载力的材料或桩体材料。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在上述步骤2),上 述分成的多种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污染土壤和 垃圾渗漏液。按照上述方案,可将垃圾精细分类,从而实现有效而准确的处理。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在上述步骤2) 中,当已取出的垃圾为有毒有害的垃圾时,对分类后的相应类型的垃圾进行符合环境质量 标准要求的无毒无害化处理。按照该方案,可使分类后的经处理过的垃圾无毒无害,在后续的步骤将要使用的 废料不对土地产生毒害污染。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在上述步骤2) 中,按照下述方式对其表面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无机固体垃圾进行无毒无害化处理,该方 式为对其进行清洗、分离、晾晒、风干,然后回填到坑中,对清洗、分离后的泥水进行符合环 境质量标准要求的相应处理。按照该方案,将过去人们视为无法处理的受污染的无机固体垃圾在现场进行有效 处理,变废为宝,用作地基材料。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在上述步骤2) 中,按照下述方式对其表面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无机固体垃圾进行无毒无害化处理,该方 式为对其进行清洗、分离、晾晒、风干,加入白灰或白灰和土体,然后回填到坑中,对清洗、 分离后的泥水进行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相应处理。按照该方案,将过去人们视为无法处理的受污染的无机固体垃圾在现场进行有效 处理,变废为宝,用作地基材料,而且由于加入白灰,白灰与无机固体垃圾中的渣土和土体 混合,白灰同时发挥大颗粒材料和小颗粒材料之间的连接的物理效应和化学的消除污染的 效应,从而可在兼顾使现场回填的材料形成的地基承载力提高的同时,消除无机固体垃圾 造成的污染。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在上述步骤2) 中,上述分成的多种垃圾中的生活垃圾按照下述方式进行处理,该方式为堆肥、发酵、沼气 利用、发电。按照该方案,可有效地将生活垃圾再利用。
8
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在上述步骤2) 中,上述分成的多种垃圾中的可回收垃圾按照下述方式进行处理,该方式为采用人工方式 对将现场分类出来的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在上述步骤2) 中,上述分成的多种垃圾中的有毒有害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按照下述方式进行处理,该方 式为将从现场分类出来的有毒有害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送到专业处理厂而进行处理。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在上述步骤2) 中,上述分成的多种垃圾中的污染土壤按照下述方式进行处理,该方式为化学抑制、加热、 电化、换土、清洗、植物吸附。按照该方案,可采用多种方式灵活地对污染土壤进行相应处理。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在上述步骤2) 中,上述分成的多种垃圾中的垃圾渗漏液按照下述方式进行处理,该方式为生物处理、物 化处理、合并处理、土地处理、就地处理、化学法、物理法。按照该方案,可采用多种方式灵活地对垃圾渗漏液进行相应处理。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在上述步骤3) 中,上述处理后的无机固体垃圾在与其它的材料混合后回填。按照该方案,可满足各种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在上述步骤3) 中,在上述坑中,全部回填的是上述处理后的无机固体垃圾或上述处理后的无机固体垃圾 与其它的材料混合料。按照上述方案,在全部回填的是无机固体垃圾的场合,可最大程度地就地取材,既 有效地消纳了垃圾,又将其用作建设用地的地基的组成材料。而在全部回填的是无机固体 垃圾与其它的材料混合料的场合,可在无机固体垃圾中加入有效的成分,这样可满足对地 基的各种性能要求,比如,加入白灰,获得更大的地基强度。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在上述步骤3) 中,在上述坑中,上述回填按照下述方式进行回填的材料全部是在现场经上述处理后的无 机固体垃圾;回填的材料是在现场经上述处理后的无机固体垃圾和其它的材料的混合料; 回填的材料一部分是现场经上述处理后的无机固体垃圾,另一部分是从现场以外运入的材 料或从现场以外运入的经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相应处理的无机固体垃圾。按照该方案,在现场的无机固体垃圾不足时,可部分地利用运入的材料,进行地基 施工、地基处理和桩的施工,以弥补现场材料的不足。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上述其它的材料 指白灰、碎石、沙、土中的至少一种,但是,并不限于在此列出的材料。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在上述步骤2) 中,无机固体垃圾还按照可用于回填的建设用地的地基的组成材料和用于步骤4)中的施 工中所采用的材料的方式分别以不同程度进行破碎和/或筛分处理。按照上述方案,可使无机固体垃圾满足地基和后续施工的不同的需要。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在上述步骤2) 中,无机固体垃圾还按照可用于回填的建设用地的地基的组成材料和用于步骤4)中的施工中所采用的材料的方式分别以相同程度进行破碎和/或筛分处理。按照上述方案,可使无机固体垃圾满足地基和后续施工的一致性的需要。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在上述步骤4) 中,上述桩的施工可按照夯扩、挤密、压实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进行。按照该方案,由于上述桩的施工可按照夯扩、挤密、压实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进行, 故本发明的方法中的桩的施工适用于多种桩的施工方法,比如,振冲法、沉管法,锤击夯实 法、锤击夯扩法。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上述环境质量标 准包括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上述无机固体垃 圾属于2004年12月29日颁布,2005年4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 境防治法》中的第六章附则第八十八条(一)中规定的固体废物,即在生产、生活和其他 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 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在上述步骤2) 中,上述无机固体垃圾属于2004年12月29日颁布,2005年4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第六章附则第八十八条(二)中规定的工业固体废物, 即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在上述步骤2) 中,上述无机固体垃圾属于2004年12月29日颁布,2005年4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第六章附则第八十八条(三)中规定的生活垃圾,即 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国规定 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在上述步骤2) 中,上述多种垃圾包括属于2004年12月29日颁布,2005年4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第六章附则第八十八条(四)中规定的危险废物,即列 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 特性的固体废物,将该危险废物从现场运走,到专业处理厂而进行处理。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上述的荒废用地 指仅仅在填埋垃圾的地方的表面进行覆土而进行绿化,形成绿地的用地;没有进行绿化的, 完全没有使用的填埋垃圾的用地;其上简单临时设置有建筑物或设施的垃圾填埋用地中的 任何一者。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在上述步骤3) 中,在上述处理后的无机固体垃圾回填到上述坑中的过程和/或之后,对所回填的上述无 机固体垃圾进行提高其密实度的相应处理。按照上述方案,可将荒废用地的改造与建设用地的地基的获得有效而良好地衔 接,在完成改造的同时通过施工使地基的承载力大大提高。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在上述步骤3) 中,对上述处理后的无机固体垃圾仅仅进行向上述坑中的回填施工。
10
按照上述方案,由于仅仅进行回填施工,而无需其它的施工,故使施工简化,满足 特定场合的需要。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针对在上述步骤 1)中所述的,将垃圾从垃圾填埋荒废用地中全部取出后而在坑的底部和周边部处残留的渗 漏液或包含该渗漏液的泥,进行无害化处理。按照上述方案,对坑底部的渗漏液或包含该渗漏液的泥进行现场无害化处理,消 除了坑的周围的土体中的污染,满足各种场合的要求。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对在坑的底部和 周边部处残留的渗漏液或包含该渗漏液的泥进行处理的方式为设置隔绝层的方式、加入有 效改良材料的方式、放置管网而抽排气和/或液的方式中的任何一者或它们的组合。按照上述方案,在采用隔绝层时,可将残留的渗漏液或包含该渗漏液的泥隔绝,不 造成污染,在放置管网而抽排气和/或液时,可现场进行处理,节省了将上述渗漏液或包含 该渗漏液的泥完全取出造成的费用,而该管网还可用作长期埋入地下的排污管道,利于排 除地下的渗漏液。针对上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最好,上述无害化处理 仅仅在步骤1)中进行,或仅仅在步骤2)中进行,或者在步骤1)的过程中和步骤2)的过程 中均进行。按照上述方案,可根据需要灵活地将残留的渗漏液或包含该渗漏液的泥的处理安 排在不同的阶段,以适应于不同的施工环境条件。


图1为本发明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筑用土地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流 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筑用土地的方法包括下述步 骤首先,在步骤Si,将垃圾从垃圾填埋荒废用地中取出,形成用于建设用地的坑,在 这里,可根据需要,对坑的土体进行无害化处理;接着,在步骤S2,对已取出的垃圾进行分类,将其分成包括无机固体垃圾在内的多 种垃圾,然后,在步骤S2A,对该无机固体垃圾进行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相应处理,在这 里,该无机固体垃圾是按照可用于回填的建设用地的地基的组成材料的方式进行分类的;之后,在步骤S3,对无机固体垃圾是否需要粉碎进行判断,在需要粉碎时,进行步 骤S3A。当然,该粉碎处理也可在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相应处理之前而进行。然后,在步骤S4,按照与本步骤之后的各种施工要求相对应的方式将上述处理后 的无机固体垃圾回填到上述坑中,形成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建设用地,从而将在现场 取出而经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相应处理的无机固体垃圾直接构成作为建设用地的地 基的组成材料,实现无机固体垃圾的就地消纳。最后,在步骤S5,在上述回填的建设用地的地基中,进行相应的后续施工,比如,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强夯施工、夯扩挤密桩的施工等。
权利要求
一种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垃圾从垃圾填埋荒废用地中取出,形成用于建设用地的坑;2)接着,对已取出的垃圾进行分类,将其分成包括无机固体垃圾在内的多种垃圾,进行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相应处理,该无机固体垃圾是按照可至少用于回填的建设用地的地基的组成材料的方式进行分类的;3)之后,按照与本步骤之后的各种施工要求相对应的方式将上述处理后的无机固体垃圾回填到上述坑中,形成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建设用地,从而将在现场取出而经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相应处理的无机固体垃圾直接构成作为建设用地的地基的组成材料,实现无机固体垃圾的就地消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上述步骤3)之后,还进行下述步骤4),即针对经过上述步骤3)的回填处理后的地基,进行 选自下述的一组施工中的至少一种的施工a)灌注桩的施工;b)夯扩挤密桩的施工;c)强夯施工;d)注浆的施工;e)碾压的施工;f)深层搅拌施工;g)振冲法施工;h)CFG桩施工;i)预制桩的施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上述步骤2),对已取出的垃圾进行分类,将其分成包括无机固体垃圾在内的多种垃圾,进行 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相应处理,该无机固体垃圾是按照可用于回填的建设用地的地基 的组成材料和用于在上述步骤2)之后的步骤所采用的各种工程的结构材料的方式进行分 类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 述各种工程的结构材料为建筑物的砌块和/或桩体的组成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3)中,在上述建设用地的坑中, 上述处理后的无机固体垃圾的回填按照分层回填、局部回填、局部分层回填和全部回填的 方式进行,以便与步骤4)中进行的施工要求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相应处理与 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相对应,该环境质量标准要求与考虑建设用地的项目和土地的环境污染 程度的环境评价或评估的结果有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2)中,对于上述对取出的垃圾 进行分类,分类的方式为机械分类、人工分类和机械人工分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2)中,上述分成的无机固体垃 圾包括煤渣、矿渣、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渣土、废砖、废瓦、水泥块或它们的混合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2)中,上述分成的多种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污染土壤和垃圾渗漏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2)中,当已取出的垃圾为有 毒有害的垃圾时,对分类后的相应类型的垃圾进行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无毒无害化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2)中,按照下述方式对其表面 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无机固体垃圾进行无毒无害化处理,该方式为对其进行清洗、分离、 晾晒、风干,然后回填到坑中,对清洗、分离后的泥水进行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相应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2)中,按照下述方式对其表面 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无机固体垃圾进行无毒无害化处理,该方式为对其进行清洗、分离、 晾晒、风干,加入白灰或白灰和土体,然后回填到坑中,对清洗、分离后的泥水进行符合环境 质量标准要求的相应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2)中,上述分成的多种垃圾中 的生活垃圾按照下述方式进行处理,该方式为堆肥、发酵、沼气利用、发电。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2)中,上述分成的多种垃圾中 的可回收垃圾按照下述方式进行处理,该方式为采用人工方式将现场分类出来的可回收 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2)中,上述分成的多种垃圾中 的有毒有害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按照下述方式进行处理,该方式为将从现场分类出来的 有毒有害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送到专业处理厂而进行处理。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2)中,上述分成的多种垃圾 中的污染土壤按照下述方式进行处理,该方式为化学抑制、加热、电化、换土、清洗、植物吸 附。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2)中,上述分成的多种垃圾 中的垃圾渗漏液按照下述方式进行处理,该方式为生物处理、物化处理、合并处理、土地处 理、就地处理、化学法、物理法。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3)中,上述处理后的无机固体 垃圾在与其它的材料混合后回填。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3)中,在上述坑中,全部回填 的是上述处理后的无机固体垃圾或上述处理后的无机固体垃圾与其它的材料混合料。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3)中,在上述坑中,上述回填 按照下述方式进行回填的材料全部是在现场经上述处理后的无机固体垃圾;回填的材料 是在现场经上述处理后的无机固体垃圾和其它的材料的混合料;回填的材料一部分是现场 经上述处理后的无机固体垃圾,另一部分是从现场以外运入的材料或从现场以外运入的经 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相应处理的无机固体垃圾。
21.根据权利要求18 20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其它的材料指白 灰、碎石、沙、土中的至少一种。
2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2)中,无机固体垃圾还按照可 用于回填的建设用地的地基的组成材料和用于步骤4)中的施工中所采用的材料的方式分别以不同程度进行破碎和/或筛分处理。
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2)中,无机固体垃圾还按照可 用于回填的建设用地的地基的组成材料和用于步骤4)中的施工中所采用的材料的方式分 别以相同程度进行破碎和/或筛分处理。
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4)中,上述桩的施工可按照夯 扩、挤密、压实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进行。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环境质量标准包括地下水环境质量 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无机固体垃圾属于2004年12月29 日颁布,2005年4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第六章 附则第八十八条(一)中规定的固体废物,即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 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2)中,上述无机固体垃圾属于 2004年12月29日颁布,2005年4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法》中的第六章附则第八十八条(二)中规定的工业固体废物,即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 固体废物。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2)中,上述无机固体垃圾属于 2004年12月29日颁布,2005年4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法》中的第六章附则第八十八条(三)中规定的生活垃圾,即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 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国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2)中,上述多种垃圾包括属于 2004年12月29日颁布,2005年4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法》中的第六章附则第八十八条(四)中规定的危险废物,即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 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将该危险 废物从现场运走,运到专业处理厂而进行处理。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荒废用地指仅仅在填埋垃圾的地 方的表面进行覆土而进行绿化,形成绿地的用地;没有进行绿化的,完全没有使用的填埋垃 圾的用地;其上简单临时设置有建筑物或设施的垃圾填埋用地中的任何一者。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3)中,在上述处理后的无机固 体垃圾回填到上述坑中的过程和/或之后,对所回填的上述无机固体垃圾进行提高其密实 度的相应处理。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3)中,对上述处理后的无机固 体垃圾仅仅进行向上述坑中的回填施工。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在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将垃圾从垃 圾填埋荒废用地中全部取出后而在坑的底部和周边部处残留的渗漏液或包含该渗漏液的 泥,进行无害化处理。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在坑的底部和周边部处残留的渗漏液 或包含该渗漏液的泥进行处理的方式为设置隔绝层的方式、加入有效改良材料的方式、放置管网而抽排气和/或液的方式中的任何一者或它们的组合。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无害化处理仅仅在步骤1)中进行, 或仅仅在步骤2)中进行,或者在步骤1)的过程中和步骤2)的过程中均进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将垃圾填埋荒废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方法,其可确保废料的现场重新使用与垃圾荒废地的恢复和使用相互协调而兼顾地同时实现。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垃圾从垃圾填埋荒废用地中取出,形成用于建设用地的坑;2)对取出的垃圾进行分类,将其分成包括无机固体垃圾在内的多种垃圾,进行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处理,该无机固体垃圾按照可至少用于回填的建设用地的地基的组成材料的方式分类;3)按照与本步骤之后的施工要求相对应的方式将处理后的无机固体垃圾回填到坑中,形成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建设用地,从而将在现场取出而经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处理的无机固体垃圾直接构成地基的组成材料,实现无机固体垃圾的就地消纳。
文档编号E02D3/00GK101974899SQ201010533968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8日
发明者司明昊, 王彦 申请人:王彦;司明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