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煤矿井下自动跟踪尘源的矿用本安型电动球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6569发布日期:2018-08-10 19:22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控制的电动球阀,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煤矿井下自动跟踪尘源的矿用本安型电动球阀。



背景技术:

综采工作面是煤矿井下粉尘污染最严重的作业场所,其能够产生大量的粉尘危害。目前,针对煤矿粉尘的除尘喷雾,也都是由人工控制,采用认为判断的方式来确定尘源位置,进而向相应区域进行喷雾除尘。该方式在喷雾降尘时,不仅造成劳动强度大,而且降尘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煤矿井下自动跟踪尘源的矿用本安型电动球阀,该电动球阀能够自动调节,实现自动喷雾降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降尘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煤矿井下自动跟踪尘源的矿用本安型电动球阀,包括电源模块以及控制单元,所述电源模块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以及控制单元均设于本安型外壳内,本安型外壳固接在球阀体的端部,所述球阀体包括四路水路,其中一路为总水路,剩余三路的水路分别为水路Ⅰ、水路Ⅱ、水路Ⅲ,水路Ⅰ、水路Ⅱ、水路Ⅲ分别通向采煤机的机身、液压支架、采煤机综采面,并且所述水路Ⅰ、水路Ⅱ、水路Ⅲ上分别设有控制水路启闭的阀体,所述总水路为常开状态,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水路Ⅰ、水路Ⅱ、水路Ⅲ上的阀体连接,所述本安型外壳内还设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信号输入模块以及信号输出模块,所述信号输入模块分别与安装在采煤机的机身、液压支架、采煤机综采面处的传感器无线连接,信号输出模块与主控箱无线连接。

优选的,采煤机的机身、液压支架、采煤机综采面处的传感器分别为本安型红外发射器、本安型移架压力传感器、本安型放煤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本安型外壳内还设有红外遥控接收端口,所述红外遥控接收端口与控制单元连接。

优选的,本安型外壳外还设有天线,所述天线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

优选的,红外遥控接收端口与一个红外遥控器无线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配合矿用本安型采煤机尘源跟踪喷雾降尘系统的主控箱以及各处的传感器工作,尤其是在配风量大、产尘强度高的综采工作面,可显著降低采煤机割煤时的粉尘浓度,极大地改善工作面的劳动卫生条件,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除尘效果,且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池供电,续航时间长,安装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本安型外壳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煤矿井下自动跟踪尘源的矿用本安型电动球阀,包括电源模块1以及控制单元2,电源模块1与控制单元2连接,电源模块1以及控制单元2均设于本安型外壳3内,本安型外壳3固接在球阀体5的端部。球阀体5包括四路水路,其中一路为总水路,剩余三路的水路分别为水路Ⅰ、水路Ⅱ、水路Ⅲ,水路Ⅰ、水路Ⅱ、水路Ⅲ分别通向采煤机的机身、液压支架、采煤机综采面,并且所述水路Ⅰ、水路Ⅱ、水路Ⅲ上分别设有控制水路启闭的阀体,所述总水路为常开状态,控制单元2分别与水路Ⅰ、水路Ⅱ、水路Ⅲ上的阀体连接。

本安型外壳3内还设有无线通信模块4,无线通信模块4包括信号输入模块41以及信号输出模块42,信号输入模块41分别与安装在采煤机的机身、液压支架、采煤机综采面处的本安型红外发射器9、本安型移架压力传感器10、本安型放煤压力传感器11无线连接,信号输出模块42与主控箱6无线连接。本安型外壳3外还设有天线8,天线8与无线通信模块 4连接,便于接收无线信号。

在本安型外壳3内还设有红外遥控接收端口7,红外遥控接收端口7 与控制单元2连接,方便实现与红外遥控器12的连接,实现远程控制。

本实用新型配合矿用本安型采煤机尘源跟踪喷雾降尘系统的主控箱6 以及各处的传感器工作,尤其是在配风量大、产尘强度高的综采工作面,可显著降低采煤机割煤时的粉尘浓度,极大地改善工作面的劳动卫生条件,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除尘效果,且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池供电,续航时间长,安装维护方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