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空穴射流清洗技术的固定式投球收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0866阅读:940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空穴射流清洗技术的固定式投球收球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管线清洗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适用于空穴射流清洗技术的固定式投球收球装置。



背景技术:

管线结垢是困扰油田生产的普遍性问题,为了保证油田的正常生产,必须对油田管线进行定期清洗。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物理清洗技术正在逐步替代化学清洗技术,以空穴射流技术为代表的物理清洗法近年来在油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空穴射流清洗技术主要是在需要清洗的管线内置入清洗器(俗称清洗球),在压力水流的推动下使其快速前进,利用流体力学领域中的“空穴效应”原理快速清除管垢。空穴射流清洗技术的一般工序为:管线两端开挖→管线两端切割开口→一端投球→另一端收球→管线焊接恢复→管线两端回填。鉴于目前油田现场清洗周期较短,工艺管线复杂,连接方式多样等普遍问题,复杂的清洗工序是制约空穴射流清洗技术推广的一个关键问题,尤其是管线两端的投球收球操作,通常需要动火动土,需要挖出埋在地下的管线,为了方便清洗装置的投放和取出,还需要割开管线,额外增加了清洗工作量和清洗难度,并且增加了操作危险性,故需对现有的清洗工艺进行升级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空穴射流清洗技术的固定式投球收球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目前采用空穴射流清洗技术清洗管线需要动火动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空穴射流清洗技术的固定式投球收球装置,包括投球装置、收球装置和管道;投球装置包括主管和发球管,在主管上固定并连通有向下倾斜的发球管,主管的出口端与管道的清洗工具进口处通过能够方便拆卸的方式固定安装并连通,收球装置为通管,收球装置的一端与管道的清洗工具出口处通过能够方便拆卸的方式固定安装并连通,收球装置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能够密封收球装置出口的连接板,背离收球装置的连接板侧上设置有与收球装置内腔连通的收污接管。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收球装置包括小径管和大径管,小径管的一端与大径管的一端固定并连通,小径管的另一端与管道的清洗工具出口处固定安装并连通,大径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能够密封大径管另一端的连接板,背离大径管的连接板侧上设置有与大径管内腔连通的收污接管。

上述在小径管和大径管之间设置有能够过度连接小径管和大径管的变径管。

上述主管的出口端与管道的清洗工具进口处通过法兰固定安装并连通,收球装置的一端与管道的清洗工具出口处通过法兰固定安装并连通。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安装拆除方便,通过对清洗流程中收发球位置和收发方式进行改进,将原本的需要动土动火的地下管线收发球清洗技术改为无需动火动土的地面管线收发球清洗技术,这种改进能够大幅降低油田清洗作业的风险和难度,提高清洗效率,将现有管线结垢严重的被动式清洗,经合理改造后改为定期性的主动式清洗,最大程度地保障油田的正常高效生产,并且本实用新型进行的收球作业方便快捷,有效避免影响后续作业的进行。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投球装置的主视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收球装置的主视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管道,2为主管,3为发球管,4为连接板,5为收污接管,6为小径管,7为大径管,8为变径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3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3所示,该适用于空穴射流清洗技术的固定式投球收球装置包括投球装置、收球装置和管道1;投球装置包括主管2和发球管3,在主管2上固定并连通有向下倾斜的发球管3,主管2的出口端与管道1的清洗工具进口处通过能够方便拆卸的方式固定安装并连通,收球装置为通管,收球装置的一端与管道1的清洗工具出口处通过能够方便拆卸的方式固定安装并连通,收球装置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能够密封收球装置出口的连接板4,背离收球装置的连接板4侧上设置有与收球装置内腔连通的收污接管5。

主管2的出口端与管道1的清洗工具进口处通过能够方便拆卸的方式(例如螺纹连接或法兰连接或者其他现有公知技术中方便拆卸的的连接方式)固定安装并连通,收球装置的一端与管道1的清洗工具出口处通过能够方便拆卸的方式(例如螺纹连接或法兰连接或者其他现有公知技术中方便拆卸的的连接方式)固定安装并连通;将本实用新型的主管2进口端通过法兰或者其他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安装在计量间分水器后面,将收球装置通过法兰或者其他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安装在注水井井口,通过对清洗流程中收发球位置和收发方式进行改进,主管2的进口端固定连接清水注入管线,收污接管5的出口与收污设备固定连接,将原本的需要动土动火的地下管线收发球清洗技术改为无需动火动土的地面管线收发球清洗技术,这种改进能够大幅降低油田清洗作业的风险和难度,提高清洗效率。将现有管线结垢严重的被动式清洗,经合理改造后改为定期性的主动式清洗,最大程度地保障油田的正常高效生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拆除方便等特点。收污接管5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相应的规格和数量。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适用于空穴射流清洗技术的固定式投球收球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2、3所示,收球装置包括小径管6和大径管7,小径管6的一端与大径管7的一端固定并连通,小径管6的另一端与管道1的清洗工具出口处固定安装并连通,大径管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能够密封大径管7另一端的连接板4,背离大径管7的连接板4侧上设置有与大径管7内腔连通的收污接管5。将收球装置设置成变径的通管,当清洗装置的清洗球完成清洗作业后,到达大径管7处,在之前呈压缩状态的清洗球扩张释压,更便于取出,使得收球作业方便快捷,避免影响后续作业。

如附图2、3所示,在小径管6和大径管7之间设置有能够过度连接小径管6和大径管7的变径管8。设置变径管8,使得清洗装置的清洗球能更加平稳的由小径管6进入到大径管7内,保证工作的稳定性。

如附图3所示,作为优选方案,主管2的出口端与管道2的清洗工具进口处通过法兰固定安装并连通,收球装置的一端与管道1的清洗工具出口处通过法兰固定安装并连通。这样便于安装和拆卸。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