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管道的吊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0825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管道的吊挂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挂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管道的吊挂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目前矿井巷道里的瓦斯抽排管等管道需要分开在巷道两侧吊挂及放置,传统安装形式存在,难安装和拆卸,造成材料浪费较大,操作难度大,且人工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管道的吊挂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管道的吊挂系统,包括连接板A1、连接板B2、管道支座和相对设置的左挂环3、右挂环4,左挂环3、右挂环4分别挂接在上层管道6、下层管道上7,左挂环3上部通过连接板A1与右挂环4连接,左挂环3底部通过连接板B2与右挂环4连接,上层管道6通过管道支座5固定在巷道内。

所述的管道支座5包括U型支座本体51、卡箍A52、卡箍B53、锚杆A54、锚杆B55、U形螺杆56,U型支座本体5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卡箍A52、卡箍B53,U型支座本体5的一侧设置有锚杆A54、锚杆B55,卡箍A52、卡箍B53上均设置有螺栓孔,U形螺杆56通过螺栓孔分别与卡箍A52、卡箍B53连接。

所述的左挂环3、右挂环4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连接段31和位于连接段31两端的挂钩段32,连接段31与挂钩段32一体设置,挂钩段32上开设有通孔A33,连接段31上段和下段均开设有通孔B34,通孔A33、通孔B34分别位于所述挂钩段32和连接段31对应位置处,螺栓A35依次穿过连接板A1、左挂环3的通孔A33、左挂环3的通孔B34与螺母连接,螺栓B36依次穿过连接板A1、右挂环4的通孔B34、右挂环4的通孔A33与螺母连接。

所述的挂钩段32内侧设置有橡胶环37,橡胶环37通过螺钉固定在挂钩段32内侧。

所述的连接板A1、连接板B2的材质为橡胶板

所述的连接板A1、连接板B2形状为圆角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上层管道通过吊钩固定在巷道内壁,本装置用于悬挂下层管道,上、下挂钩段分别勾住上层管道和下层管道,并通过连接板A、连接板B连接,螺栓、螺母固定,容易安装和拆卸,可回收利用,操作难度小,且人工劳动强度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左挂环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管道支座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连接板A,2-连接板B,3-左挂环,4-右挂环,5-管道支座,6-上层管道,7-下层管道,31-连接段,32-挂钩段,33-通孔A,34-有通孔B,35-螺栓A,36-螺栓B,37-橡胶环,51-U型支座本体,52-卡箍A,53-卡箍B,54-锚杆A,55-锚杆B,56-U形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照图1-3,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管道的吊挂系统,包括连接板A1、连接板B2、管道支座和相对设置的左挂环3、右挂环4,左挂环3、右挂环4分别挂接在上层管道6、下层管道上7,左挂环3上部通过连接板A1与右挂环4连接,左挂环3底部通过连接板B2与右挂环4连接,上层管道6通过管道支座5固定在巷道内。

所述的管道支座5包括U型支座本体51、卡箍A52、卡箍B53、锚杆A54、锚杆B55、U形螺杆56,U型支座本体5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卡箍A52、卡箍B53,U型支座本体5的一侧设置有锚杆A54、锚杆B55,卡箍A52、卡箍B53上均设置有螺栓孔,U形螺杆56通过螺栓孔分别与卡箍A52、卡箍B53连接。

所述的左挂环3、右挂环4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连接段31和位于连接段31两端的挂钩段32,连接段31与挂钩段32一体设置,挂钩段32上开设有通孔A33,连接段31上段和下段均开设有通孔B34,通孔A33、通孔B34分别位于所述挂钩段32和连接段31对应位置处,螺栓A35依次穿过连接板A1、左挂环3的通孔A33、左挂环3的通孔B34与螺母连接,螺栓B36依次穿过连接板A1、右挂环4的通孔B34、右挂环4的通孔A33与螺母连接。

所述的挂钩段32内侧设置有橡胶环37,橡胶环37通过螺钉固定在挂钩段32内侧。

所述的连接板A1、连接板B2的材质为橡胶板。

所述的连接板A1、连接板B2形状为圆角矩形。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上层管道通过吊钩固定在巷道内壁,本装置用于悬挂下层管道,上、下挂钩段分别勾住上层管道和下层管道,并通过连接板A、连接板B连接,螺栓、螺母固定,容易安装和拆卸,可回收利用,操作难度小,且人工劳动强度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