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防水闸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3400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压防水闸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防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防水闸墙。
背景技术
防水闸门硐室和水闸墙是井下防水的主要安全设施,凡水患威胁严重的矿井,在井下巷道设计布置中,就应在适当地点预留防水间门硐室和水间墙的位置,使矿井形成分翼、分水平或分采区隔离开采。在水患发生时,能够使矿井分区隔离,减小受灾影响范围,控制水势危害,确保矿井安全。高压防水间墙的设计、施工、试压和混凝土间墙内应力测试等资料,在国内还不多见。一般设计的形式为圆柱形、楔形和倒截楔形三种,但是效果不够理
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施工快速、安全、高效、耐高压、 环保、坚固的高压防水闸墙。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高压防水闸墙,其特殊之处在于其中部为圆柱,前部和后部为直径逐渐缩小的圆台,构成圆柱-倒截楔形防水闸墙,前部连接来水方向侧巷道,后部连接加固段巷道,防水闸墙内有贯穿前后的观测水压使用的观测管。本实用新型的高压防水闸墙,其中部设有用于注浆充填岩层裂缝的注浆空隙,注浆空隙连接注浆管,注浆管末端位于加固段巷道。本实用新型的高压防水闸墙,其内部有用于加固的工字钢和锚杆。本实用新型的高压防水闸墙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实用、施工快速、高效安全、耐高压又环保、坚固、防水性能好。具体如下1、一般设计的形式为圆柱形、楔形和倒截楔形三种,本次设计的防水闸墙为圆柱-倒截楔形防水闸墙,该防水闸墙为混凝土砌筑,既解决了圆柱形防水闸墙承受水压小的问题,又充分吸收了倒截楔形闸墙能承受较大水压的优点,为一种更加实用、效果更好的新型防水闸墙。2、该防水闸墙与传统倒截锥形、圆柱形、锲形相比施工更方便、快捷。原传统施工一般间墙采用导硐法施工,即先掘出中央导硐,刷大前后室一次掘成,再刷大硐室。刷硐室时,先刷顶部,再刷两帮,最后由前向后按设计尺寸逐步刷帮施工。该工艺复杂,特别是在渐变的断面施工时,硐室成型较差,现场施工困难。该防水间墙前后变断面长度较传统设计短,现场施工更加方便。该防水闸墙它的透水性较小,具有很强的自保水性能。另外,在该防水闸墙专门设计一个注浆空隙,在高压注浆的情况下,充填其周围岩层中裂隙,其目的是封堵裂隙漏水通道,加固围岩,其永久的防水性能更强。3、为节约材料,该防水闸墙充分利用井下废旧工字钢材,在来水方向靠近倒截楔形的断面处预埋四根废旧工字钢以增加其整体抗压强度,既经济又环保。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置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A面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B-B面断面示意图。图中,1巷道,2工字钢,3注浆空隙,4来水方向侧巷道,5注浆管,6观测管,7锚杆。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高压防水闸墙,其中部呈圆柱形,前部和后部为直径逐渐缩小的圆台形,构成圆柱-倒截楔形防水闸墙,前部连接来水方向侧巷道4,后部连接加固段巷道1, 闸墙内有贯穿前后的观测水压使用的观测管6。高压防水闸墙中部设有用于注浆充填岩层裂缝的注浆空隙3,注浆空隙连接注浆管5,注浆管末端位于加固段巷道1。该高压防水闸墙内部有用于加固的工字钢和锚杆7。在来水方向靠近倒截楔形的断面处预埋四根废旧工字钢以增加其整体抗压强度,既经济又环保。
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防水闸墙,其特征在于其中部为圆柱,前部和后部为直径逐渐缩小的圆台,构成圆柱-倒截楔形防水间墙,前部连接来水方向侧巷道(4),后部连接加固段巷道 (1),防水闸墙内有贯穿前后的观测水压使用的观测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防水间墙,其特征在于其中部设有用于注浆充填岩层裂缝的注浆空隙,注浆空隙(3)连接注浆管(5),注浆管末端位于加固段巷道(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压防水闸墙,其特征在于其内部有用于加固的工字钢和锚杆(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防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防水闸墙,其中部呈圆柱形,前部和后部为直径逐渐缩小的圆台形,构成圆柱-倒截楔形防水闸墙,前部连接来水方向侧巷道,后部连接加固段巷道,闸墙内有贯穿前后的观测水压使用的观测管。本实用新型高压防水闸墙实用、施工快速、高效安全、耐高压又环保、坚固、防水性能好,既解决了圆柱形防水闸墙承受水压小的问题,又充分吸收了倒截楔形闸墙能承受较大水压的优点。
文档编号E21F17/12GK202081916SQ20112012988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8日
发明者傅小敏, 刘德利, 宋国忠, 郑晓宁, 郭宝德 申请人: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