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卡套铣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1579阅读:7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用套铣工具技术领域,是一种防卡套铣筒。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小修井作业时,套铣筒广泛应用于油管柱钢箍或其他管柱遇卡后的套铣打捞作业。套铣筒在套铣打捞过程中,其下端的铣齿会铣磨出铁屑、水泥块、地层沙和地层石块等杂质,以上杂质在油套管环形空间上返时易由于自身重量向下坠落,沉积在铣齿位置,造成铣齿无法与待铣脏物紧密卡合、即卡钻,增加了施工难度,甚至会导致油水井的报废。因此,现有套铣筒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铣磨的杂质没有被有效地回收,易造成卡钻,使套铣作业存在安全隐患,影响油水井的正常开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卡套铣筒,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套铣筒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铣磨的杂质没有被有效地回收,易造成卡钻,使套铣作业存在安全隐患,影响油水井的正常开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防卡套铣筒,包括上接头、油管短节、随钻量杯和筒体,上接头下部和油管短节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随钻量杯底部设有安装孔,油管短节底端位于安装孔内且与对应位置的随钻量杯底部固定安装在一起,油管短节与随钻量杯之间形成开口朝上的打捞腔,随钻量杯的下端面固定有筒体,筒体底端设有铣齿。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筒体底端内外两侧均可固定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水平截面呈矩形的铣齿,且内侧铣齿和外侧铣齿呈交错状分布。

上述内侧铣齿和外侧铣齿之间的筒体底端可固定有沿圆周分布的水平截面呈圆形的磨齿。

上述筒体下端可沿圆周分布有泄流槽。

上述油管短节顶端外侧与上接头下部内侧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一起;对应安装孔位置的随钻量杯底部内侧与油管短节底端外侧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一起。

上述筒体顶端与随钻量杯下端面可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在筒体顶端固定随钻量杯,对铣齿铣磨出铁屑、水泥块、地层沙和地层石块等杂质进行回收,减少铣齿位置的杂质沉积量,防止卡钻;杂质被随钻量杯回收后,使铣齿与待铣脏物之间的咬合更紧密,相对于其它没有设置杂质回收装置的套铣筒,本实用新型可采用较高的钻速,提高了套铣打捞作业的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上接头,2为油管短节,3为随钻量杯,4为筒体,5为铣齿,6为磨齿,7为泄流槽,8为打捞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该防卡套铣筒包括上接头1、油管短节2、随钻量杯3和筒体4,上接头1下部和油管短节2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随钻量杯3底部设有安装孔,油管短节2底端位于安装孔内且与对应位置的随钻量杯3底部固定安装在一起,油管短节2与随钻量杯3之间形成开口朝上的打捞腔8,随钻量杯3的下端面固定有筒体4,筒体4底端设有铣齿5。

本实用新型连接钻具后,下放入井内,当其到达鱼顶位置时,打开循环泵,使循环液由上至下依次通过上接头1、油管短节2和筒体4的内腔到达铣齿5位置,然后在筒体4上施加动力源使其旋转,此时铣齿5铣磨出铁屑、水泥块、地层沙和地层石块等杂质,循环液从铣齿5与脏物之间的间隙流出,并在筒体4外侧携杂质上升,在杂质回落的过程中进入随钻量杯3与油管短节2之间的打捞腔8内,并被随钻量杯3的底部接住,这样杂质经随钻量杯3回收,大大减少了铣齿5位置的杂质沉积量,防止卡钻;杂质被随钻量杯3回收后,铣齿与待铣脏物之间的咬合更紧密,相对于其它没有设置杂质回收装置的套铣筒,本实用新型可采用较高的钻速,提高了套铣打捞作业的效率。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防卡套铣筒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筒体4底端内外两侧均固定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水平截面呈矩形的铣齿5,且内侧铣齿5和外侧铣齿5呈交错状分布。本实用新型在筒体4的底端内外两侧均设置呈交错状分布的铣齿5后,可提高套铣打捞时铣齿5对环空内水泥、金属、石膏和碳酸钙结晶等脏物的铣磨速度,提高了套铣打捞作业的效率。

如附图1、2所示,在内侧铣齿5和外侧铣齿5之间的筒体4底端固定有沿圆周分布的水平截面呈圆形的磨齿6。在内侧铣齿5和外侧铣齿5之间的筒体4底端设置水平截面呈圆形的磨齿6后,可将铣齿5铣磨下来的块状脏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磨,减小脏物的粒级,便于其随循环液上升并进入随钻量杯3内,进一步提高套铣打捞作业的效率。

如附图1、2所示,筒体4下端沿圆周分布有泄流槽7。泄流槽7的设置,便于在套铣作业时,循环液从筒体4内侧下端内侧经泄流槽7流向筒体4外侧,保证循环液循环路径的畅通。

如附图1、2所示,油管短节2顶端外侧与上接头1下部内侧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一起;对应安装孔位置的随钻量杯3底部内侧与油管短节2底端外侧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油管短节2与上接头1、随钻量杯3之间均采用螺纹进行连接,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各部件之间的同轴性,而且使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更可靠、便于拆装。

如附图1、2所示,筒体4顶端与随钻量杯3下端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一起。通过公知的焊接技术将随钻量杯3下端面与筒体4的顶端固定在一起,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紧凑,而且可加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密封性,也保证了循环液循环路径的密封性。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