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人工岛的模块式井口安全控制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1531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口安全控制,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人工岛的模块式井口安全控制盘。



背景技术:

井口控制盘是油井安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设备按照地面安全控制系统技术规范,结合实际工况条件进行设计制造,具有逻辑控制功能,当井场高温,火灾,井口及生产管线的压力超出安全范围时或管线泄露等影响地面安全的因素时,控制系统可以自动实现逻辑程序紧急关断和远程紧急关断,保护人员及设备安全,同时可以根据生产工艺的需要实施生产关断。

应用于人工岛的井口控制盘现阶段一般采用多井控制非模块式井口控制盘,当需要控制多井时,通常将主系统(包括控制回路、油箱、储能器、安全阀和调压回路等)直接分支给其他多井进行控制,所有管阀件散件直接安装在柜体内,未将主系统和单井独立处理,造成现场安装维护非常不便,当某个单井出现问题或停井需要维修时,会影响到其他单井的正常生产。而油田生产特别需要结构整齐紧凑,操作维修直观方便,因此特别需要一种应用于人工岛的模块式的井口安全控制盘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人工岛的模块式井口安全控制盘,本实用新型井口安全控制盘解决了现有人工岛的井口控制盘多井控制非模块式的难题,不能独立控制和实现维修互换性的缺陷,实现单井模块独立控制,单井模块间可直接互换。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人工岛的模块式井口安全控制盘,包括主系统,所述主系统上设置有若干个单井抽屉,每个所述单井抽屉均包括单井抽屉前面板、单井抽屉后面板、单井抽屉框架和单井模块,所述单井模块包括紧急关断系统1/2级先导支路,井上安全阀液控主干路,井下安全阀液控主干路,低压液压回油支路及液压回油支路;

所述井上安全阀液控主干路的输入端与主系统井上液压压力源相连接,包括井上安全主阀支路和井上安全翼阀支路,所述井上安全主阀支路和所述井上安全翼阀支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井上安全主阀和井上安全翼阀;

所述井下安全阀液控主干路的输入端与主系统井下液压压力源相连接,输出端连接至井下安全阀;

所述紧急关断系统1/2级先导支路的输入端与紧急关断系统1/2级压力源相连接,包括井上安全主阀先导控制支路、井上安全翼阀先导控制支路和井下安全阀先导控制支路,所述紧急关断系统1/2级先导支路分别通过所述井上安全主阀先导控制支路、所述井上安全翼阀先导控制支路和所述井下安全阀先导控制支路与所述井上安全主阀支路、所述井上安全翼阀支路和所述井下安全阀液控主干路相连接;

所述低压液压回油支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紧急关断系统1/2级先导支路相连接,输出端连接至主系统低压液压回路总路;

所述液压回油支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井上安全主阀支路、所述井上安全翼阀支路和所述井下安全阀液控主干路相连接,输出端连接至主系统液压回路总路。

进一步的,所述井上安全主阀支路依次连接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一先导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入口端与主系统井上液压压力源相连接,所述第一先导阀的出口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压力表和第一安全阀,所述第一安全阀的泄压口和所述第一先导阀的泄放口均连接至所述液压回油支路,所述第一压力表的出口端连接至井上安全主阀。

进一步的,所述井上安全翼阀支路依次连接有第二单向阀和第二先导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入口端与主系统井上液压压力源相连接,所述第二先导阀的出口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压力表和第二安全阀,所述第二安全阀的泄压口和所述第二先导阀的泄放口均连接至所述液压回油支路,所述第二压力表的出口端连接至井上安全翼阀。

进一步的,所述井下安全阀液控主干路依次连接有第三单向阀和第三先导阀,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入口端与主系统井下液压压力源相连接,所述第三先导阀的出口端分别连接有第三压力表和第三安全阀,所述第三安全阀的泄压口和所述第三先导阀的泄放口均连接至所述液压回油支路,所述第三压力表的出口端连接至井下安全阀。

进一步的,所述紧急关断系统1/2级先导支路连接有第一液动推拉阀,所述第一液动推拉阀的入口端与紧急关断系统1/2级压力源相连接,所述第一液动推拉阀的先导口连接至其入口端管线形成自锁支路,所述第一液动推拉阀的泄放口连接至所述低压液压回油支路,所述第一液动推拉阀的出口端分为井上安全阀先导控制支路和所述井下安全阀先导控制支路;

所述井下安全阀先导控制支路连接有延时阀,所述延时阀的出口端连接至所述井下安全阀液控主干路的第三先导阀的先导口;

所述井上安全阀先导控制支路连接有带PIN液动推拉阀,所述带PIN液动推拉阀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一液动推拉阀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带PIN液动推拉阀的先导口连接至其入口端管线形成自锁支路,所述带PIN液动推拉阀的泄放口连接至所述低压液压回油支路,所述带PIN液动推拉阀的出口端分为所述井上安全主阀先导控制支路和所述井上安全翼阀先导控制支路;

所述井上安全主阀先导控制支路的入口端与所述带PIN液动推拉阀的出口端相连接,出口端连接至所述井上安全主阀支路的第一先导阀的先导口;

所述井上安全翼阀先导控制支路连接有第二液动推拉阀,所述第二液动推拉阀的入口端与所述带PIN液动推拉阀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液动推拉阀的先导口连接至其入口端管线形成自锁支路,所述第二液动推拉阀的泄放口连接至所述低压液压回油支路,所述第二液动推拉阀的出口端连接至所述井上安全翼阀支路的第二先导阀的先导口。

进一步的,所述低压液压回油支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紧急关断系统1/2级先导支路上的第一液动推拉阀、第二液动推拉阀和带PIN液动推拉阀的泄放口相连接,输出端连接至主系统低压液压回路总路。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回油支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井上安全主阀支路上的第一先导阀的泄放口和第一安全阀的泄压口、所述井上安全翼阀支路上的第二先导阀的泄放口和第二安全阀的泄压口、以及所述井下安全阀液控主干路上的第三先导阀的泄放口和第三安全阀的泄压口相连接,所述液压回油支路的输出端连接至主系统液压回路总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井口安全控制盘解决了现有人工岛的井口控制盘多井控制非模块式的难题,实现单井模块独立控制,单井模块间可直接互换。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布置简单,易于装配,便于维修,系统可靠性得到提高。本实用新型满足人工岛多井井口控制盘的集中控制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单井模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1、第一单向阀;2、第一先导阀;3、第一压力表;4、第一安全阀;5、第二单向阀;6、第二先导阀;7、第二压力表;8、第二安全阀;9、第三单向阀;10、第三先导阀;11、第三压力表;12、第三安全阀;13、第一液动推拉阀;14、带PIN液动推拉阀;15、延时阀;16、第二液动推拉阀;17、主系统连接穿板接头;

M、单井模块;

I1、输入端;I2、输入端;I3、输入端;O1、输出端;O2、输出端;O3、输出端;O4、输出端;O5、输出端;

L1、紧急关断系统1/2级先导支路;L2、井上安全阀液控主干路;L3、井下安全阀液控主干路;L4、低压液压回油支路;L5、液压回油支路;L6、井上安全主阀支路;L7、井上安全翼阀支路;L8、井上安全阀先导控制支路;L9、井下安全阀先导控制支路;L10、井上安全主阀先导控制支路;L11、井上安全翼阀先导控制支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人工岛的模块式井口安全控制盘,包括主系统,所述主系统上设置有若干个单井抽屉,每个所述单井抽屉均包括单井抽屉前面板、单井抽屉后面板、单井抽屉框架和单井模块M。

所述单井模块M包括紧急关断系统1/2级先导支路L1,井上安全阀液控主干路L2,井下安全阀液控主干路L3,低压液压回油支路L4及液压回油支路L5

所述井上安全阀液控主干路L2的输入端I2与主系统井上液压压力源相连接,包括井上安全主阀支路L6和井上安全翼阀支路L7,所述井上安全主阀支路L6的输出端O1和所述井上安全翼阀支路L7的输出端O2分别连接至井上安全主阀和井上安全翼阀。

所述井下安全阀液控主干路L3的输入端I3与主系统井下液压压力源相连接,输出端O3连接至井下安全阀。

所述紧急关断系统1/2级先导支路L1的输入端I1与紧急关断系统1/2级压力源相连接,包括井上安全主阀先导控制支路L10、井上安全翼阀先导控制支路L11和井下安全阀先导控制支路L9,所述紧急关断系统1/2级先导支路L1分别通过所述井上安全主阀先导控制支路L10、所述井上安全翼阀先导控制支路L11和所述井下安全阀先导控制支路L9与所述井上安全主阀支路L6、所述井上安全翼阀支路L7和所述井下安全阀液控主干路L3相连接。

所述低压液压回油支路L4的输入端与所述紧急关断系统1/2级先导支路L1相连接,输出端O4连接至主系统低压液压回路总路。

所述液压回油支路L5的输入端与所述井上安全主阀支路L6、所述井上安全翼阀支路L7和所述井下安全阀液控主干路L3相连接,输出端O5连接至主系统液压回路总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井上安全主阀支路L6依次连接有第一单向阀1和第一先导阀2,所述第一单向阀1的入口端与主系统井上液压压力源相连接,所述第一先导阀2的出口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压力表3和第一安全阀4,所述第一安全阀4的泄压口和所述第一先导阀2的泄放口均连接至所述液压回油支路L5,所述第一压力表3的出口端连接至井上安全主阀。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井上安全翼阀支路L7依次连接有第二单向阀5和第二先导阀6,所述第二单向阀5的入口端与主系统井上液压压力源相连接,所述第二先导阀6的出口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压力表7和第二安全阀8,所述第二安全阀8的泄压口和所述第二先导阀6的泄放口均连接至所述液压回油支路L5,所述第二压力表7的出口端连接至井上安全翼阀。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井下安全阀液控主干路L3依次连接有第三单向阀9和第三先导阀10,所述第三单向阀9的入口端与主系统井下液压压力源相连接,所述第三先导阀10的出口端分别连接有第三压力表11和第三安全阀12,所述第三安全阀12的泄压口和所述第三先导阀10的泄放口均连接至所述液压回油支路L5,所述第三压力表11的出口端连接至井下安全阀。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紧急关断系统1/2级先导支路L1连接有第一液动推拉阀13,所述第一液动推拉阀13的入口端与紧急关断系统1/2级压力源相连接,所述第一液动推拉阀13的先导口连接至其入口端管线形成自锁支路,所述第一液动推拉阀13的泄放口连接至所述低压液压回油支路L4,所述第一液动推拉阀13的出口端分为井上安全阀先导控制支路L8和所述井下安全阀先导控制支路L9。所述井下安全阀先导控制支路L9连接有延时阀15,所述延时阀15的出口端连接至所述井下安全阀液控主干路L3的第三先导阀10的先导口。所述井上安全阀先导控制支路L8连接有带PIN液动推拉阀14,所述带PIN液动推拉阀14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一液动推拉阀13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带PIN液动推拉阀14的先导口连接至其入口端管线形成自锁支路,所述带PIN液动推拉阀14的泄放口连接至所述低压液压回油支路L4,所述带PIN液动推拉阀14的出口端分为所述井上安全主阀先导控制支路L10和所述井上安全翼阀先导控制支路L11,所述井上安全主阀先导控制支路L10的入口端与所述带PIN液动推拉阀14的出口端相连接,出口端连接至所述井上安全主阀支路L6的第一先导阀2的先导口;所述井上安全翼阀先导控制支路L11连接有第二液动推拉阀16,所述第二液动推拉阀16的入口端与所述带PIN液动推拉阀14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液动推拉阀16的先导口连接至其入口端管线形成自锁支路,所述第二液动推拉阀16的泄放口连接至所述低压液压回油支路L4,所述第二液动推拉阀16的出口端连接至所述井上安全翼阀支路L7的第二先导阀6的先导口。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低压液压回油支路L4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紧急关断系统1/2级先导支路L1上的第一液动推拉阀13、第二液动推拉阀16和带PIN液动推拉阀14的泄放口相连接,输出端O4连接至主系统低压液压回路总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液压回油支路L5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井上安全主阀支路L6上的第一先导阀2的泄放口和第一安全阀4的泄压口、所述井上安全翼阀支路L7上的第二先导阀6的泄放口和第二安全阀8的泄压口、以及所述井下安全阀液控主干路L3上的第三先导阀10的泄放口和第三安全阀12的泄压口相连接,所述液压回油支路L5的输出端O5连接至主系统液压回路总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单井模块M中各个元器件之间通过管线相互连接,所述管线采用专用液控管线无缝钢管,压力等级与其他元器件相匹配,尺寸为1/4英寸或3/8英寸。各个元器件中,所述第一液动推拉阀13具有手动开启和关闭井下安全阀、井上安全主阀和井上安全翼阀的功能;所述第二液动推拉阀16具有手动开启和关闭井上安全翼阀的功能;所述带PIN液动推拉阀14具有手动开启和关闭井上安全主阀和井上安全翼阀的功能,本实施例中,所述带PIN液动推拉阀14采用MACIS品牌下、型号为MV 29176-56H-D的带PIN液动推拉阀;所述第一液动推拉阀13、所述第二液动推拉阀16和所述带PIN液动推拉阀14均安装在所述单井抽屉前面板上。所述第一先导阀2、所述第二先导阀6和所述第三先导阀10的先导口接收控制压力后导通,支路导通,分别向井上安全主阀、井上安全翼阀和井下安全阀执行机构供油。所述延时阀15用于开启和关闭井上安全主阀、井上安全翼阀和井下安全阀之间的延时功能。所述第一单向阀1、所述第二单向阀5和所述第三单向阀9用于防止回路液压油反流。所述第一安全阀4、所述第二安全阀8和所述第三安全阀12分别用于限制所述井上安全主阀支路L6、所述井上安全翼阀支路L7和所述井下安全阀液控主干路L3的最大压力,一旦超过最大压力,所述第一安全阀4、所述第二安全阀8和所述第三安全阀12开启泄压,保护井上安全主阀、井上安全翼阀和井下安全阀的执行器不受超高压而损坏。所述第一压力表3、所述第二压力表7和所述第三压力表11均安装在所述单井抽屉前面板上、分别用于显示所述井上安全主阀支路L6、所述井上安全翼阀支路L7和所述井下安全阀液控主干路L3的实际压力值。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单井模块M的各个输入端I1、I2、I3和输出端O1、O2、O3、O4、O5均通过主系统连接穿板接头17安装在所述单井抽屉后面板上,用于连接所述单井模块M的各个单井管线和主系统管线;所述单井抽屉前面板和所述单井抽屉后面板的板厚均不少于3mm,并分别固定在所述单井抽屉框架上,所述单井抽屉框架和所述单井抽屉前面板均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主系统的钣金钢梁上。

本实用新型井口安全控制盘装置的组装过程如下所示:

一)将第一压力表3、第二压力表7和第三压力表11安装在单井抽屉前面板的安装孔中,并通过其螺丝拧紧;

二)将第一液动推拉阀13、第二液动推拉阀16和带PIN液动推拉阀14安装在单井抽屉前面板的安装孔中,并通过其螺圈拧紧;

三)将主系统连接穿板接头17后安装在单井抽屉后面板对应安装孔中,并通过其螺圈拧紧;

四)将第一液动推拉阀13、第二液动推拉阀16、带PIN液动推拉阀14、第一先导阀2、第二先导阀6、第三先导阀10、延时阀15、第一单向阀1、第二单向阀5、第三单向阀9、第一安全阀4、第二安全阀8、第三安全阀12、第一压力表3、第二压力表7、第三压力表11、若干个主系统连接穿板接头17按照图1一端通过卡套接头与连接管线依次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