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修作业井口操作台下平板阀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7352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小修井下作业现场井口操作台下平板阀专用开关工具,具体而言是一种小修作业井口操作台下平板阀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孤东油田井网密集,经过多年注水开发,地层压力变化较大,地层压力分布紊乱,存在局部异常高压。而且井身结构单一,导致作业施工同一射孔段,遭遇多套压力层系,井漏井溢时有发生,为修井施工过程中的井控工作带来困难。而班组担负着作业现场井控的第一责任,根据早发现、早关井、早处理井控关井原则,关井效率越高发生井喷失控事故的概率也就越低。而在井口操作台下防喷器的平板阀开关,而受天气、环境、操作台的限制,非常不方便,不仅开关平板阀操作困难,而且费时费力,职工需要俯身甚至跪在操作台上方可对平板阀进行开关,每次开关平板阀时只能开关1/4圈,导致平板阀阀开关速度慢,影响井控关井效率,容易发生井喷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设计一种小修作业井口操作台下平板阀开关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操作盘、支座、主动杆、万向节、被动杆、卡盘。所述小修作业井口操作台下平板阀开关装置的主动杆右端设有操作盘、支座,被动杆的下端设有卡盘,主动杆与被动杆通过万向节连接。

上述小修作业井口操作台下平板阀开关装置中的支座为立体“Ω”状。

上述小修作业井口操作台下平板阀开关装置中的万向节为角传动4 R双万向节,中间的虚拟轴为“S”形,输入轴和输出轴间的夹角A=90°,虚拟轴与输入轴间的夹角B=A/2=45°,虚拟轴两端分别通过上铰轴和连接端子、下铰轴和连接端子与输入轴、输出轴连接。

上述小修作业井口操作台下平板阀开关装置中的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外端均设有方孔,分别与主动杆、被动杆插接。

上述小修作业井口操作台下平板阀开关装置中的主动杆左端、被动杆的顶端均设有一个方端头,分别与输入轴和输出轴的方孔插接。

上述小修作业井口操作台下平板阀开关装置中的卡盘为圆盘状,周向均布设有五个平行于轴线的卡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适用于油田小修井下作业现场井口操作台下平板阀开关,由于采用了角传动4 R机制双万向节,可以在球面180°范围内开关阀门,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升井控关井效率,有效防范井喷失控事故的发生,保障油田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操作盘,2.支座,3.主动杆,4.万向节,401.虚拟轴,402.输入轴,403.上铰轴,404.连接端子,405. 下铰轴,406. 输出轴;5.被动杆,6.卡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小修作业井口操作台下平板阀开关装置主动杆3右端设有Φ350mm操作盘1、支座2,被动杆5的下端设有五爪卡盘6,主动杆3与被动杆5通过最大扭矩10kN.m的角传动4 R机制双万向节4连接。所述万向节4为中间的虚拟轴401为“S”形,输入轴402和输出轴406间的夹角A=90°,虚拟轴401与输入轴402间的夹角B=A/2=45°,虚拟轴401两端分别通过上铰轴403和连接端子404、下铰轴405和连接端子404与输入轴402、输出轴406连接。所述输入轴402和输出轴406的外端均设有方孔,分别与主动杆3、被动杆5的方端插接。

实施例2

小修作业井口操作台下平板阀开关装置中的万向节4或采用两个球面4R机制背靠背连接而成,输入轴与输出轴间夹角A=90°,输入轴与中间轴的圆柱轴间的夹角B=A/2=45°,这种结构使得传动机制匀速旋转,其中虚拟轴旋转没有固定轴的支撑。

操作步骤:

1.将小修作业井口操作台下平板阀开关装置的支座2固定在井口操作台任意方便操作的位置.

2.将卡盘6插入防喷器平板阀的手轮,将主动杆3、被动杆5分别与万向节4的输入轴402、输出轴406插接,顺时针转动操作盘1,实现平板阀的关闭,逆时针转动操作盘1,打开平板阀。从而达到提升井控关井效率,有效防范井喷失控事故的发生,保障油田安全生产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