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大跨度隧道开挖支护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51399发布日期:2018-06-08 21:53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大跨度隧道开挖支护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大跨度隧道开挖支护的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跨度大于25m的暗挖地下车站隧道开挖支护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超大跨度隧道(通常跨度大于25m)由于开挖断面大,形状扁平,围岩整体稳定性较一般断面差,增加了隧道施工变形和稳定控制的难度,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塌方等事故。如何选择正确的开挖支护方法,保证施工过程安全和控制围岩变形是隧道施工成功的关键。

对于超大跨度隧道,国内外多采用CD法、CRD法、双侧壁导坑法和多导坑法等施工方法进行施工,通过设置多导坑、多道横竖向临时支撑,将大断面分成多个小断面进行施工。这种方法不仅导坑断面小,无法采用大型机械施工,工序交叉多,施工进度慢,而且临时支撑多,临时支撑拆除时围岩变形大、安全风险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大跨度隧道开挖支护的施工方法,其具有工法简洁、工序转换少、施工安全可靠、机械化程度高,可以组织安全快速施工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超大跨度隧道开挖支护的施工方法,将隧道沿断面划分为十一部进行施工,所述十一部自上而下、从左往右包括顶层左边洞、顶层中洞、顶层右边洞、中台阶左边洞、中台阶中部核心土、中台阶右边洞、下台阶左边洞、下台阶中部核心土、下台阶右边洞、左侧仰拱和右侧仰拱,所述十一部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施工:

S1:顶层中洞开挖与初期支护;

S2:顶层左边洞开挖与初期支护;

S3:顶层右边洞开挖与初期支护;

S4:中台阶左边洞开挖与初期支护;

S5:中台阶右边洞开挖与初期支护;

S6:下台阶左边洞开挖与初期支护;

S7:下台阶右边洞开挖与初期支护;

S8:中台阶中部核心土开挖;

S9:下台阶中部核心土开挖;

S10:左侧仰拱开挖与初期支护;

S11:右侧仰拱开挖与初期支护。

本发明对跨度大于25m的暗挖地下车站隧道采用顶洞超前、分层开挖、核心预留、重点锚定的方法,按照横竖向基本均匀的原则,将超大断面隧道划分为十一部进行开挖,首先开挖顶层中洞;然后自上而下、左右交替、分层开挖两边的各部分,每部分开挖后进行初期支护;最后逐步分层开挖核心土及仰拱,形成封闭成环的支护体系。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工法简洁、工序转换少;中间不设临时支撑,施工空间大,每一步均可采用大型施工机械组织平行流水作业,施工工效高,施工进度快;且无需拆除临时支撑,施工安全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初期支护包括安装钢架、喷射混凝土、施作预应力锚杆和预应力锚索。采用预应力锚杆和预应力锚索支护体系,可以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载能力,减少围岩的变形,确保施工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S11:开挖顶层中洞;

S12:顶层中洞开挖完成后对顶层中洞拱部进行初喷混凝土,安装拱部钢架和型钢斜撑,对顶层中洞拱部喷射第二次混凝土,对顶层中洞边墙喷射临时封闭混凝土;

S13:顶层中洞开挖20m后开始施工顶层中洞拱部预应力锚杆和预应力锚索,挂设钢筋网,对顶层中洞拱部喷射第三次混凝土;

S14:顶层中洞拱部预应力锚杆和预应力锚索施工完成后,拆除拱部型钢斜撑;

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S21:顶层中洞拱部预应力锚杆和预应力锚索施工结束后,开挖顶层左边洞,滞后顶层中洞30m~35m;

S22:顶层左边洞开挖完成后对顶层左边洞拱部进行初喷混凝土,安装拱部钢架,打设锁脚锚杆或锚管,喷射第二次混凝土;

S23:顶层左边洞开挖20m后开始施工顶层左边洞拱部预应力锚杆和预应力锚索,挂设钢筋网,喷射第三次混凝土;

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S31:顶层左边洞拱部预应力锚杆和预应力锚索施工结束后,开挖顶层右边洞,滞后顶层左边洞30m~35m;

S32:顶层右边洞开挖完成后对顶层右边洞拱部进行初喷混凝土,安装拱部钢架,打设锁脚锚杆或锚管,喷射第二次混凝土;

S33:顶层右边洞开挖20m后开始施工顶层右边洞拱部预应力锚杆和预应力锚索,挂设钢筋网,喷射第三次混凝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S41:顶层右边洞拱部预应力锚杆和预应力锚索施工结束后,开挖中台阶左边洞;

S42:中台阶左边洞开挖完成后对中台阶左边洞拱墙进行初喷混凝土,安装拱墙钢架,打设锁脚锚杆或锚管,喷射第二次混凝土;

S43:中台阶左边洞开挖20m后开始施工中台阶左边洞拱墙预应力锚杆和预应力锚索,挂设钢筋网,喷射第三次混凝土;

所述步骤S5包括以下步骤:

S51:中台阶左边洞拱墙预应力锚杆和预应力锚索施工结束后,开挖中台阶右边洞;

S52:中台阶右边洞开挖完成后对中台阶右边洞拱墙进行初喷混凝土,安装拱墙钢架,打设锁脚锚杆或锚管,喷射第二次混凝土;

S53:中台阶右边洞开挖20m后开始施工中台阶右边洞拱墙预应力锚杆和预应力锚索,挂设钢筋网,喷射第三次混凝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包括以下步骤:

S61:中台阶右边洞拱墙预应力锚杆和预应力锚索施工结束后,开挖下台阶左边洞;

S62:下台阶左边洞开挖完成后对下台阶左边洞边墙进行初喷混凝土,安装边墙钢架,挂设钢筋网,喷射第二次混凝土;

所述步骤S7包括以下步骤:

S71:滞后下台阶左边洞20m,开挖下台阶右边洞;

S72:下台阶右边洞开挖完成后对下台阶右边洞边墙进行初喷混凝土,安装边墙钢架,挂设钢筋网,喷射第二次混凝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8中,滞后下台阶右边洞20m,开挖中台阶中部核心土;所述步骤S9中,滞后中台阶中部核心土20m,开挖下台阶中部核心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包括以下步骤:

S101:滞后下台阶中部核心土20m,开挖左侧仰拱;

S102:左侧仰拱开挖完成后对左侧仰拱进行初喷混凝土,安装钢架,挂设钢筋网,喷射第二次混凝土;

所述步骤S11包括以下步骤:

S111:滞后左侧仰拱3m,开挖右侧仰拱;

S112:右侧仰拱开挖完成后对右侧仰拱进行初喷混凝土,安装钢架,挂设钢筋网,喷射第二次混凝土。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超大跨度隧道开挖支护的施工方法的施工顺序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顶层中洞开挖后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顶层开挖后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核心土预留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大跨度隧道开挖支护的施工方法,所述超大跨度隧道的围岩为V级强风化花岗岩,开挖断面高19.7m,宽32.7m。本实施例按照横竖向基本均匀的原则,将大断面隧道划分为十一部进行施工,所述十一部自上而下、从左往右包括顶层左边洞B、顶层中洞A、顶层右边洞C、中台阶左边洞D、中台阶中部核心土H、中台阶右边洞E、下台阶左边洞F、下台阶中部核心土I、下台阶右边洞G、左侧仰拱J和右侧仰拱K。首先开挖顶层中洞A,然后自上而下、左右交替、分层开挖两边的各部分,每部分开挖后在拱部和边墙施作预应力锚杆和预应力锚索进行锚定,最后逐步分层开挖核心土及仰拱,形成封闭成环的支护体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顶层中洞A开挖与初期支护,包括以下过程:

第一,开挖顶层中洞A,开挖断面高6.5m,宽8m,测量放样后进行弱爆破开挖,每循环进尺1m;

第二,顶层中洞A开挖完成后对顶层中洞拱部初喷5cm厚C30混凝土,安装拱部格栅钢架和型钢斜撑2,型钢斜撑2的顶端与钢架连接、底端支撑在两侧围岩上,对拱部喷射第二次18cm厚C30混凝土1,对边墙喷射5cm厚C30混凝土3临时封闭;

第三,顶层中洞A开挖20m后,开始施作拱部预应力锚杆5和预应力锚索4,预应力锚杆5长11m,环纵向间距均为1.2m,预应力锚索4长25m,15.2,设计张拉力1000kN,环纵向间距均为2.4m;预应力锚杆5和预应力锚索4施工完成后拱部挂设6mm@20cm*20cm的钢筋网,对拱部喷射第三次12cm厚C30混凝土,覆盖锚杆端头和锚索锚头;

第四,拆除拱部型钢斜撑2。

步骤二:顶层左边洞B开挖与初期支护,包括以下过程:

第一,顶层中洞A拱部预应力锚杆5和预应力锚索4施工结束后,开挖顶层左边洞B;

第二,顶层左边洞B开挖完成后对顶层左边洞拱墙部进行初喷混凝土,安装接长钢架,打设4根长5m的42锁脚锚杆7,喷射第二次混凝土6;

第三,顶层左边洞B开挖20m后开始施工顶层左边洞拱墙部预应力锚杆9和预应力锚索8,挂设钢筋网,喷射第三次混凝土。

步骤三:顶层右边洞C开挖与初期支护,包括以下过程:

第一,顶层左边洞B拱墙部预应力锚杆9和预应力锚索8施工结束后,开挖顶层右边洞C;

第二,顶层右边洞C开挖完成后对顶层右边洞拱墙部进行初喷混凝土,安装接长钢架,打设锁脚锚杆11,喷射第二次混凝土10;

第三,顶层右边洞C开挖20m后开始施工顶层右边洞拱部预应力锚杆13和预应力锚索12,挂设钢筋网,喷射第三次混凝土。

步骤四:中台阶左边洞D开挖与初期支护,包括以下过程:

第一,顶层右边洞C拱部预应力锚杆13和预应力锚索12施工结束后,开挖中台阶左边洞D;

第二,中台阶左边洞D开挖完成后对中台阶左边洞拱墙进行初喷混凝土,安装拱墙钢架,打设锁脚锚管15,喷射第二次混凝土14;

第三,中台阶左边洞D开挖20m后开始施工中台阶左边洞拱墙预应力锚杆17和预应力锚索16,挂设钢筋网,喷射第三次混凝土。

步骤五:中台阶右边洞E开挖与初期支护,包括以下过程:

第一,中台阶左边洞D拱墙预应力锚杆17和预应力锚索16施工结束后,开挖中台阶右边洞E;

第二,中台阶右边洞E开挖完成后对中台阶右边洞拱墙进行初喷混凝土,安装拱墙钢架,打设锁脚锚管19,喷射第二次混凝土18;

第三,中台阶右边洞E开挖20m后开始施工中台阶右边洞拱墙预应力锚杆21和预应力锚索20,挂设钢筋网,喷射第三次混凝土。

步骤六:下台阶左边洞F开挖与初期支护,包括以下过程:

第一,中台阶右边洞E拱墙预应力锚杆21和预应力锚索20施工结束后,开挖下台阶左边洞F;

第二,下台阶左边洞F开挖完成后对下台阶左边洞边墙进行初喷混凝土,安装边墙钢架,挂设钢筋网,喷射混凝土22。

步骤七:下台阶右边洞G开挖与初期支护,包括以下过程:

第一,滞后下台阶左边洞20m,开挖下台阶右边洞G;

第二,下台阶右边洞G开挖完成后对下台阶右边洞边墙进行初喷混凝土,安装边墙钢架,挂设钢筋网,喷射混凝土23。

步骤八:中台阶中部核心土H开挖,包括:滞后下台阶右边洞G部20m,开挖中台阶中部核心土H。

步骤九:下台阶中部核心土I开挖,包括:滞后中台阶中部核心土H部20m,开挖下台阶中部核心土I。

步骤十:左侧仰拱J开挖与初期支护,包括以下过程:

第一,滞后下台阶中部核心土I部20m,开挖左侧仰拱J;

第二,左侧仰拱J开挖完成后对左侧仰拱进行初喷混凝土,安装钢架,挂设钢筋网,喷射混凝土24。

步骤十一:右侧仰拱K开挖与初期支护,包括以下过程:

第一,滞后左侧仰拱J部3m,开挖右侧仰拱K;

第二,右侧仰拱K开挖完成后对右侧仰拱进行初喷混凝土,安装钢架,挂设钢筋网,喷射混凝土25。

当上述十一个步骤完成后,初期支护封闭成环,此时超大跨度隧道开挖支护完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工法简洁、工序转换少、施工安全可靠、机械化程度高,可以组织安全快速施工的优点:

1)拱墙采用预应力锚杆和预应力锚索支护体系,可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载能力,减少围岩的变形,确保施工安全;

2)中间不设临时支撑,施工空间大,每一步均可采用大型施工机械组织平行流水作业,施工工效高,施工进度快;

3)无需拆除临时支撑,施工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