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式挡绳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9035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工业井下打捞工具的辅助工具,特别是一种可伸缩式挡绳帽,能够阻止落井的钢丝或电缆窜至打捞工具上部,避免打捞工具和钻杆被盘绕的钢丝或电缆咬住、卡在井内。



背景技术:

对于深井、超深井,为了既能满足套管管柱的强度和密封性、提高油井寿命等各项要求,又能经济节约,目前通常采用不同钢级、壁厚和性能的套管连接起来的组合生产套管管柱。相同外径的组合生产套管管柱,其上部和下部大多采用的套管管壁厚、内径小;中部采用的套管管壁薄、内径大。这种组合生产套管管柱对常规的井下作业措施和大直径工具的下入和起出通常不会造成影响。但是如果在套管管壁薄、内径大的套管段内存在钢丝、电缆、钢丝绳等小直径绳类落物时,由于受上部管壁厚、内径小的套管段内径的限制,绳类落物打捞工具上端的挡绳帽外径与管壁薄的套管内径之间的间隙,无法达到小于钢丝或电缆直径的要求,再加上很难预判井下绳类落物鱼顶的准确位置,落入井下的钢丝、电缆如果通过挡绳帽窜至打捞工具上部,容易导致打捞工具和钻具被钢丝或电缆盘绕造成卡钻事故的发生。因为目前没有专用的挡绳帽,也只是将打捞工具上部本体大出来的外径做为挡绳帽使用。上述钢丝、电缆通过了挡绳帽窜至打捞工具上部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在深井中发生井下绳类落物事故,打捞顺利也需要一个月的修井工期;如在打捞过程中因为现有工具在结构功能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造成了卡钻事故,修井工期需要三个月甚至更多。由此带来的时间、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是显而易见的。另外,如果组合生产套管管柱的上部套管做了衬管补贴修复,在补贴位置以下存在绳类落物的井也会面临同样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伸缩式挡绳帽,在绳类落物的打捞施工中,能够阻止落井的钢丝或电缆窜至打捞工具的上部,避免打捞工具和钻杆被盘绕的钢丝或电缆咬住、卡在井内的情况发生,防止卡钻事故,降低修井作业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伸缩式挡绳帽包括壳体、伸缩块和固定块,壳体是阶梯外圆、两端加工成为上接头和下接头,壳体中段本体上加工伸缩块嵌入槽、其中装入伸缩块和固定块,在伸缩块与伸缩块嵌入槽之间还装有弹簧,固定块卡在伸缩块的一侧、通过紧固螺钉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在套管内打捞绳类落物的施工中,当遇到上部较小套管内径的限制时,由于本工具连接在钻杆与打捞工具之间,利用本工具的伸缩块能够收缩的特性,能够顺利通过上部较小内径的套管段,而进入有绳类落物的较大套管内径的管段中时,伸缩块自动伸张,能够有效阻止落井的钢丝或电缆窜至本工具上部,避免打捞工具和钻具被盘绕的钢丝或电缆咬住后卡在井内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可以有效防止卡钻事故,显著降低修井作业成本,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其他运用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一种可伸缩式挡绳帽包括壳体2、伸缩块3和固定块4,壳体2是阶梯外圆、两端加工成为上接头1和下接头6,壳体2中段本体上加工伸缩块嵌入槽、其中装入伸缩块3和固定块4,在伸缩块3与伸缩块嵌入槽之间还装有弹簧5,固定块4卡在伸缩块3的一侧、通过紧固螺钉7固定。

所述伸缩块3的块体两端窄小、中部与两端通过斜坡边过渡,中部块体的底面与伸缩块嵌入槽对应设置弹簧固定孔。

所述伸缩块嵌入槽两端槽体窄小、与伸缩块3和固定块4的块体相配合。

所述伸缩块3环绕设置在壳体2的本体上,每一周圈为一组、每一组至少设置三个伸缩块3,在壳体2上至少设置二组伸缩块3,图1所示壳体2上安装了三组伸缩块3。

所述壳体2上每一组中的伸缩块3与另一组中的伸缩块3交错设置,可更好地避免和阻止绳类落物窜至本工具上方。

所述壳体2两端的上接头1和下接头6分别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上接头1与钻杆连接、下接头6与打捞工具连接。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述:

根据有绳类落物段套管的内径,选择合适厚度的伸缩块3组装好本工具,上接头1与钻杆连接,下接头6与打捞工具连接后入井。在较小内径的套管中,伸缩块3收缩可顺利下入井内;在进入有钢丝或电缆等绳类落物的较大内径的套管中时,伸缩块3外张、紧贴在套管内壁,纵向上由于相邻伸缩块3的交错设置,落井的钢丝、电缆等无法穿过本挡绳帽,为下方的打捞工具能够顺利打捞落井的钢丝、电缆等绳类落物创造了有利条件。有效避免了落井钢丝或电缆窜至打捞工具上方所导致的卡钻事故。

上面叙述的实施例仅仅为典型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启示下做出修改。本文所公开的方案可能存在很多变更、组合和修改,且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因此,保护范围不仅限于上文的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