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303755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方法及装置,解决了深基坑支护体涌水的问题。它包括引水槽、排水管以及集水坑,所述的引水槽设置有用于密封引水槽槽体的槽盖,所述的排水管一端设置在引水槽槽体中,另一端延伸至集水坑且设置有排水管阀门。本发明的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方法及装置,在施工时,一般在地势低洼处挖掘集水坑,在支护体上开凿引水槽,并设置铺设槽盖密封引水槽槽体,引水槽的一端对应涌水源点的位置;排水管一端安装到引水槽槽体中,另一端延伸至集水坑处。在使用时,涌水源点的水流入主、次引水槽,然后通过主引水槽中的排水管排入集水坑,最后可以通过抽水设备将集水坑中的水抽走,以备集水坑再次集水。
【专利说明】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说的是一种主要应用于解决深基坑支护体涌水问题的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深基坑边坡支护体常出现局部涌水的问题,涌水大量流入施工现场,往往容易导致施工现场基底集水严重,若不将集水引出施工现场场外,保持基底干燥,则基础垫层和基础底板砼难于浇筑,且砼质量也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问题的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装置。
[000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是: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装置,包括引水槽、排水管以及集水坑,所述的引水槽设置有用于密封引水槽槽体的槽盖,所述的排水管一端设置在引水槽槽体中,另一端延伸至集水坑且设置有排水管阀门。
[0005]在所述的引水槽槽体中布满吸水海绵条,所述的排水管位于引水槽槽体中,与槽体接触的排水管管壁上设置有多个滤水孔。
[0006]所述的弓I水槽包括相互连通的主引水槽和次引水槽,所述的主引水槽的截面积大于次引水槽的截面积;所述的排水管带滤水孔的一端设置在主引水槽槽体中。
[0007]所述的主引水槽的槽体的底部和侧壁以及次引水槽的槽体的底部和侧壁均为砼支护体。
[0008]所述的排水管的外表面套装有抱箍,在主引水槽的槽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抱箍连接的膨胀螺钉。
[0009]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问题的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方法。
[0010]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是: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a、在地势低洼处挖掘集水坑;
[0012]b、在深基坑边坡支护体上设置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装置,该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装置包括引水槽和排水管,所述的引水槽自涌水源点起开凿,并将排水管的一端安装在该引水槽槽体中,另一端延伸至集水坑且设置有排水管阀门;
[0013]C、安装槽盖将引水槽槽体密封,并关闭排水管阀门,让排水管及引水槽槽体中聚满水,排空引水槽槽体内的空气;
[0014]d、待引水槽槽体及排水管中的空气排空完毕,形成负压,此时打开排水管阀门排水入集水坑,并同时根据引水槽中的聚水能力调节排水管阀门的开合度,保证在负压的作用下,水源源不断地排入集水坑。[0015]步骤b中所述的引水槽槽体中布满吸水海绵条,所述的排水管位于引水槽槽体中,与槽体接触的排水管管壁上设置有多个滤水孔,涌水源点涌出的水通过吸水海绵条的吸水、聚水以及引水作用并通过排水管端口和滤水孔进入排水管,再排入集水坑。
[0016]所述的引水槽包括相互连通的主引水槽和次引水槽,所述的主引水槽的截面积大于次引水槽的截面积;所述的排水管带滤水孔的一端设置在主引水槽槽体中;次引水槽一端连通主引水槽,另一端连通涌水源点,涌水源点的涌出的水通过次引水槽汇聚到主引水槽,然后再通过排水管排入集水坑。
[0017]所述的主引水槽的槽体的底部和侧壁以及次引水槽的槽体的底部和侧壁均为砼支护体。
[0018]所述的排水管的外表面套装有抱箍,在主引水槽的槽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抱箍连接的膨胀螺钉。
[00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方法及装置,在施工时,一般在地势低洼处挖掘集水坑,在深基坑边坡支护体上开凿引水槽,引水槽的一端对应涌水源点的位置;排水管一端安装到引水槽中,另一端延伸至集水坑处。在使用时,涌水源点的水流入引水槽,然后通过排水管排入集水坑,最后可以通过抽水设备将集水坑中的水抽走,以备集水坑再次集水。由于在所述的引水槽槽体中布满吸水海绵条,所述的排水管位于引水槽槽体中,与槽体接触的排水管管壁上设置有多个滤水孔,涌水源点冒出的水经过吸水海绵条引至排水管,通过排水管的开口端和滤水孔进入排水管,再流至集水坑,吸水海绵条防止了水溢出引水槽槽体,同时也起到了引水、聚水以及汇水的作用。由于所述的弓I水槽包括相互连通的主引水槽和次引水槽,所述的主引水槽的截面积大于次弓I水槽的截面积;所述的排水管带滤水孔的一端设置在主引水槽中,一般情况下主引水槽为一个,次引水槽为两个或多个,可以针对多个涌水源点引水至主引水槽,然后通过排水管排水。由于所述的主引水槽和次引水槽均设置有槽盖,一方面对槽体起到了保护作用,另一方面起到了密封防漏作用。由于所述的主引水槽的槽体的底部和侧壁以及次引水槽的槽体的底部和侧壁均为砼支护体,配合槽盖的作用,提高了整个槽体的引流、导流性能。由于所述的排水管的外表面套装有抱箍,在主引水槽的槽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抱箍连接的膨胀螺钉,将排水管固定在槽体中,防止了排水管的滑动和损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发明的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中B-B处的剖视图示意图;
[0023]图4为图1中C-C处的剖视图示意图;
[0024]图中,I一涌水源点,2—次引水槽,3—吸水海绵条,4一主弓I水槽,5—滤水孔,6—槽盖,7—钢射钉,8—排水管,9一排水管阀门,10一抱箍,11一膨胀螺钉,12一集水坑,13一砼支护体,14 一深基坑边坡支护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所述。[0026]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装置,包括引水槽、排水管8以及集水坑12,所述的引水槽设置有用于密封引水槽槽体的槽盖6,所述的排水管8 一端设置在引水槽槽体中,另一端延伸至集水坑12且设置有排水管阀门9。在施工时,一般在地势低洼处挖掘集水坑12,在深基坑边坡支护体14上开凿引水槽,由于涌水源点I的主要特点是点状涌水,开凿引水槽时,根据涌水源点I的涌水量大小开凿,且引水槽的一端对应涌水源点I的位置,方便涌水的引流;排水管8—端安装到引水槽槽体中,另一端延伸至集水坑12处。在使用时,涌水源点I的水涌入引水槽,然后通过排水管8排入集水坑12,最后可以通过抽水设备将集水坑中的水抽走,以备集水坑12再次集水。在所述的排水管8的末端设置有排水管阀门9,当安装好排水管8以及槽盖6后,关闭排水管阀门9,待引水槽槽体中水蓄满排出空气形成负压,然后打开排水管阀门9将水放入集水坑中,则涌水源点I流出的水不断地流入集水坑12中。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实际情况所述的槽盖6还可以采用橡胶或者其他材料如金属等制作。所述的槽盖I在安装时,跨过槽体上方,且可以用钢射钉7或者其他物件固定在深基坑边坡支护体14上。
[0027]上述的引水槽可以直接将涌水引至排水管8中排出,但是难以保证引水槽槽体内的负压的稳定,因此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是在所述的引水槽槽体中布满吸水海绵条3,所述的排水管8位于引水槽槽体中,与槽体接触的排水管8管壁上设置有多个滤水孔5,水源点I涌出的水通过吸水海绵条3的吸水、聚水以及引水作用并通过排水管8端口和滤水孔5进入排水管8,再排入集水坑12,在负压的作用下,水源源不断地排入集水坑12。值得注意的是,为防止吸水海绵条3挤压成一团,作为优选的是利用钢射钉7或者其他物件将吸水海绵条3固定在槽体内。
[0028]所述的引水槽可以仅仅有一个,但是无法针对多个涌水源点I排水,因此作为优选的方式是所述的引水槽包括相互连通的主引水槽4和次引水槽2,所述的主引水槽4的截面积大于次引水槽2的截面积;所述的排水管8带滤水孔5的一端设置在主引水槽4槽体中,一般情况下主引水槽4为一个,次引水槽2为两个或多个,可以针对多个涌水源点I引水至主引水槽4,然后通过排水管8排水,提高了排水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主引水槽4的截面积大于次引水槽2的截面积是为了一方面方便水流的汇集,另一方面是为了尽量减小在深基坑边坡支护体14上的开凿施工量。
[0029]所述的主引水槽4的槽体的底部和侧壁以及次引水槽2的槽体的底部和侧壁可以不做任何加强措施,但是容易出现槽体被水冲坏堵塞,甚至影响到工程质量,因此作为优选的方式是所述的主引水槽4的槽体的底部和侧壁以及次引水槽2的槽体的底部和侧壁均为砼支护体13,配合槽盖6的作用,提高了整个槽体的引流、导流性能。
[0030]所述的排水管8带滤水孔5端可以直接安放在主引水槽4中,当水量过大时,排水管8容易松动,甚至造成槽盖6松动,因此作为优选的方式是所述的排水管8的外表面套装有抱箍10,在主引水槽的槽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抱箍10连接的膨胀螺钉11,将排水管8固定在槽体中,提高了机械性能,防止了排水管8的滑动和损坏。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抱箍10可以是紧紧箍住排水管8的用金属拧成的环体,也可以是中部箍住排水管8两端拉紧于槽体底部的铁丝等。出于成本和强度等的需要,所述的排水管8 —般采用PVC材料制作。
[0031]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a、在地势低洼处挖掘集水坑12,集水坑12的大小和深度根据水量的多少以及周围地理环境而定;
[0033]b、在深基坑边坡支护体14上设置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装置,该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装置包括引水槽和排水管8,所述的引水槽自涌水源点I起开凿,并将排水管8的一端安装在该引水槽槽体中,另一端延伸至集水坑12且设置有排水管阀门9 ;所述的引水槽的宽度和深度根据涌水源点I的水量大小以及周围的地理环境等因素而定;排水管8的管径根据水量大小以及引水槽的尺寸而定;
[0034]C、安装槽盖6将引水槽槽体密封,并关闭排水管阀门9,让排水管8及引水槽槽体中聚满水,排空引水槽槽体内的空气;可以采用钢射钉7或者其他物件将槽盖6固定于深基坑边坡支护体14,对引水槽槽体进行密封;
[0035]d、待引水槽槽体及排水管8中的空气排空完毕,形成负压,此时打开排水管阀门9排水入集水坑12,并同时根据引水槽中的聚水能力调节排水管阀门9的开合度,保证负压的作用下,水源源不断地排入集水坑12,即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调节排水管阀门9的开合度,保证引水槽和排水管8中的水时刻充盈、无空气,亦即保持保证引水槽和排水管8中时刻存在负压方便引水。
[0036]值得注意的是,步骤d中形成负压排水的原理类似于无动力抽水,即将抽水管中灌满水,然后封堵抽水管底部将抽水管头部放入水源,然后放开抽水管底部,则在重力及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源源不断从抽水管底部流出,当然必须以出水的水位低于水源处水位为前提。
[0037]所述的引水槽可以直接将涌水引至排水管8中排出,但是难以保证引水槽槽体内的负压的稳定,因此作为优选的方式是步骤b中所述的引水槽槽体中布满吸水海绵条3,所述的排水管8位于引水槽槽体中,与槽体接触的排水管8管壁上设置有多个滤水孔5,涌水源点I涌出的水通过吸水海绵条3的吸水、聚水以及引水作用并通过排水管8端口和滤水孔5进入排水管8,再排入集水坑12,在负压的作用下,水源源不断地排入集水坑12。
[0038]所述的引水槽包括相互连通的主引水槽4和次引水槽2,所述的主引水槽4的截面积大于次引水槽2的截面积;所述的排水管8带滤水孔5的一端设置在主引水槽4槽体中;次引水槽2—端连通主引水槽4,另一端连通涌水源点1,涌水源点I的涌出的水通过次引水槽2汇聚到主引水槽4,然后再通过排水管8排入集水坑12。
[0039]所述的引水槽可以仅仅有一个,但是无法针对多个涌水源点I排水,所述的引水槽包括相互连通的主引水槽4和次引水槽2,所述的主引水槽4的截面积大于次引水槽2的截面积;所述的排水管8带滤水孔5的一端设置在主引水槽4槽体中;次引水槽2—端连通主引水槽4,另一端连通涌水源点1,一般情况下主引水槽4为一个,次引水槽2为两个或多个,可以针对多个涌水源点I引水至主引水槽4,然后通过排水管8排水,提高了排水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主引水槽4的截面积大于次引水槽2的截面积是为了一方面方便水流的汇集,另一方面是为了尽量减小在深基坑边坡支护体4上的开凿施工量。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当出现新的涌水源点I时,可以增加开凿新的次引水槽2连通主引水槽4和新的涌水源点1,由于原有的主引水槽4和次引水槽2中布满了吸水海绵条3,在进行新开凿次引水槽2施工时不会出现溢流现象。
[0040]所述的主引水槽4的槽体的底部和侧壁以及次引水槽2的槽体的底部和侧壁可以不做任何加强措施,但是容易出现槽体被水冲坏,流沙长期积累堵塞,甚至影响到工程质量,因此作为优选的方式是所述的主引水槽4的槽体的底部和侧壁以及次引水槽2的槽体的底部和侧壁均为砼支护体13,配合槽盖6的作用,提高了整个槽体的机械性能。值得注意的是,浇筑砼支护体13以后,所述的吸水海绵条3的固定更加稳固,而且不会出现流沙堵塞的现象。
[0041] 所述的排水管8带滤水孔5端可以直接安放在主引水槽4中,当水量过大时,排水管8容易松动,甚至造成槽盖6松动,因此作为优选的方式是所述的排水管8的外表面套装有抱箍10,在主引水槽4的槽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抱箍10连接的膨胀螺钉11,将排水管8固定在槽体中,提高了机械性能,防止了排水管8的滑动和损坏。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抱箍10可以是紧紧箍住排水管8的用金属拧成的环体,也可以是中部箍住排水管8两端拉紧于槽体底部的铁丝等。出于成本和强度等的需要,所述的排水管8 —般采用PVC材料制作。所述的膨胀螺钉11在放置排水管8之前植入槽体侧壁,膨胀螺钉11与抱箍10 —般通过点焊连接。
【权利要求】
1.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水槽、排水管(8)以及集水坑(12),所述的引水槽设置有用于密封引水槽槽体的槽盖(6),所述的排水管(8)—端设置在引水槽槽体中,另一端延伸至集水坑(12 )且设置有排水管阀门(9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引水槽槽体中布满吸水海绵条(3),所述的排水管(8)位于引水槽槽体中,与槽体接触的排水管(8)管壁上设置有多个滤水孔(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水槽包括相互连通的主引水槽(4 )和次引水槽(2 ),所述的主引水槽(4 )的截面积大于次引水槽(2)的截面积;所述的排水管(8)带滤水孔(5)的一端设置在主引水槽(4)槽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引水槽(4)的槽体的底部和侧壁以及次引水槽(2)的槽体的底部和侧壁均浇筑有砼支护体(1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管(8)的外表面套装有抱箍(10),在主引水槽(4)的槽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抱箍(10 )连接的膨胀螺钉(11)。
6.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地势低洼处挖掘集水坑(12); b、在深基坑边坡支护体(14)上设置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装置,该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装置包 括引水槽和排水管(8),所述的引水槽自涌水源点(I)起开凿,并将排水管(8)的一端安装在该引水槽槽体中,另一端延伸至集水坑(12)且设置有排水管阀门(9); C、安装槽盖(6)将引水槽槽体密封,并关闭排水管阀门(9),让排水管(8)及引水槽槽体中聚满水,排空引水槽槽体内的空气; d、待引水槽槽体及排水管(8)中的空气排空完毕,形成负压,此时打开排水管阀门(9)排水入集水坑(12),并同时根据引水槽中的聚水能力调节排水管阀门(9)的开合度,保证在负压的作用下,水源源不断地排入集水坑(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引水槽槽体中布满吸水海绵条(3),所述的排水管(8)位于引水槽槽体中,与槽体接触的排水管(8)管壁上设置有多个滤水孔(5),涌水源点(I)涌出的水通过吸水海绵条(3)的吸水、聚水以及引水作用并通过排水管(8)端口和滤水孔(5)进入排水管(8),再排入集水坑(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水槽包括相互连通的主引水槽(4)和次引水槽(2),所述的主引水槽(4)的截面积大于次引水槽(2)的截面积;所述的排水管(8)带滤水孔(5)的一端设置在主引水槽(4)槽体中;次引水槽(2)—端连通主引水槽(4),另一端连通涌水源点(1),涌水源点(I)的涌出的水通过次引水槽(2)汇聚到主引水槽(4),然后再通过排水管(8)排入集水坑(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引水槽(4)的槽体的底部和侧壁以及次引水槽(2)的槽体的底部和侧壁均为砼支护体(13)。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深基坑边坡支护体涌水源点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管(8)的外表面套装有抱箍(10),在主引水槽(4)的槽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抱箍(10 )连接的膨胀螺钉(11)。`
【文档编号】E02D19/00GK103758140SQ201410053678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8日
【发明者】黄成友, 李 杰, 方涛 申请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