矸石山表体改良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5325984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矸石山表体改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矸石山治理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在煤矿开采中,地面矸石堆积如山,为节约地面,矸石山堆的很高,原形呈现为陡峭松散状,结构不稳定,极易出现矸石滚落塌陷和滑坡现象。受人为和自然因素,如采挖活动、降雨洪水冲动、自燃等干扰,导致上述现象显现更为剧烈,在矸石利用时为采矸作业带来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矸石山体中含有大量的微粒,是形成空气尘埃的源头。加之矸石山形貌丑陋,如不加处理,有悖于绿色环保理念。因此,有别于对矸石山现状加以治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ー种矸石山表体改良处理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歩将山体改为梯田状造型沿山体等高线将坡度面的山体整理成梯田状,每道梯田为宽度6米的环山平面,使山体轮廓剖面形成阶梯状;梯田状的造型,降低了山改缓山势体高度,大幅度的避免和限制了滑坡和矸石块的飞滚范围,利于山体结构稳定和方便采矸作业;第二步开设沟槽自山顶至底部,开设若干宽I一2米、深I一2.2米的沟槽,要求槽底和侧帮密实稳固;开设方法是,用水泵引水上山,配合人工作业,自上而下冲刷而成; 开设沟槽的目的是防止雨季洪水冲击,限制过流面积,汇集水流,使其有序快速流至山脚,大幅度减少渗透、浸蚀表层基部,预防冲毁梯田和滑坡;第三步对山体表层体固化封闭和内部结构改良将水和粘土的混合液用渣浆泵排引至高处,在向下流动中以类似灌浆的方式对山体进行浸润,使矸石之间相互粘连,缝隙内附着充足的粘土体,消除表面尘埃,封闭表层体根除矸石自燃条件;水和粘土混合比例以二者混合液能流动为宜;第四歩对山体植被自然覆盖和人工绿化在上述灌浆时,混合液中添加农耕壤土和适量肥料,创造植被自然发育生长条件,配合人工种植草本、木本植物达到绿化效果,同时植被的根系可维系山体表层基础,增加稳定性。本发明实施后,可改善采场和周边环境,保障采矸作业的安全;改善矿井形象。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如发明内容所述,在此不再重复。
下面对实施时的要求再加以说明。I、调查矸石山体,测出轮廓尺寸、矸石量、矸石结构及存置形态。2、山体治理结构设计,其内容包括(I)宏观方面山体总体高度降低程度、阶梯造型、等高线分布、阶梯宽度、沟槽开设布局、供水设施、工程设备定位、緑化区域分布等。(2)微观方面各区域危险源警示、矸石结构状况、矸石含粘土要求、不同緑化区植被品种等。(3)治理结构的设计,各项目要互相结合,如阶梯状造型要结合山体降低程度和矸石安息角,确定台阶数和之间过渡形状;緑化区域要根据采矸作业顺序,确定植被品种及粘土含量等。在进行治理结构设计时,要对相应的工程、材料、人工等投入量做出预算。·3、确定工程エ艺所用方式。如哪些方面需要人工、机械等作业方式,并制订相应的エ艺步骤、标准等4、工程开始前要对山体进行浸润,排除滑坡塌陷等隐患。5、严格按エ艺流程进行施工,特别注意各エ序要自上而下分步进行,避免立体作业。6、各阶梯之间要设人员和作业设备通道。7、工程进行要制定执行相应的安全技措、设备使用规程等。
权利要求
1. 一种砰石山表体改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将山体改为梯田状造型 沿山体等高线将坡度面的山体整理成梯田状,每道梯田为宽度6米的环山平面,使山体轮廓剖面形成阶梯状; 梯田状的造型,降低了山改缓山势体高度,大幅度的避免和限制了滑坡和矸石块的飞滚范围,利于山体结构稳定和方便采矸作业; 第二步开设沟槽 自山顶至底部,开设若干宽I一2米、深I一2. 2米的沟槽,要求槽底和侧帮密实稳固; 开设方法是,用水泵引水上山,配合人工作业,自上而下冲刷而成; 开设沟槽的目的是防止雨季洪水冲击,限制过流面积,汇集水流,使其有序快速流至山脚,大幅度减少渗透、浸蚀表层基部,预防冲毁梯田和滑坡; 第三步对山体表层体固化封闭和内部结构改良 将水和粘土的混合液用渣浆泵排引至高处,在向下流动中以类似灌浆的方式对山体进行浸润,使矸石之间相互粘连,缝隙内附着充足的粘土体,消除表面尘埃,封闭表层体根除矸石自燃条件;水和粘土混合比例以二者混合液能流动为宜; 第四步对山体植被自然覆盖和人工绿化 在上述灌浆时,混合液中添加农耕壤土和适量肥料,创造植被自然发育生长条件,配合人工种植草本、木本植物达到绿化效果,同时植被的根系可维系山体表层基础,增加稳定性。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矸石山表体改良处理方法,它首先对山体进行改型形成梯田状造型;第二自山顶至底部,开设多个宽1—2米、深1—2.2米的沟槽,要求槽底和侧帮密实稳固;第三对表层体进行固化封闭和内部结构改良;第四对山体植被自然覆盖和人工绿化。本发明实施后,可改善采场和周边环境,保障采矸作业的安全;改善矿井形象。
文档编号E02D17/20GK102787610SQ20121031383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0日
发明者张剑, 李成银, 杨军, 王东洪 申请人: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翟镇煤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