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开采用钻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5661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开采用钻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开采用的机械零件,尤其涉及一种煤矿开采用钻杆。



背景技术:

煤矿开采工程中,电钻是一种常用工具,使用者可以通过电力驱动马达运作,促使钻头快速旋转进行打孔以便后续进行其他操作。在这过程中,孔洞深度是一重要参数,需根据具体需求具体调节。现有的电钻,使用者通常通过目测裸露在外部空间的钻头长度来大致预测所钻孔洞的深度,但该种方式精确度低,需要不断停工调整,效率低下。专利号为201220564100.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钻头,该钻头本体外周上设有至少一个标识,使该标识在钻头旋转时在钻头本体上形成一同钻头本体轴向垂直的可视刻度。该专利的标识虽然为彩色,但是即使标识通过可视刻度来区分钻头的深度,也难以避免施工人员因为标识颜色相同而产生视觉疲劳,从而混淆钻头的施工深度。

同时,在长时间开采的切削的过程中,随着钻头的钻入,温度会逐渐升高,从而容易引起钻尖的损坏或者发生火灾。专利号为201620238919.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钻头,利用在钻头本体设置冷却孔的方式进行散热。该设置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钻头的散热,但是当钻头在工作时,所述冷却孔一同位移至接近所钻孔洞处,减小了散热面积,且所述冷却孔是基于冷热空气的自然交换进行散热,散热效率慢,受外界温度环境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采用散热腔室的设置,解决了因钻尖因长时间的切削过程引起的钻头温度过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煤矿开采用钻杆,包括杆体,沿所述杆体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条切削螺纹,所述杆体内设有散热腔室,所述散热腔室内设置有易挥发液体,所述杆体上部设有补液孔,该补液孔下端连通所述散热腔室,所述补液孔内设密封栓。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包括上部的电钻接头,下部的钻头,所述补液孔位于所述电钻接头内;所述切削螺纹设置于所述钻头上。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腔室沿所述杆体轴向设置,且所述散热腔室包括上部的冷凝腔,中部的热交换管和下部的挥发腔;所述补液孔连通所述冷凝腔。其中,所述冷凝腔位于所述电钻接头内,所述热交换管和所述挥发腔均位于所述钻头内。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腔室内为负压。

进一步地,所述钻头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标识为彩色,且至少两个所述标识的颜色互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易挥发液体为酒精。

进一步地,所述易挥发液体为丙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散热腔室的设置,解决了因钻尖因长时间的切削过程引起的钻头温度过高的问题。由于煤矿开采用钻杆比较长,所以钻杆自身的热传导速度小于散热腔室内的易挥发液体的热交换速度,本实用新型利用“热管”原理,当挥发腔中的易挥发液体受热挥发后,上升至冷凝腔,在冷凝腔预冷液化后经由热交换管留回至挥发腔,如此循环不止,利用挥发吸热的原理将热量由挥发腔传递至冷凝腔进行散热。

2.本实用新型采用散热腔室内为负压的设置,有助于辅助挥发腔内挥发后的液体加速流动至冷凝腔,加快了钻头的散热速度。

3.本实用新型采用钻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标识的设计,使使用者在使用钻头时,可以直观地获知钻头进入墙体部分的深度,以便进行孔洞深度预测或微调,提高了打孔效率。

4.本实用新型采用至少两个标识的颜色互不相同的设计,使使用者根据颜色的不同直接进行区分辨认,更加直观的帮助使用者辨别钻头进入墙体部分的深度;防止因多个标识颜色相同而引起的视觉混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煤矿开采用钻杆,包括杆体1,沿所述杆体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条切削螺纹2,所述杆体内设有散热腔室3,所述散热腔室内设置有易挥发液体4,所述杆体上部设有补液孔5,该补液孔下端连通所述散热腔室,所述补液孔内设密封栓6。

如图1、图2所示,所述杆体包括上部的电钻接头101,下部的钻头102,所述补液孔位于所述电钻接头内;所述切削螺纹设置于所述钻头上。

如图1所示,所述散热腔室沿所述杆体轴向设置,且所述散热腔室包括上部的冷凝腔301,中部的热交换管302和下部的挥发腔303;所述补液孔连通所述冷凝腔。其中,所述冷凝腔位于所述电钻接头内,所述热交换管和所述挥发腔均位于所述钻头内。本实用新型采用散热腔室的设置,解决了因钻尖因长时间的切削过程引起的钻头温度过高的问题。由于煤矿开采用钻杆比较长,所以钻杆自身的热传导速度小于散热腔室内的易挥发液体的热交换速度,本实用新型利用“热管”原理,当挥发腔中的易挥发液体受热挥发后,上升至冷凝腔,在冷凝腔预冷液化后经由热交换管留回至挥发腔,如此循环不止,利用挥发吸热的原理将热量由挥发腔传递至冷凝腔进行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腔室内为负压。本实用新型通过补液孔进行人工操作将散热腔内处理为负压,采用散热腔室内为负压的设置,有助于辅助挥发腔内挥发后的液体加速流动至冷凝腔,加快了钻头的散热速度。

如图2所示,所述钻头上设置有两个标识7。本实用新型采用钻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标识的设计,使使用者在使用钻头时,可以直观地获知钻头进入墙体部分的深度,以便进行孔洞深度预测或微调,提高了打孔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标识为彩色,且两个所述标识的颜色互不相同。本实用新型采用至少两个标识的颜色互不相同的设计,使使用者根据颜色的不同直接进行区分辨认,更加直观的帮助使用者辨别钻头进入墙体部分的深度;防止因多个标识颜色相同而引起的视觉混淆。

进一步地,所述易挥发液体为酒精。

进一步地,所述易挥发液体为丙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