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拼接界面免凿毛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297254阅读:8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拼接界面免凿毛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混凝土拼接界面免凿毛装置,属于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其解决了混凝土凿毛不方便的问题。该装置包括钢筋架和套置在钢筋架前端面的薄板,薄板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若干个通孔,薄板上分布有若干个网眼,若干个通孔均套置在钢筋的端部;该装置还包括位于钢筋架左、右侧面的模板,模板的一端固设有L型角钢,L型角钢的一侧沿水平垂直于L型角钢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凹槽,薄板紧密贴合在所述L型角钢内侧。在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的挤压使网眼变大,小部分混凝土越过网眼裸露在薄板外,呈凹凸不平状,待模板拆除后,薄板表面混凝土凹凸不平,可在分段浇筑时表面凿毛工作。
【专利说明】一种混凝土拼接界面免凿毛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拼接界面免凿毛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混凝土作为常用的复合材料,应用广泛。在对长度、高度远大于宽度的结构物浇筑混凝土时,为了提高浇筑质量和现实条件的制约,需要对结构物进行分段浇筑,分段浇筑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连接面处的结合质量,为了提高浇筑质量,凿毛是必不可少的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混凝土拼接界面免凿毛装置,该装置可提高浇筑质量。
[000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括:
[0005]一种混凝土拼接界面免凿毛装置,包括钢筋架和套置在钢筋架前端面的薄板,所述薄板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薄板上分布有若干个网眼,所述若干个通孔均套置在钢筋的端部;所述装置还包括位于钢筋架左、右侧面的模板,所述模板的大小与钢筋架的左、右侧面相匹配,所述模板的一端固设有L型角钢,所述L型角钢的一侧沿水平垂直于L型角钢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供钢筋端部通过并对钢筋进行固定,所述薄板紧密贴合在所述L型角钢内侧。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上述模板表面设有若干个方形槽。
[0007]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0008]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混凝土拼接界面免凿毛装置,由于薄板上分布有若干个网目艮,薄板两侧的通孔套置在钢筋的端部,混凝土浇筑前薄板上的网眼为小孔,在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的挤压使网眼变大,小部分混凝土越过网眼裸露在薄板外,呈凹凸不平状,待模板拆除后,薄板表面混凝土凹凸不平,节省了凿毛工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拼接界面免凿毛装置的斜视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拼接界面免凿毛装置的俯视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拼接界面免凿毛装置模板的斜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混凝土板浇筑前薄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模板,2、钢筋架,3、薄板,4、方形槽,5、凹槽,6、L型角钢,7、网眼,8、通孔。【具体实施方式】[0015]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拼接界面免凿毛装置,包括模板1、钢筋架2、薄板3、V形槽5、L型角钢6,在钢筋架2前、后面上设有模板1,模板I的大小与钢筋架2前面的面积相匹配,在模板I的一端固定连接有L型角钢6,L型角钢6的另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凹槽5,凹槽5供钢筋端部通过并对钢筋进行固定;
[0016]薄板3套置在钢筋架2左侧面的钢筋端部,薄板3为矩形条状体,其大小与钢筋架左侧面的面积相适配,薄板3在竖直方向上其两侧分别对称设有若干个通孔8,通孔8用于钢筋端部穿过套置在钢筋端部,在薄板3上还分布有若干个网眼7,混凝土浇筑前薄板3上的网眼7为小孔,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的挤压使网眼7变大,小部分混凝土越过网眼7裸露在薄板3外,呈凹凸不平状。
[0017]优选地,上述模板I表面设有若干个方形槽4,设置方形槽4的目的在于减轻模板重量、增强模板强度。
[0018]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替换、简单组合等多种变形,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凝土拼接界面免凿毛装置,包括钢筋架和套置在钢筋架前端面的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薄板上分布有若干个网眼,所述若干个通孔均套置在钢筋的端部;所述装置还包括位于钢筋架左、右侧面的模板,所述模板的大小与钢筋架的左、右侧面相匹配,所述模板的一端固设有L型角钢,所述L型角钢的一侧沿水平垂直于L型角钢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供钢筋端部通过并对钢筋进行固定,所述薄板紧密贴合在所述L型角钢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拼接界面免凿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表面设有若干个方形槽。
【文档编号】E02D37/00GK203441111SQ201320534676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0日
【发明者】季辉, 王焱, 吴庆东, 王亚堃, 李宝金, 李启乾, 刘吉山, 张国燕, 王超 申请人:山东高速青岛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