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刀、尤其是圆杆凿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0192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凿刀、尤其是圆杆凿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凿刀、尤其是用于安装在切割滚轮上的圆杆凿刀,其具有凿刀头和用于将凿刀保持在凿刀保持架中的凿刀杆,其中,凿刀的凿刀头具有至少一个切割区域。



背景技术:

这种凿刀由DE 37 01 905 C1得知。该凿刀包括凿刀头和模制在其上的呈圆杆形式的凿刀杆。凿刀头和凿刀杆围绕凿刀的纵向中轴线旋转对称地构造。凿刀头到凿刀杆的过渡部构造成凸缘,凸缘形成凿刀头的最大外直径。凿刀头朝凿刀尖端锥形地延伸。凿刀尖端由硬金属嵌件构成。凿刀在其凿刀杆上借助夹紧套筒保持在凿刀保持架的相应容纳部中。对此,夹紧套筒嵌入环绕凿刀杆的凹槽中,使得凿刀在轴向方向上被保持,但是可围绕其纵向中轴线转动。进一步的优点还有,凿刀在其使用中在所有侧均匀磨耗。

这种凿刀例如应用在所谓的露天采矿机的旋转的切割滚轮上,以用于在大型露天采矿中剥除岩石和土层。对此,通过固定在切割滚轮上的凿刀粉碎挖掘材料并且通过切割滚轮的运动朝抛出部运输,在此处此时例如通过带式装载系统运走。

所述凿刀的缺点是,由于凿刀的造型,凿刀的尤其对较软的挖掘材料、例如对油砂的运输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改善的运输功能的开头所述类型凿刀。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直接或间接联接在切割区域上的平面式和/或凹入式的抛出区域布置在凿刀头的中间区域中。通过切割区域凿开土层或岩石并且将其粉碎。面式的抛出区域获取挖掘材料并且朝凿刀和切割滚轮的进给方向运输挖掘材料。由于抛出区域的面式设计方案也可靠地获取精细粉碎的、可塑性变形的或含沙的挖掘材料并且随着切割滚轮的旋转大量地运输给抛出部。

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凿刀的高的切割效率并同时实现长的使用寿命,即,切割区域具有在凿刀的背离凿刀杆的端部上、安装在凿刀头的朝向进给方向(V)的前侧上的、由硬质材料、尤其由硬金属制成的至少一个切割元件;和/或抛出区域具有至少一个平板形的硬质材料元件,该硬质材料元件尤其由硬金属制成,该硬质材料元件直接或间接地联接到切割元件上。切割元件和平板形的硬质材料元件保护布置在其下的凿刀头区域以免受到磨蚀性磨损。对此,在硬质材料元件直接联接到切割元件上时实现特别高的耐磨性,从而在元件之间没有挖掘材料能够侵蚀到的间隙。

可通过以下方式改进对尤其坚硬的或含沙的挖掘材料的运走,即,间接地或直接地在凿刀头的抛出区域上布置转向区域,转向区域朝凿刀的前侧延伸,并且通过切割区域、抛出区域和转向区域形成铲子形的、朝凿刀的前侧的凹处。通过该凹处在切割区域中剥除例如可塑性变形的挖掘材料,并且经由抛出区域和转向区域成型为球形或滚子形。如此成型的材料通过抛出区域被进一步运输并且对此通过转向区域保持。通过转向区域将含沙的挖掘材料保持在凹处中。

可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降低凿刀头的磨蚀性磨损,即,凿刀头具有支承区段,支承区段布置在切割区域和抛出区域中,并且支承区段在切割区域中和/或抛出区域中具有在支承区段的两侧上布置的联接侧面,联接侧面彼此之间的间距从凿刀的前侧开始朝后侧减小。因此,支承区段的宽度从直接暴露于挖掘材料的凿刀前侧开始朝凿刀后侧变窄。通过如此形成的侧凹部(Hinterschnitt)使得联接侧面仅经受由挖掘材料产生的减小的机械负荷。受到强负荷的前侧可如所述地通过切割元件和硬质材料元件保护,从而可实现凿刀的长的使用寿命。另一优点由此实现,即,如此成型的凿刀可更轻松地穿过土层运动。由此,为了使切割滚轮运动而需施加的功率减小,由此可节省能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设计变型方案可规定,切割元件由朝向凿刀的前侧的固定件和从该固定件朝凿刀后侧的凸出部构成,使得切割元件在凿刀头的最外端处形成切割边,并且切割元件从切割边开始朝固定件形成导出面并且朝凸出部形成自由面。由此,受到强的机械负荷的切割边和紧邻切割边的同样受到强的机械负荷的区域通过硬质材料保护以免受到提高的磨损。这导致凿刀头的使用寿命明显提高。

切割元件在支承区段上的可靠固定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固定件形成接合面并且凸出部形成支撑区段,并且切割元件借助在接合面和支承区段的接合区域之间、和/或在支撑区段和支承区段的支撑区域之间的材料配合连接部保持在支承区段上。例如可通过粘结或优选通过钎焊建立材料配合连接。对此,在接合面和接合区域之间以及在支撑区段和支撑区域之间建立这种连接时实现了特别稳固的连接。通过这种两侧固定可进一步减小切割元件的断裂风险。

凿刀头的使用寿命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延长,即,凿刀头在切割区域中、在抛出区域中和/或在转向区域中涂覆有防磨损涂层、尤其涂覆有铠装焊接部。由此可例如在特别受到机械负荷的切割区域中使联接侧面以及布置在切割元件的自由面的延长部中的联接面设有防磨损涂层,因此可保护免受磨蚀性磨损。相应地,也可通过防磨损涂层保护在凿刀头的抛出区域中的联接侧面。通过该措施可防止,在切割元件之后和硬质材料元件之后的支承区段被磨除并由此使得切割元件或硬质材料元件从支承区段上松开。联接在抛出区域上的转向区域朝凿刀头的前侧可设有防磨损涂层,因此受到保护。通过该措施可完全地保护凿刀头的朝向凿刀头的前侧定向的并且直接暴露于挖掘材料下的凹处,以防快速的磨蚀性磨损。对此有利地,受最大负荷的切割区域和同样受强负荷的抛出区域朝前侧通过切割元件和硬质材料元件保护,并且负荷较小的转向区域通过防磨损涂层保护。由此可实现凿刀头的所有区域的相对长的使用寿命,从而凿刀头不会由于零件失效而提前受到毁坏。

为了避免切割元件或硬质材料元件在涂层过程中受到毁坏、或安装有切割元件或硬质材料元件的接合面变形可规定,至少以与支承区段的支承切割元件和/或硬质材料元件的区域间隔最小间距施加防磨损涂层。尤其在施加作为铠装焊接部的防磨损涂层时实现了在焊接区域中非常高的温度。通过最小间距避免切割元件、硬质材料元件或其在支承区段上的接合面经受高温并由此受到毁坏或变形。

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高的切割功率以及同时实现传入凿刀头的小的扭转力,即,切割元件的切割边布置成朝沿着凿刀的纵向中心面(M)的方向,纵向中心面的面法线指向凿刀的前侧的方向,尤其是切割边沿着凿刀的纵向中心面(M)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可规定,切割元件在前侧具有导出面,导出面成型为球形(bauchig)、尤其凸形;和/或导出面具有朝向前侧的带有第一外角的棱边;和/或切割边具有带有第二外角的切割尖端;和/或自由面具有带有第三外角的棱边;和/或外角布置在朝凿刀的沿着从前侧到后侧伸延的第二纵向中心面的方向上。通过球形的导出面如此使得切割元件在受到特别强的磨蚀负荷的区域中强化,使得可明显提高切割元件的使用寿命。对于导出面也是相同的,导出面沿着纵向中心面具有向前压制的棱边。通过球形形状使得将更多的挖掘材料运输给抛出区域。通过该棱边,挖掘材料的运动额外地获得横向分量,从而使挖掘材料在抛出区域中更均匀地分布。通过切割尖端的构造,凿刀更轻松地侵入较硬的土层和岩石中。对此,可将未运走的挖掘材料通过同样设有外棱边的自由面朝侧面挤压。具有沿着从凿刀前侧到后侧伸延的纵向中心面布置的棱边的切割元件显示出在较硬材料的情况下更好的切割和挖掘效果,而成型为凸形的切割元件更好地适用于软的并且可塑性变形的土层。因此,具有带有外棱边的切割元件的凿刀例如在冬天用于冻结的土层,而具有球形的切割棱边的凿刀用在夏天。

与具有旋转对称的、逐渐变尖的凿刀头的凿刀不同,根据本发明的凿刀具有限定的前侧和后侧。为了使设有切割元件的前侧在运行中保持朝向进给方向可规定,凿刀杆实施成圆杆并且凿刀杆具有至少一个形状配合连接元件,其适合与凿刀保持架的形状配合连接配合元件共同作用;或者可为凿刀保持架分配可固定在凿刀保持架上的锁止件作为形状配合连接配合元件;并且具有形状配合连接元件的凿刀不可相对转动地固定在形状配合连接配合元件上。尽管具有圆的凿刀杆,凿刀也能够不可相对转动地保持在凿刀保持架。有利地,凿刀可保持在与已知的具有对称的凿刀头的圆杆凿刀相同的凿刀保持架中,圆杆凿刀在运行中围绕其纵向中轴线转动。因此,切割滚轮可根据待剥除的材料装配已知的转动的凿刀或根据本发明的锁止的凿刀。

为了将凿刀锁止在其轴向位置中并且保护凿刀保持架以免受到强烈磨损,可规定,凿刀头在凿刀杆的侧面上具有支撑体,并且支撑体借助支撑面封闭,支撑面沿径向突出超过凿刀杆。支撑面由此置于凿刀保持架的环绕凿刀容纳部的端面上。由此实现在凿刀头和凿刀保持架之间的大面积的接合面,从而也可在接合面没有变形的情况下,将大的在轴向方向上引入凿刀头上的力传递到凿刀保持架上。通过支撑体的突出部使得挖掘材料在凿刀保持架旁转向,从而可将挖掘材料在凿刀保持架上的磨蚀性侵蚀保持得很低。

挖掘材料的材料流主要通过凿刀头的凹处的造型影响。由切割元件粉碎的材料可通过以下方式有效地运走,即,借助转向区域形成转向面,转向面从凿刀头的抛出区域引导至凿刀头的前侧,并且转向面从凿刀头的中间区域开始朝其前侧沿凿刀杆的方向下降。通过转向面遮盖位于其下的支撑体并且对其进行保护。对此尤其在转向面设有防磨损涂层时存在高的机械防护。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其中:

图1在侧视图中示出了用于剥除相对软的材料的凿刀;

图2在侧视图中示出了在图1中所示的凿刀的凿刀头的具有切割元件的上端;

图3在后视立体图中示出了图1的凿刀;

图4在侧视图中示出了用于剥除相对较硬的材料的第二凿刀;

图5在后视立体图中示出了图4的第二凿刀;

图6在另一后视立体图中示出了图1的凿刀;

图7示出了凿刀保持架的根据在图1和图4中所示的切割面的剖面;以及

图8示出了在图1和图4中所示的凿刀在锁止件的区域中的局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侧视图示出了凿刀10,该凿刀用于将相对软质的材料、尤其油砂或其他的可塑性变形的或含沙的泥土剥除。

凿刀10具有凿刀头20和一体地模制在其上的凿刀杆40,其中,凿刀杆40基本以圆柱形的圆杆42的形式存在。凿刀头20与凿刀杆40面对地具有支撑体27,支撑体过渡到支承区段23中。支承区段23形成朝向凿刀10和凿刀头20的前侧20.1的、铲子形的凹处20.6。凿刀头20沿着铲子形的凹处20.6分成由双箭头示出的区域,即,分成前部的切割区域20.3、中间的抛出区域20.4和后部的转向区域20.5。在切割区域20.3中朝向凿刀头20的前侧20.1有两个彼此并排布置的切割元件30固定在支承区段23上,如这可在图3中明显看出。在抛出区域20.4中两个彼此并排布置的盘状的硬质材料元件28遮盖位于其下的支承区段23。在转向区域20.5中设有具有防磨损涂层29的转向面24.5,转向面通过相应的、稍微弯曲的成型部从抛出区域20.4的由硬质材料元件28形成的平面朝向凿刀头20的前侧20.1延伸。对此,转向面24.5这样定向,即,转向面从至抛出区域20.4的过渡部朝向凿刀头20的前部终端下降。

支承区段23在联接切割元件30和硬质材料元件28的后侧终端上形成上部的联接侧面25.1和下部的联接侧面25.2。如在图1和图3中可看出,联接侧面25.1、25.2设有防磨损涂层29。联接侧面25.1、25.2在其前侧区域在侧面联接到切割元件30和硬质材料元件28上。在凿刀头30两侧上相对而置的联接侧面25.1、25.2相互之间的距离朝向凿刀10和凿刀头20的后侧20.2减小。

如在图1中以及在图2中放大地示出,切割元件30由固定件36和相对于凿刀头20的后侧20.2成一个角度地模制在固定件上的凸出部32构成为基本呈L形。朝向前侧20.1地,固定件36可具有成型为球状的导出面37,导出面在切割元件30以及进而凿刀头20的最外端部上过渡到切割边31中。从切割边31开始,由凸出部32形成倾斜下降的自由面33,自由面与凿刀10的进给方向V相反。与导出面37相对而置地,固定件36具有接合面35,接合面与对着自由面33布置的支撑区段34成一个角度。接合面35和支撑区段34贴靠在支承区段23的接合区域24.2和支撑区域24.1上并且与其通过例如通过钎焊制成的材料连接部连接。可替代地,材料连接部也可通过粘结制成。在自由面33的延长部中,支承区段23具有同样设有防磨损涂层29的联接面26.1,该联接面过渡到支承区段23的倒圆区域26.2中。联接面26.1的倾斜定向经由倒圆区域26.2过渡到支撑体27的外表面的沿着纵向中心面M伸延的定向中。

矩形的硬质材料元件28紧接着切割元件30固定在凿刀头20的前侧20.1上。对此,硬质材料元件28以其后侧与支承区段23的固定平面24.4材料连接地、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钎焊、可替代地通过粘结连接。为了精确地定位硬质材料元件28,在接合区域24.2和固定平面24.4之间设置阶梯形的定位棱边24.3,硬质材料元件28以其上端侧贴靠在该定位棱边上。

联接面26.1的联接侧面25.1、25.2和转向面24.5的防磨损涂层29通过最小间距与切割元件30和硬质材料元件28间隔开。

凿刀头20的与切割元件30相对而置的终端由圆柱形的支撑体27形成,支撑体一件式地过渡到凿刀杆40中。对此,在从支撑体27的沿径向凸出超过凿刀杆40的、末端侧的支撑面27.1到圆杆42的过渡中,设有围绕圆柱形的圆杆42的呈锥形的对中区段41。在圆杆42上联接呈锥形的变细区段43,在变细区段上模制呈锁止销44形式的形状配合连接元件。锁止销44在两个侧面和后侧的销表面44.1上以及朝向前侧20.1具有销倒圆部44.2。凿刀杆40在末端侧上通过盘形的末端46终止,末端通过凹槽45与锁止销44分开。

如图1进一步示出,凿刀10经由其凿刀杆40保持在凿刀保持架50中。为了清楚显示,凿刀保持架50以剖视图示出。

凿刀保持架50朝向凿刀头20地具有保持区域54并且相对而置地具有基底部件56。凿刀保持架具有圆柱形的基础形状,其在面对凿刀头20的区域中通过斜面53而逐渐变细。斜面53经由倒圆的棱边过渡到横向于凿刀10的纵向中轴线的端面51中,凿刀头20的支撑面27.1贴靠在该端面上。朝向凿刀杆40地,端面51具有对中容纳部52,其呈挤压在凿刀10的对中区段41上的斜切部的形式。对中区段41形成布置在凿刀保持架50的保持区域54中的凿刀容纳部55的终端。凿刀容纳部55随着凿刀杆40的圆杆42的轮廓实施成圆柱形的孔。

如从图1并且从图3的后视立体图中可看出,凿刀保持架50的基底部件56通过朝前侧20.1的前壁56.5和后侧的安装口56.3形成部分包围的、通过安装口56.3和朝向凿刀保持架50敞开的空腔57。安装口56.3在此通过大致半圆形的前壁56.5的闭合面56.4限定,其中,闭合面56.4从凿刀保持架50的保持区域54开始朝基底部件56的下端倾斜地朝向凿刀保持架50的前侧20.1伸延地布置。

朝向前侧20.1地通过前壁56.5及其大致半圆形的前壁面56.1限定空腔57本身,前壁面从侧面过渡到朝安装口56.3稍微敞开的、直线伸延的侧壁面56.2中,这如在沿着以VII示出的切割线伸延的在图7中的剖面图中更清楚地示出。

如图1还示出,凿刀杆40的锁止销44固定在剖视图中所示的锁止件60中。锁止件60在其轴向方向上通过嵌入凿刀杆40的凹槽45中的夹紧元件70保持。锁止件60相对于凿刀保持架50以及相对于锁止销44形成形状配合连接,该形状配合连接防止凿刀10围绕其纵向中轴线转动。锁止销44对此保持在锁止件60的缺口64中。

凿刀保持架50(未示出地)以其前侧20.1焊接在切割滚轮上。为了安装到凿刀保持架50上,凿刀10以其凿刀杆40引入其凿刀容纳部55中,使得锁止件60套接到锁止销44上并且夹紧元件70夹入凹槽45中。锁止件60的定向通过其外轮廓和空腔57的轮廓给定。通过成型锁止销44和锁止件60的缺口64也确定凿刀10的定向,从而凿刀的前侧20.1指向切割滚轮以及进而凿刀10的进给方向V。在轴向方向上,凿刀10通过凿刀头20以其支撑面27.1进行的支撑固定在凿刀保持架50的端面51上以及通过嵌入凹槽45中的夹紧元件70固定。因此,实施成圆杆凿刀的凿刀10不可转动地保持在凿刀保持架50中。

在运行中,凿刀10通过切割滚轮沿进给方向V的旋转而穿过待拆除的土层而打入。对此,首先将前部的切割边31嵌入土层并且粉碎土层。通过比已知的圆杆凿刀的凿刀尖端宽的切割边31在相对宽的直线上剥除并获取土层。如此去除的挖掘材料通过切割元件30的导出面37的凸出的成型部导入凿刀头20的抛出区域20.4。在此由硬质材料元件28获取挖掘材料并且相应地带动切割滚轮转动。尤其在不牢固的挖掘材料、例如岩石或不具有粘性的砂土时,转向面24.5防止挖掘材料从凹处20.6中流走。在可塑性变形的挖掘材料的情况下,该挖掘材料通过凹处20.6的铲子形状从切割区域20.3经由抛出区域20.4引导到转向区域20.5,并且在此变形成球形或滚子形的团块。如此成型的材料在凹处20.6中例如被运输给抛出部,该材料从此处此时例如通过未示出的带式装载系统运走。

凿刀头10的在切割区域20.3中以及在抛出区域20.4中形成凹处20.6的表面(其在该实施例中由切割元件30和硬质材料元件28形成)基本沿着凿刀10的纵向中心面M伸延。对此,纵向中心面M的面法线指向凿刀10的前侧20.1的方向。在纵向中心面M的区域中,凿刀头20具有其最大的直径。因此,切割区域20.3和抛出区域20.4横向于进给方向V实施得非常宽,由此实现了对挖掘材料的高的输送能力。因此,凿刀10特别适合用于拆除相对软的材料,例如油砂。

在凿刀10运行中,切割区域20.3的机械负荷最大。因此在凿刀10的该区域中在朝向其前侧20.1处通过具有由硬质材料、在这种情况下由硬金属制成的切割元件30的导出面37的固定件36保护。通过固定件36的球形成型部,在最大磨损的区域中存在切割元件30的最大材料厚度,其此时随着与切割边30的距离的增加以及随着机械负荷的降低而减小。通过这种优化的材料使用,可降低明显由材料成本所影响的切割元件30的制造成本。相对于较宽的、单个的切割元件30,通过使用两个相邻的切割元件30,可减小传入切割元件30中的力及其断裂风险。

经由沿进给方向V的自由面33,切割元件30的凸出部能够随着切割边31引导经过余留的土层。自由面33在没有大的梯度的情况下过渡到相同定向的联接面26.1中,从而在此也没有形成滑过的挖掘材料的侵蚀点。切割元件30通过其在接合面35和支撑区段34上的钎焊连接部固定地与支承区段23连接,其中,基本上与进给方向V相反地将力作用到切割元件30上并因此作为压紧力作用到在切割元件30和支承区段23之间的边界面上。作用到边界面上的高的拉力可通过以下方式避免,即,使得切割元件30可靠地保持在支承区段23上。联接面26.1以及在凿刀头10的相对而置的侧面上联接到切割元件30上的上部的联接侧面25.1设有实施成铠装焊接部的防磨损涂层29。为此切割区域20.3除了在防磨损涂层29和切割元件30之间设置的最小间距之外被完全地保护以防磨损。通过防磨损涂层29尤其避免,支承区段23的联接到切割元件30上的区域被除去并由此使得切割元件30从支承区段23上松开。

抛出区域20.4在朝向前侧20.1处通过硬质材料元件28受到保护。因为抛出区域20.4比切割区域20.3受到更小负荷,硬质材料元件28的材料厚度相对于切割元件30的材料厚度减小。硬质材料元件28通过由钎焊制造的材料连接部与支承区段23连接。连接到硬质材料元件28和转向面24.5上的下部的联接侧面25.2同样借助铠装焊接部作为防磨损涂层29被保护以防提高的磨损,从而位于硬质材料元件28之后的区域也未被除去。支承区段23在抛出区域20.4和转向区域20.5中在后侧上通过倒圆区域26.2相对于余留的挖掘材料向后移,从而在此在凿刀10滑过土层时仅存在凿刀头20的相对小的磨损负荷。为了将制造成本保持得低,在该区域中没有防磨损涂层29。

因为相对而置的上部的联接侧面25.1和相对而置的下部的联接侧面25.2彼此之间的间距从切割元件30或硬质材料元件28开始朝凿刀头20的后侧20.2减小,所以形成侧凹部。因此,联接侧面25.1、25.2没有形成挖掘材料的侵蚀点。由此一方面减小了联接侧面25.1、25.2的磨损,另一方面可更轻松地拉动凿刀10穿过待拆除的土层。由此降低用于驱动切割滚轮所需的功率,由此节省能量。

相比于切割区域20.3和抛出区域20.4,转向区域20.5承受最小的磨损。因此,施加在转向面24.5上的防磨损涂层29提供对转向区域20.5足够的保护。由此在转向区域20.5中可取消昂贵的硬质材料元件。因此根据切割区域20.3、抛出区域20.4和转向区域20.5的不同的机械负荷调整磨损防护,使得对于所有区域实现基本相同的使用寿命。因此避免凿刀10由于结构引起的某个区域的提前磨损而提前失效。同时优化材料使用、尤其是成本高的硬质材料和防磨损涂层29的材料的使用。

除了最小间距,防磨损涂层29仅实施在切割元件30和硬质材料元件28上。由此避免切割元件30或硬质材料元件28通过在涂层时出现的高温而受到损坏或破坏。此外,避免用于切割元件30和硬质材料元件28的接合区域的由热引起的变形。

基本实施成圆柱形的支撑体27遮盖凿刀保持架50的上部区域并因此保护该凿刀保持架以免提前磨损。由此实现凿刀保持架50比可简单更换的凿刀10本身具有明显更长的使用寿命。通过支撑体27的围绕凿刀杆40布置的支撑面27.1形成凿刀头20在凿刀保持架50的端面51上的大面积接合面,从而在该区域中可避免由于通过凿刀头20引入的力而发生的变形。

凿刀容纳部55具有比凿刀10的圆杆42大预定间隙的直径,由此,在安装时可简单地将凿刀杆40引入凿刀容纳部55中并且在拆卸时可再次除去。通过对中区段41,在与对中接合部52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实现凿刀10和凿刀杆40相对于凿刀容纳部55的精确定向。

凿刀保持架50在保持区域54中围绕实施成中央孔的凿刀容纳部55实施成厚壁的,以便能够可靠地拦截通过凿刀杆40传递的横向力。对此,凿刀保持架50的直径从面对凿刀头10的端面51开始通过斜面53扩张。斜面53在没有凸出的棱边的情况下使得滑过的挖掘材料经过凿刀保持架50导引,从而在凿刀保持架50的该扩张区域中保持尽可能小的磨损力。

凿刀保持架50的基底部件56以其前壁56.5朝向前侧20.1地包围形成的空腔57。对此,前壁56.5的外轮廓匹配联接的保持区域54的外轮廓,从而凿刀保持架50可置入切割滚轮上的相应容纳部中并且可焊接在此处。

在安装时,使锁止件60穿过安装口56.3推到锁止销44上并且借助夹紧元件70与凿刀10固定在一起。通过在锁止件60和锁止销44之间的形状配合连接部,抑制凿刀10围绕其纵向中轴线转动。相应地,通过在锁止件60和基底部件56之间的第二形状配合连接部阻止锁止件60围绕凿刀10的纵向中轴线旋转。对此,在锁止件60和凿刀10的锁止销44之间以及在锁止件60和基底部件56之间的形状配合连接部实施成,锁止件60仅在径向定向上可引入空腔57中,并且凿刀10仅在转动方向上引入锁止件60的缺口64中。因此,凿刀头10的铲子形凹处20.6始终朝向前侧20.1以及朝向进给方向V定向。

为了拆卸凿刀10,从凹槽45中拉出夹紧元件70并且移除锁止件60。凿刀10此时、必要时在压出工具的辅助下可从基底部件56的与保持区域54相对而置的开口的一侧压出。

图4在侧视图中示出了用于剥除相对较硬的材料的第二凿刀11。对此,相同的构件根据图1至图3相同地标示。

与在图1至图3中所示的凿刀10不同,在图4中所示的第二凿刀11仅具有切割区域20.3和抛出区域20.4。支承区段23在切割区域20.3中朝凿刀头20的前侧20.1通过单个的、基本L形的切割元件30遮盖。在切割元件30的固定件36的延长部中,接着抛出区域20.4有矩形的硬质材料元件28安装在支承区段23的前侧20.1上。

可替代地,也可设置两个或多个并排布置的硬质材料元件28。

如在图4中以及由其在图5中的第二凿刀11的后视立体图中所示,导出面37成型成屋顶形,其中,导出面37的相应于屋脊所形成的棱边沿着第二凿刀11的从前侧20.1到后侧20.2伸延的纵向中心面定向。切割元件30倾斜于第二凿刀11的纵向中轴线地安装在支承区段23上,使得该棱边大致指向第二凿刀11的进给方向V。通过凸出部32形成的自由面33也实施成屋顶形,其中,在此表面平面沿着进给方向V定向。自由面33的相应于屋脊伸延的棱边同样沿着第二凿刀11的从前侧20.1到后侧20.2伸延的纵向中心面布置。由此,在从导出面37到自由面33的过渡区域中形成带有位于纵向中心面上的切割尖端38的切割边31。在一个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切割区域20.3也可支承两个对称构造的切割元件30,其沿着所述的在纵向中心面上伸延的棱边彼此相连。

联接到切割元件30的自由面33上地,支承区段23具有平面式的联接面26.1,联接面在与切割元件30的凸出部32相同的方向上定向。联接面26.1部分地具有防磨损涂层29。在凿刀头20的后端上,联接面26.1弯入凿刀头20的与第二凿刀11的纵向中轴线等距伸延的、后侧的表面中。后侧的表面无凸出部地过渡到支撑体27的圆柱形区域中。

硬质材料元件28相对于纵向中心面M朝向抛出区域20.4的前侧20.1稍微倾斜地安装。用于定位硬质材料元件28的定位棱边24.3由抛出区域28的下端上的阶梯形成,凿刀头20从该阶梯开始朝向前侧20.1具有圆柱形的外轮廓。硬质材料元件28以一端侧贴靠到定位棱边24.3上。

第二凿刀11的凿刀头20没有形成如在图1至图3中所示的凿刀10的这种情况的凹处20.6。第二凿刀11的支承区段23的、通过切割元件30的导出面37和硬质材料元件28形成的前表面从在纵向中心面M的区域中布置的切割边3.1开始朝凿刀头20的前侧20.1的方向引导。因此,第二凿刀11的支承区段23具有比在图1至图3中所示的第一凿刀10的支承区段23明显更大的材料厚度。对于两个凿刀10、11,在功能性相同的情况下支撑体27、凿刀杆40、锁止件70、夹紧元件70和凿刀保持架50构造成相同的。

第二凿刀11特别适合用于拆除硬的、不能塑性变形的或不含沙的材料。此外,第二凿刀11优选使用在冬天被冻结的土层中、例如在冻结的油砂中,而在图1至图3中所示的凿刀10使用在已解冻的地面上。

第二凿刀11通过构造的切割尖端38也可拆除岩石或冻结的材料。通过强化的支承区域23可将更高的力传递到挖掘材料中,而没有损害凿刀头20,从而也可拆除硬的材料。通过切割元件30的屋顶形的导出面37使得固态的挖掘材料沿侧向分布并且之后被抛出区域20.4中的硬质材料元件28被获取并且运走。因此,第二凿刀11为硬的、脆的材料提供高的切割效率和高的运输效率。

图6在另一后视立体图中示出了图1中的凿刀10。该图示能够穿过安装口56.3看到凿刀10的空腔57中。

如图6所示,锁止件60套接到凿刀杆40(图中仅可看出凿刀杆的末端46)上并且被插入凿刀杆40的凹槽45中的夹紧元件70保持住。

锁止件60示出近似U形的外轮廓,借助该外轮廓锁止件贴靠在相应成型的前壁56.5的前壁面56.1和其侧壁面56.2上。通过U形状和在侧壁面56.2上的贴靠阻止锁止件60围绕凿刀10的纵向中轴线转动。锁止件60具有基体61,在基体上模制桥接部63。桥接部63包围夹紧件容纳部62,除了朝向凿刀保持架60的安装口56.3的方向定向的区域。夹紧元件70布置在夹紧件容纳部62中并且固定夹紧在凹槽45处。

夹紧元件70实施成平板状并且具有方形的基础形状。从前端侧开始,设置由两个夹紧块74包围的夹紧区域73,凿刀杆40以其凹槽45夹紧在夹紧区域中。从夹紧区域73开始,在夹紧元件70的中间设有可扩张的夹紧裂缝72,夹紧裂缝终止于连接夹紧块74的弓形件71。夹紧元件70优选由弹性材料、尤其由弹簧钢制成。

为了安装,凿刀10以其凿刀杆40引入凿刀保持架50的凿刀容纳部55中。然后锁止件60穿过安装口56.3被推到凿刀杆40上并且与夹紧元件70固定。对此,夹紧元件70以其夹紧区域73被压到凹槽45上,其中,两个夹紧块74沿着夹紧裂缝72被彼此压开,以便之后围绕凿刀杆40固定地位于凹槽45中。

图7示出了凿刀保持架50的相应于在图1和图4中所示的剖面VII的剖面图。

半圆的前壁面56.1与在两侧连接在其上的、直线伸延的侧壁面56.2由基底部件56的前壁56.5形成。近似U形的锁止件60的外轮廓与前壁面56.1和侧壁面56.2的走向相匹配,从而锁止件以朝向前侧20.1的倒圆65.2贴靠在前侧壁56.1上并且以两个侧面的连接在倒圆65.2上的锁止面65.1贴靠在前壁56.5的两个侧壁面56.2上。

锁止件60的缺口64的轮廓与锁止销44的外轮廓匹配。对此,缺口64朝向后侧20.2并且在侧面分别具有缺口面64.1,缺口面分别贴靠到锁止销44的销面44.1上。缺口64朝向前侧20.1具有凹形的缺口倒圆64.2,缺口倒圆贴靠在锁止销44的销倒圆部44.2上。

通过在图1和图4中所示的、梯级式地剖面走向,朝向安装口56.3可看出夹紧元件70的具有弓形部71的夹紧件容纳部62的端部区域。

通过使锁止件60的外轮廓与前壁面56.1和侧壁面56.2的走向匹配,固定地预先给出锁止件60的定向。对此,通过贴靠在侧壁面56.2上的锁止面65.1阻止锁止件60围绕凿刀10、11的纵向中轴线转动。

凿刀杆40的锁止销44也可基于销倒圆部44.2和与此对应的缺口倒圆部64.2仅在一个定向上引入锁止件60的缺口64中。由此确定凿刀10、11以及由此凿刀杆20的定向。通过贴靠在缺口面64.1上的销面44.1阻止凿刀10、11围绕其纵向中轴线转动。

图8示出了在图1和图4中所示的凿刀10、11在锁止件60的区域中的局部。锁止件60由包括锁止销44的基体61形成,基体沿朝向凿刀保持架50的保持区域54的方向形成止挡面61.1。止挡面61.1布置成相对于保持区域54的相应配合面54.1具有很小的间距,该配合面沿径向布置在凿刀容纳部55的周围。紧邻缺口64周围在基体61上模制引导肋66,引导肋的内轮廓依照锁止销44并且引导肋的外轮廓依照凿刀保持架50的凿刀容纳部55。引导肋66被引入凿刀容纳部55的端部区域中,由此沿径向固定锁止件60。为了避免在安装时发生歪斜,引导肋66以环绕的方式具有斜边66.1。锁止销44被引入锁止件60的缺口64中,锁止销与锁止件形成形状配合连接,该形状配合连接防止凿刀10、11转动。

基体61在外周缘具有环绕的倒棱61.2,倒棱朝向前壁56.5与凿刀保持架50的基底部件56的突出部56.6相对而置。

在锁止件60的与保持区域54相对而置的一侧上,在基体61上模制桥接部63。除了朝向凿刀保持架60的安装口56.3的方向的区域,桥接部63包围夹紧件容纳部62。夹紧元件70布置在夹紧件容纳部62中并且固定夹紧在锁止销44和末端46之间形成的凹槽45上。

因此,锁止件60阻止凿刀10、11的转动运动并且除了很小的间隙以外,锁止件与夹紧元件70相互作用防止凿刀10、11沿轴向方向运动。很小的间隙由在止挡面81.1和配合面54.1之间的很小间距产生。该间隙使得凿刀10、11的安装或拆卸变得容易,并且均衡公差。通过止挡面61.1可沿轴向将作用到凿刀10、11上的拉力经由配合面54.1传递到凿刀保持架50上。夹紧元件70实现了凿刀10、11的快速安装和拆卸。因为夹紧元件70容纳在锁止件60的夹紧件容纳部62中,所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夹紧元件以防通过侵入的挖掘材料受到损害。

凿刀保持架50可用于容纳被阻止转动的凿刀10、11以及这种圆杆凿刀,在圆杆凿刀的情况下转动是期望的。对此,在后者的情况下例如可取消锁止销44、锁止件60和夹紧元件70,在其部位上设置已知的保持元件以防止圆杆凿刀沿轴向方向运动。由此,切割滚轮可根据应用领域而配备不同的凿刀10、1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