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基坑区域进行的地埋管打井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4472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地源热泵系统中垂直地埋井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基坑区域进行的地埋管打井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施工中通常施工顺序是先土建,后机电安装。地埋井作为地源热泵系统的一部分施工内容,往往在建筑结构施工完毕后,才开始进场施工,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属于中后期。因此在设计阶段,考虑到上述情况,地埋井设计通常要考虑有足够大的室外场地用于安装地埋管。随着地源热泵系统在各种建筑物中的应用,为解决地埋井占地面积大与建筑物用地面积小、打井费用高等矛盾,出现了桩基与地埋管结合,基坑开挖后钻孔等方式。

桩基与地埋管结合方式中,节省了小部分钻孔深度,但灌注桩或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深度相比100米的垂直地埋井占比较小,灌注桩之间的间距与地埋井之间的间距不是整数倍,也就是说并不能完全利用所有灌注桩。另外还带来了其他大量施工问题,首先施工难度增加,施工环节增加,同时设计施工与结构专业的协调配合要求很高,所以此方式经济性并不明显。

基坑开挖后钻孔方式中,存在施工场地移交、设备进入基坑、基坑中材料堆放、预加工场地、回填料的堆放、泥浆的外运、降水等等一系列配合问题。另外还存在以下缺点:1、现场容易积水,施工条件差。2、施工产生的泥浆不容易外运。3、基坑内供打井的作业面无法一次性提供,施工周期受土方开挖的影响,无法准确把握。4、钻孔机械与材料搬运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基坑区域进行的地埋管打井施工工艺,本发明的工艺施工环境好,便于场地维护,钻孔机械、材料、泥浆等较容易搬运,间接保证了施工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基坑区域进行的地埋管打井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地面平整,根据施工要求确定管线分布及设置位置;

(2)沿垂直方向钻井孔,并将钻出的泥浆运出;

(3)将垂直地埋管下入井孔中,所述垂直地埋管包括供水管和回水管;

(4)回填井孔,固定垂直地埋管;

(5)沿井孔周围开挖建筑基坑,且井孔位于基坑内;

(6)在基坑底部开挖水平地埋管管坑,并在水平地埋管管坑内连接水平地埋管,所述水平地埋管与所述垂直地埋管相通;

(7)回填水平地埋管管沟。

进一步优选的,在钻井孔时,可以在施工场地同时设置多台钻机同时打井孔,这样能够缩短垂直打孔的施工工期。

优选的,步骤(3)中的供水管和回水管具有不同的管长,较长的供水管或回水管连有压力表且长度不低于水平地面。具体的,在步骤(6)连接水平地埋管时,将高出的供水管和回水管截掉皆可。

优选的,所述供水管和所述回水管通过u型导头连通。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还包括对垂直地埋管进行一次打压试压。

优选的,所述步骤(3)和步骤(4)之间还包括步骤(3-4):对垂直地埋管进行二次打压试压。

优选的,所述步骤(6)和步骤(7)之间还包括步骤(6-7):对垂直地埋管和水平地埋管进行三次打压试压。

优选的,所述基坑内设有底板,地板下方设有从上到下依次铺设的细沙土层、保护沙层和保护垫沙层,所述水平地埋管位于所述细沙土层下方。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工艺可以在施工场地一次性打孔,可组织多台钻机同时打孔,缩短了垂直打孔的施工工期。由于先钻井孔,此过程中施工产生的泥浆容易外运,便于场地维护,且现场不易积水,施工条件好从而间接保证了施工质量。此外,钻孔机械与材料容易搬运,材料不容易损坏,减少了材料损耗,施工也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垂直地埋管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中:1.井孔,2.供水管,3.回水管,4.水平地埋管,5.基坑,6.u型导头,7.压力表,8.水平路施工路面,9.底板,11.细沙土层,12.保护沙层,13.保护垫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按包括以下步骤的工艺对垂直地埋管系统进行大井施工:

(1)地面平整,根据施工要求确定管线分布及设置位置。

(2)沿垂直方向钻井孔,并将钻出的泥浆运出。在钻井孔时,可以在施工场地同时设置多台钻机同时打井孔,这样能够缩短垂直打孔的施工工期。

(3)安装垂直地埋管,垂直地埋管包括供水管和回水管,供水管和回水管底部通过u型导头连通,对垂直地埋管进行一次打压试压,确定垂直地埋管封闭完好后,将垂直地埋管下入井孔中。由于后期开挖基坑时可能会将垂直地埋管损坏,为了监测垂直地埋管是否遭到破坏,将供水管和回水管设为不同长度,且较长的供水管或回水管连有压力表且长度不低于水平地面(或水平路施工路面,深度为0米)。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入水管长度大于回水管长度,具体为入水管长度约为113米,回水管长度约为101米,井孔深度-114米(以水平路施工路面为基准)。

为了进一步保证垂直地埋管的完好程度,还包括步骤(3-4):对垂直地埋管进行二次打压试压。

(4)回填井孔,固定垂直地埋管;本实施例中回填时,井孔中装填有膨润土和细砂的混合桨。为了进一步固定垂直地埋管,在竖直方向上,每个三米设置一个固定支卡。

(5)沿井孔周围开挖建筑基坑,且井孔位于基坑内。

(6)在基坑底部开挖水平地埋管管坑,并在水平地埋管管坑内连接水平地埋管,水平地埋管与垂直地埋管相通。连接水平地埋管时,需要将高出的供水管和回水管(图1中虚线所示部分)截掉皆可。

(6-7):对垂直地埋管和水平地埋管进行三次打压试压。

(7)回填水平地埋管管沟。基坑内设有底板,本实施例中,底板距水平路施工路面高度为-11.5米,水平地埋管距水平路施工路面高度约为-12米,地板下方设有从上到下依次铺设的细沙土层(具体为夯实的细沙土层)、约30cm保护沙层和约20cm的保护垫沙层,上述水平地埋管位于所述细沙土层下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基坑区域进行的地埋管打井施工工艺,包括依次实施的以下步骤:地面平整;沿垂直方向钻井孔;下地埋管;回填井孔;沿井孔周围开挖建筑基坑,且井孔位于基坑内;在基坑底部开挖水平地埋管管坑,并在水平地埋管管坑内连接水平地埋管,水平地埋管与垂直地埋管相通;回填水平地埋管管沟。本发明的工艺施工环境好,便于场地维护,钻孔机械、材料、泥浆等较容易搬运,间接保证了施工质量。钻井孔时,可以在施工场地同时设置多台钻机同时打井孔,缩短了垂直打孔的施工工期。

技术研发人员:陆勤俭;葛舒怀;姚俭;张欢;张冬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华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05
技术公布日:2017.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