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隔墙区域结构合拢的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5308785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隔墙区域结构合拢的施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隔墙区域结构合拢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中隔墙一侧施工底板换撑带;在底板支撑带上方施工地下第n层结构底板;拆除第n道水平支撑,施工地下第n-1层结构框架梁、楼板和临时支撑;依次向上施工,直到拆除第1道水平支撑;施工中隔墙另一侧;拆除中隔墙,竖直方向采用由上至下分层拆除法,水平方向采用分块跳仓拆除法,在每块中隔墙拆除后立即对相应区域进行结构合拢施工;拆除临时支撑。本发明通过在结构框架梁靠近中隔墙一侧下方设立临时支撑,可以有效支撑靠近中隔墙一侧的结构框架梁,避免拆除中隔墙时由于坠落的混凝土碎块而带来安全隐患,无需搭设满堂支撑架,减少了材料和人工消耗。
【专利说明】一种中隔墙区域结构合拢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隔墙区域结构合拢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随着建筑物的施工空间越来越狭小、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基坑支护工程的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当基坑面积较大或者邻近地铁等重要建筑时,通常采用基坑分块支护的方法,在基坑中间设立若干中隔墙,将其划分成若干个分块基坑分别进行支护,对分块基坑进行支护时通常设立多道水平支撑。在施工地下结构时需拆除水平支撑和中隔墙,并对中隔墙区域进行结构合拢,以完成整个地下工程的施工。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在中隔墙拆除时,为确保基坑安全需同步考虑结构换撑问题,因此无法将中隔墙一次性拆除到底,与此同时拆除中隔墙时不可避免有许多混凝土碎块落在两侧悬臂结构上,对结构合拢和地下工程的施工带来安全隐患。针对以上问题,目前采用在悬臂下方搭设满堂支撑架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能,然而此方法材料和人力消耗大,操作复杂,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既能保证结构合拢的施工安全,又能降低施工复杂度和材料消耗的中隔墙区域结构合拢的施工方法。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隔墙区域结构合拢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设每个分块基坑由上至下设有η道水平支撑,η为正整数,每道水平支撑对应一层地下结构和一层中隔墙;
[0007]S1:在中隔墙一侧施工底板换撑带,底板换撑带的一侧顶住中隔墙;
[0008]S2:在底板支撑带上方施工地下第η层结构底板;
[0009]S3:拆除第η道水平支撑,施工地下第η-l层结构框架梁、楼板和临时支撑,所述楼板一侧顶住中隔墙,临时支撑设于结构框架梁靠近中隔墙一侧下方;
[0010]S4:重复步骤S3,依次向上施工,直到拆除第I道水平支撑;
[0011]S5:针对中隔墙另一侧重复步骤S1-S4 ;
[0012]S6:拆除中隔墙,竖直方向采用由上至下分层拆除法,水平方向采用分块跳仓拆除法,在每块中隔墙拆除后立即对相应区域进行结构合拢施工,直到所有中隔墙拆除完毕;
[0013]S7:拆除临时支撑。
[00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所述楼板设于所述结构框架梁上方。
[00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所述结构框架梁与所述中隔墙之间设有间距,且相应一侧设有预留钢筋。
[0016]进一步的,所述间距的范围为0.8-lm。
[00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包括以下步骤:
[0018]S61:中隔墙由上而下设有η层,将每层中隔墙划分为m分块,m为正整数,并分为奇数分块和偶数分块两部分;
[0019]S62:针对第I层中隔墙,选择首先拆除的部分,沿一个方向对选择的部分依次进行拆除,每拆除一个分块后,在两侧楼板靠近中隔墙一侧分别凿出一段连接钢筋进行焊接,并对两侧结构框架梁的预留钢筋进行焊接,完成该分块区域的结构合拢,接着对剩下的分块依次进行相同的操作;
[0020]S63:对另一分块集沿相同的方向进行拆除和结构合拢施工,直到第I层中隔墙区域结构合拢施工完毕;
[0021]S64:由上而下依次对第2层至第η层重复步骤S62-S63。
[002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2的两侧结构框架梁预留的钢筋还可以通过直螺纹套筒连接。
[002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2中,还包括在所述钢筋焊接处浇筑混凝土。
[0024]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的强度需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才执行步骤S63。
[0025]本发明提供的中隔墙区域结构合拢的施工方法,通过在结构框架梁靠近中隔墙一侧下方设立临时支撑,可以有效支撑靠近中隔墙一侧的结构框架梁,避免拆除中隔墙时由于坠落的混凝土碎块而带来安全隐患,无需搭设满堂支撑架,减少了材料和人工消耗;同时使楼板一侧顶住中隔墙,能有效传递基坑外土的压力,进一步保证基坑安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发明中隔墙区域结构合拢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0027]图2a_2e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施工流程图;
[0028]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隔墙分块示意图。
[0029]图中所示:1、水平支撑;2、中隔墙;3、底板换撑带;4、结构底板;5、楼板;6、楼板;7、临时支撑;8、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0031]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隔墙区域结构合拢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设每个分块基坑由上至下设有η道水平支撑1,η为正整数,每道水平支撑对应一层地下结构和一层中隔墙2,即有η层地下结构和η层中隔墙2,需说明的是,地下结构是指在基坑内修筑的结构物,从上至下依次为地下第I层、地下第2层…地下第η层。例如:本实施例中设η = 3,则接近水平面的水平支撑为第I道水平支撑,向下依次为第2、第3道水平支撑,其他结构亦然。
[0033]S1:在中隔墙2 —侧施工底板换撑带3,底板换撑带3的一侧顶住中隔墙2 ;
[0034]S2:在底板支撑带3上方施工地下第3层结构底板4 ;
[0035]S3:拆除第3道水平支撑1,施工地下第2层结构框架梁5、楼板6和临时支撑7,结构框架梁5与中隔墙2之间设有一定间距,间距范围为0.8-lm,优选为0.8m,且结构框架梁5相应一侧设有预留钢筋(图中未标出);楼板6设于结构框架梁5上方,且一侧顶住中隔墙2,有效传递基坑外侧土方的压力,临时支撑7设于结构框架梁5靠近中隔墙2 —侧下方,如图2a所示;
[0036]S4:重复步骤S3,依次向上施工,直到拆除第I道水平支撑1,此时地下第I层结构框架梁5、楼板6和临时支撑7也施工完毕,如图2b所示;
[0037]S5:针对中隔墙2另一侧重复步骤S1-S4,直到拆除所有的水平支撑1,此时所有结构框架梁5、楼板6和临时支撑7也施工完毕,如图2c所示;
[0038]S6:拆除中隔墙2,竖直方向采用由上至下分层拆除法,水平方向采用分块跳仓拆除法,即间隔拆除法,在每块中隔墙2拆除后立即对相应区域进行结构合拢施工,直到所有中隔墙2拆除完毕,如图2d所示,步骤S6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9]S61:中隔墙2由上而下设有3层,将每层中隔墙2划分为m分块,m为正整数,并分为奇数分块集和偶数分块集两部分,如m为奇数时,则奇数分块集包括第1、3...πι分块,偶数分块集包括第2、4…m-Ι分块仰为偶数时,奇数分块集包括第1、3…m-Ι分块,偶数分块集包括第2、4…m分块,本实施例中m = 6,如图3所示;
[0040]S62:针对第I层中隔墙2,选择首先拆除的分块集,沿一个方向对选择的分块依次进行拆除,每拆除一个分块后,在两侧楼板靠近中隔墙2 —侧分别凿出一段连接钢筋进行焊接,并对两侧结构框架梁5的预留钢筋进行焊接,完成该分块区域的结构合拢,接着对剩下的分块依次进行相同的操作;如m = 6时,选择首先拆除奇数分块集,即对第1、3、5分块进行依次拆除,在拆除第I分块后,对该分块对应位置进行结构合拢施工,接着依次对第3、5分块进行相同的操作,直到奇数分块集对应的结构合拢施工完毕;
[0041]S63:对另一分块集沿相同的方向进行拆除和结构合拢施工,即对第2、4、6分块依次进行拆除和结构合拢,直到第I层中隔墙2相应的区域结构合拢施工完毕;
[0042]S64:由上而下依次对第2层至第3层重复步骤S62-S63。
[0043]S7:拆除临时支撑7,如图2e所示。
[0044]优选的,所述步骤S62中,两侧结构框架梁5的预留钢筋还可以通过直螺纹套筒连接,同时还需在钢筋焊接处浇筑混凝土 8,所述混凝土 8的强度需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才执行步骤S63,其中设计强度为设计人员根据施工过程中结构合拢处的最大受力得出。
[0045]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中隔墙区域结构合拢的施工方法,通过在结构框架梁5靠近中隔墙2 —侧下方设立临时支撑7,可以有效支撑靠近中隔墙2 —侧的结构框架梁5,避免拆除中隔墙2时由于坠落的混凝土碎块而带来安全隐患,无需搭设满堂支撑架,减少了材料和人工消耗;拆除中隔墙2时采用分块跳仓法可在上一分块结构合拢后立即对下一分块进行施工,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使楼板6 —侧顶住中隔墙2,能有效传递基坑外土的压力,进一步保证基坑安全。
[0046]虽然说明书中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提示,不应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中隔墙区域结构合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设每个分块基坑由上至下设有η道水平支撑,η为正整数,每道水平支撑对应一层地下结构和一层中隔墙,所述地下结构是指在基坑内修筑的结构物,从上至下依次为地下第1层、地下第2层…地下第η层; 51:在中隔墙一侧施工底板换撑带,底板换撑带的一侧顶住中隔墙; 52:在底板支撑带上方施工地下第η层结构底板; 53:拆除第η道水平支撑,施工地下第η-1层结构框架梁、楼板和临时支撑,所述楼板一侧顶住中隔墙,临时支撑设于结构框架梁靠近中隔墙一侧下方; 54:重复步骤S3,依次向上施工,直到拆除第1道水平支撑; 55:针对中隔墙另一侧重复步骤S1-S4 ; S6:拆除中隔墙,竖直方向采用由上至下分层拆除法,水平方向采用分块跳仓拆除法,在每块中隔墙拆除后立即对相应区域进行结构合拢施工,直到所有中隔墙拆除完毕; S7:拆除临时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隔墙区域结构合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楼板设于所述结构框架梁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隔墙区域结构合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结构框架梁与所述中隔墙之间设有间距,且相应一侧设有预留钢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隔墙区域结构合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的范围为0.8-l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隔墙区域结构合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包括以下步骤: 561:中隔墙由上而下设有η层,将每层中隔墙划分为m分块,m为正整数,并分为奇数分块集和偶数分块集; 562:针对第1层中隔墙,选择首先拆除的分块集,沿一个方向对选择的分块集依次进行拆除,每拆除一个分块后,在两侧楼板靠近中隔墙一侧分别凿出一段连接钢筋进行焊接,并对两侧结构框架梁的预留钢筋进行焊接,完成该分块区域的结构合拢,接着对剩下的分块依次进行相同的操作; 563:对另一分块集沿相同的方向进行拆除和结构合拢施工,直到第1层中隔墙区域结构合拢施工完毕; 564:由上而下依次对第2层至第η层重复步骤S62-S6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隔墙区域结构合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2的两侧结构框架梁预留的钢筋还可以通过直螺纹套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隔墙区域结构合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2中,还包括在所述钢筋焊接处浇筑混凝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隔墙区域结构合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的强度需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才执行步骤S63。
【文档编号】E02D17/04GK104264685SQ201410508299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陈军, 龚寅, 孙宇杰, 王家东 申请人: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