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水闸闸首主体结构基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闸工程中的基础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水闸闸首主体结构基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水闸工程中闸首主体结构都建在较松软的地质条件之上,因此必须进行良好的基础施工,否则,严重影响设施的安全和施工质量。工程包括河道整治、大体积混凝土、预应カ桥梁、大型钢构件制作安装、房屋建筑装饰装修、老闸拆除等等很多内容。施工エ序繁多,エ序之间干扰大,影响施工布置和工作面的开展,对施工进度影响很大。闸底板及闸墩的施工直接影响桥梁施工的开展;方桩制约着桩区范围内以及毗邻的三轴搅拌桩施エ,从而进ー步影响上部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结构安装与水闸的装修之间的施工干扰 ’大 部分工程内容均集中在水下部分,整体施工エ期短,有效作业时间短,強度大。地基加固处理工作量大,而且方桩、三轴搅拌桩、压密注浆之间存在施工干扰,严重制约着后续エ序的开展。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闸闸首主体结构基础装置。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措施在于由挡土墙沿周缘围成呈矩形的桩基区域,沿长度方向分三个区域,其中间的部分安装固定压密注浆桩,两侧区域安装固定方桩。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安装固定预制的桩体和挡土墙,使之相互有机配合多组夹持,以形成紧固安装结构,有效缩短エ期,保证施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工作时状态稳定,性能可靠耐用。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三轴搅拌桩1,三轴搅拌桩2,挡土墙3,压密注浆桩4,方桩5。
具体实施方式
由挡土墙3沿周缘围成呈矩形的桩基区域,沿长度方向分三个区域,其中间的部分安装固定压密注衆桩4,两侧区域安装固定方桩5。在长度方向两端挡土墙3外侧安装固定三轴搅拌桩2。在方桩5上、下游两侧左、右岸翼墙下部分别安装固定三轴搅拌桩1,三轴搅拌桩I中线呈弧形,其分别向两外侧开ロ。所述,由挡土墙3沿周缘围成呈矩形的桩基区域,而且沿长度方向分三个区域均以挡水墙3分隔。[0013]本实用新型中,施工区域气象、潮汐、风浪以及地质等条件复杂,对工程施工影响大,施工季节性要求高;工程属于设备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程,专业性强;从水下一直施エ到水面以上,需各种大量专业设备作业,需要大量的劳动カ和施工机具。其中,三轴搅拌桩2桩顶标高-2. 5m,压密注浆桩4桩顶标高_3. Om,方桩5桩顶标高-4. Om0本实用新型中,完成基坑排水后,现状滩地高程在-2. Om左右;将基坑土体整平至平均-2. Om高程作为地基处理施工平面;在此施工平面上,三轴搅拌桩施工刚好至地面标高,压密注浆在地面I. 5m以下施工,方桩需送桩2. Om才能到达设计桩顶标高。此时施工三种地基处理措施均可顺利进行,可以避免方桩锤击过程中对三轴防渗桩产生破坏,另外也可以为中孔底板压密注浆区域形成封闭区域,有助于压密注浆的施工质量提高。在以上实施例中,未及叙述的涉及实施的其他必要技术等采用现有技术,不再依次列举详述。
权利要求1.水闸闸首主体结构基础装置,其特征是由挡土墙(3)沿周缘围成呈矩形的桩基区域,沿长度方向分三个区域,其中间的部分安装固定压密注浆桩(4),两侧区域安装固定方桩(5)。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闸闸首主体结构基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长度方向两端挡土墙(3)外侧安装固定三轴搅拌桩(2)。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闸闸首主体结构基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方桩(5)上、下游两侧左、右岸翼墙下部分别安装固定三轴搅拌桩(I),三轴搅拌桩(I)中线呈弧形,其分别向两外侧开口。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闸闸首主体结构基础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挡土墙(3)沿周缘围成呈矩形的桩基区域,而且沿长度方向分三个区域均以挡土墙(3)分隔。
专利摘要水闸闸首主体结构基础装置,由挡土墙(3)沿周缘围成呈矩形的桩基区域,沿长度方向分三个区域,其中间的部分安装固定压密注浆桩(4),两侧区域安装固定方桩(5)。通过安装固定预制的桩体和挡土墙,使之相互有机配合多组夹持,以形成紧固安装结构,有效缩短工期,保证施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工作时状态稳定,性能可靠耐用。
文档编号E02D27/44GK202644560SQ20122020110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8日
发明者吕敏 申请人: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