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载机及其工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5285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装载机及其工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装载机及其工作机构。
背景技术
装载机是工程机械的一种,广泛用于建筑、道路、矿山、港口等工程领域。装载机 的主要作用是进行装载作业,装载作业是将沙土、岩石、矿石等物,倒入卡车、货车、集装箱 的作业,当然,装载机也可以实现挖掘作业、卸载作业、整地作业、填平作业等等很多其它功用。图1为现有装载机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装载机的工作机构是由液压驱动并完成 装卸作业的空间多连杆机构。该多连杆机构是由前车架101、动臂102、转斗油缸103、摇臂 104、连杆105、铲斗106和举升油缸构成的六连杆机构。装载机的工作机构的设计水平的高 低直接影响装载机的工作性能、工作效率和经济指标。图2为现有装载机的工作机构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该工作机构具有两个常用位 置,即下方的运输位置和上方的卸料位置,在运输位置铲斗210为水平状态,以防止撒料, 在卸料位置铲斗210为倾覆状态。目前国内装载机在卸料时大多利用铲斗限位块来限定铲斗的位置,铲斗限位块会 与动臂相碰撞产生振荡冲击力,振荡冲击力可以使卸料更加干净,但卸料冲击力对整车的 冲击太大,不但严重影响了驾驶舒适性,还可能对车身结构产生长期累积的冲击破坏。并 且,目前装载机的工作机构在运输位置时还存在因铲斗不稳造成的摆动撒料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载机及其工作机构,能够增加连杆的作用 效果,有效减小了卸料时的冲击力,提高了作业的舒适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载机的工作机构,所述工作机构是 由前车架、动臂、转斗油缸、摇臂、连杆、铲斗和举升油缸构成的六连杆机构,所述铲斗和所 述连杆铰接在第一铰接点,所述铲斗和所述动臂铰接在第二铰接点,所述连杆和所述摇臂 铰接在第三铰接点,所述第一铰接点和所述第二铰接点确定第一线段,所述第一铰接点和 所述第三铰接点确定第二线段;在所述工作机构位于卸料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二线段构成的第 一夹角大于等于18度并且小于等于35度。优选的,上述的工作机构中,所述第一夹角大于等于25度并且小于等于30度。优选的,上述的工作机构中,所述第一夹角等于27度。优选的,上述的工作机构中,在所述工作机构位于卸料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线 段与所述第二线段构成的第二夹角大于等于145度并且小于等于162度。优选的,上述的工作机构中,所述第二夹角等于15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装载机,包括工作机构,所述工作机构是由前车架、动臂、转斗油缸、摇臂、连杆、铲斗和举升油缸构成的六连杆机构,所述铲斗 和所述连杆铰接在第一铰接点,所述铲斗和所述动臂铰接在第二铰接点,所述连杆和所述 摇臂铰接在第三铰接点,所述第一铰接点和所述第二铰接点确定第一线段,所述第一铰接 点和所述第三铰接点确定第二线段;在所述工作机构位于卸料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二线段构成的第 一夹角大于等于18度并且小于等于35度。优选的,上述的装载机中,所述第一夹角大于等于25度并且小于等于30度。优选的,上述的装载机中,所述第一夹角等于27度。优选的,上述的装载机中,在所述工作机构位于卸料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线段 与所述第二线段构成的第二夹角大于等于145度并且小于等于162度。优选的,上述的装载机中,所述第二夹角等于15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存在以下技术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装载机工作机构通过增大作为卸料位置传动角的第一夹角α 1, 增加了连杆对铲斗的作用力矩,有效抵消卸料时的冲击力,提高了作业的舒适性,减少了卸 料冲击力对装载机的长期累积损害。2)本实用新型的装载机工作机构通过减小运输位置的第二夹角α 2,有效增大了 运输时转斗油缸对铲斗的作用力,使得铲斗收斗更牢靠,减小了运输时候的洒料,提高了作 业效率。

图1为现有装载机的结构图;图2为现有装载机的工作机构的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机构的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机构在卸料位置的受力分析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机构在运输位置的受力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具 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装载机的工作机构是由前车架、动臂、转斗油缸、摇臂、连杆、铲斗和举 升油缸构成的六连杆机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机构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所述铲斗310和所述连杆320铰接在第一铰接点Α,所述铲斗310和所述动臂330 铰接在第二铰接点B,所述连杆320和所述摇臂340铰接在第三铰接点C,所述第一铰接点 A和所述第二铰接点B确定第一线段ΑΒ,所述第一铰接点A和所述第三铰接点C确定第二 线段AC ;其中,在所述工作机构位于卸料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线段AB与所述第二线段AC构 成的第一夹角α 1大于等于18度并且小于等于35度。在该角度范围内,第一夹角α 大于现有装载机通常采用的17度,如图4所示, 为工作机构的受力分析图,连杆320上的作用力为F,作用力F对铲斗310产生的力矩为Fsina 1,因此第一夹角α 1为卸料位置传动角,第一夹角α 1越大,连杆对铲斗的作用力 矩就越大,铲斗就越稳,就越能抵消卸料时的冲击力。所以,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大第一夹角 α 1,增大了卸料位置传动角,能有效减小卸料时的冲击力。此外,当第一夹角α 大于等于25度并且小于等于30度时,效果会更好,本实用 新型的第一夹角α 1优选为27度。如图3所示,在所述工作机构位于运输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二 线段构成的第二夹角α 2大于等于145度并且小于等于162度。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 机构在运输位置的受力分析图。如图5所示,连杆320上作用力F对铲斗310产生的力矩 为Fsin (180-α 2),第二夹角α 2越小,连杆对铲斗的作用力矩就越大,铲斗就越稳。而第二夹角α 2的该角度范围小于现有装载机通常采用的163度,因此,本实用新 型通过减小第二夹角α 2,来增大连杆对铲斗的作用力矩,使得铲斗收斗更牢靠,减小了运 输时候的洒料,提高了作业效率。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夹角优选为153度。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装载机,包括工作机构,所述工作机构是由前车架、 动臂、转斗油缸、摇臂、连杆、铲斗和举升油缸构成的六连杆机构,所述铲斗和所述连杆铰接 在第一铰接点,所述铲斗和所述动臂铰接在第二铰接点,所述连杆和所述摇臂铰接在第三 铰接点,所述第一铰接点和所述第二铰接点确定第一线段,所述第一铰接点和所述第三铰 接点确定第二线段;在所述工作机构位于卸料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二线段构成的第 一夹角大于等于18度并且小于等于35度。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1)本实用新型的装载机工作机构通过增大作为卸料位置传动角的第一夹角α 1, 增加了连杆对铲斗的作用力矩,有效抵消卸料时的冲击力,提高了作业的舒适性,减少了卸 料冲击力对装载机的长期累积损害。2)本实用新型的装载机工作机构通过减小运输位置的第二夹角α 2,有效增大了 运输时转斗油缸对铲斗的作用力,使得铲斗收斗更牢靠,减小了运输时候的洒料,提高了作 业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 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装载机的工作机构,所述工作机构是由前车架、动臂、转斗油缸、摇臂、连杆、铲 斗和举升油缸构成的六连杆机构,所述铲斗和所述连杆铰接在第一铰接点,所述铲斗和所 述动臂铰接在第二铰接点,所述连杆和所述摇臂铰接在第三铰接点,所述第一铰接点和所 述第二铰接点确定第一线段,所述第一铰接点和所述第三铰接点确定第二线段;其特征在 于,在所述工作机构位于卸料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二线段构成的第一夹 角大于等于18度并且小于等于35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的工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大于等于25 度并且小于等于3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载机的工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等于27度。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装载机的工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机构位于卸料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二线段构成的第二夹 角大于等于145度并且小于等于162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载机的工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角等于153。
6.一种装载机,包括工作机构,所述工作机构是由前车架、动臂、转斗油缸、摇臂、连杆、 铲斗和举升油缸构成的六连杆机构,所述铲斗和所述连杆铰接在第一铰接点,所述铲斗和 所述动臂铰接在第二铰接点,所述连杆和所述摇臂铰接在第三铰接点,所述第一铰接点和 所述第二铰接点确定第一线段,所述第一铰接点和所述第三铰接点确定第二线段;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工作机构位于卸料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二线段构成的第一夹 角大于等于18度并且小于等于35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大于等于25度并且小于 等于30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等于27度。
9.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装载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机构位于卸料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二线段构成的第二夹 角大于等于145度并且小于等于162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角等于15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载机及其工作机构,所述工作机构是由前车架、动臂、转斗油缸、摇臂、连杆、铲斗和举升油缸构成的六连杆机构,所述铲斗和所述连杆铰接在第一铰接点,所述铲斗和所述动臂铰接在第二铰接点,所述连杆和所述摇臂铰接在第三铰接点,所述第一铰接点和所述第二铰接点确定第一线段,所述第一铰接点和所述第三铰接点确定第二线段;在所述工作机构位于卸料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二线段构成的第一夹角大于等于18度并且小于等于35度。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加连杆的作用效果,有效减小了卸料时的冲击力,提高了作业的舒适性。
文档编号E02F3/36GK201843153SQ20102059881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5日
发明者高有剑 申请人:斗山工程机械(山东)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