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二衬背后注浆管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2150阅读:2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二衬背后注浆管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二衬背后注浆管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根据当今矿山法隧道工程施工现状,根据已有的材料显示,所有矿山法隧道二衬背后注浆管采用一定直径的钢管,在隧道二衬钢筋绑扎完成后,根据现场施工情况是把注浆管焊接到二衬钢筋上,然后在用氧气乙炔切割成一定长度,当采用钢模台车(或模板)浇筑时,首先把注浆管离钢模台车或模板进的一端封堵起来,然后再在钢模台车或模板上用红色喷漆标注上,以备后期二衬浇筑完成后能够快速找出位置。但是此种方法预埋钢管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钢管在于钢筋焊接时有可能会把钢管烧透、利用氧气乙炔切割时管口平整度没有保障,同时还有可能烧坏防水板、还有可能在浇筑二衬时混凝土堵塞钢管、有时二衬浇筑完成后无法找到注浆管。

以上不足,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二衬背后注浆管的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隧道二衬背后注浆管的固定结构,包括注浆管,所述注浆管预埋在二衬混凝土中,所述注浆管与钢模台车的模板之间设有套筒,所述注浆管与所述套筒连接,所述模板上设有与所述注浆管相对应的小孔,螺栓穿过所述小孔与所述套筒连接,所述螺栓为呈空心。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设有与所述螺栓相对应的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模板内壁焊接连接,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螺母、所述小孔及所述套筒并将所述模板与所述注浆管连接,所述小孔的孔径等于所述螺栓的杆径。

进一步地,所述注浆管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注浆管与所述套筒通过所述螺纹连接,所述螺纹的长度为20~30mm。

进一步地,所述注浆管的另一端距离防水板10mm。

进一步地,所述注浆管设于隧道顶拱二衬120度范围内,在所述隧道顶拱二衬120度范围内设有1~3根所述注浆管;所述模板顶拱120度范围内设有与所述注浆管相对应的所述小孔,所述小孔的数量与所述注浆管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小孔之间的距离为5m。

进一步地,所述注浆管为钢管。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钢模台车的模板上设有与注浆管相对应的小孔,然后利用螺栓将模板与注浆管固定,确保了二衬背后注浆的质量,进而确保了隧道二衬防水效果,进而节省了后期隧道防水施工的投入,确保了隧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1-二衬混凝土;2-模板;3-注浆管;4-螺栓;5-套筒;6-螺母;7-小孔;31-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2所示,一种隧道二衬背后注浆管的固定结构,包括注浆管3,注浆管3预埋在二衬混凝土1中,注浆管3与钢模台车的模板2之间设有套筒5,注浆管3与套筒5连接,模板2上设有与注浆管3相对应的小孔7,螺栓4穿过小孔7与套筒5连接,螺栓4为呈空心。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钢模台车的模板上2设有与注浆管3相对应的小孔7,然后利用螺栓4将模板2与注浆管3固定,确保了二衬背后注浆的质量,进而确保了隧道二衬防水效果,进而节省了后期隧道防水施工的投入,确保了隧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进一步地,螺栓4设有与螺栓4相对应的螺母6,螺母6与模板2内壁焊接连接,螺栓4 依次穿过螺母6、小孔7及套筒5并将模板2与注浆管3连接,小孔7的孔径等于螺栓4的杆径。

进一步地,注浆管3的一端设有螺纹31,注浆管3与套筒5通过螺纹31连接,螺纹31 的长度为20~30mm。

进一步地,注浆管3的另一端距离防水板10mm。

进一步地,注浆管3设于隧道顶拱二衬120度范围内,在隧道顶拱二衬120度范围内设有1~3根注浆管3;模板2顶拱120度范围内设有与注浆管3相对应的小孔7,小孔7的数量与注浆管3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地,小孔7之间的距离为5m。

进一步地,注浆管3为钢管。

当隧道二衬钢筋绑扎完成后,钢模台车就位,在钢模台车的模板2顶拱120度范围内设有与注浆管3对应的小孔7,从而将带有螺纹31的注浆管3固定在钢模台车的模板2上,固定完成后将钢模台车调整达到设计位置,然后注浆机通过注浆管3进行二衬背后注浆,注浆完成后,封堵注浆管3,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把固定注浆管3的螺栓4卸下,收回钢模台车,并移到下一个位置。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