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潜水电泵打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8876发布日期:2018-07-27 20:56阅读:6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井供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井潜水电泵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冶金企业供水系统和市政供水系统中的一级水源地包括多眼深井,深井深度多在百米以上,深井直径通常为200mm~300mm。需要抽水时,通过下放泵管后利用潜水电泵进行抽水,泵管直径通常为100mm~200mm。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井壁坍塌、井底淤泥、水质腐蚀、以及探头石等状况,可能会导致潜水电泵或泵管掉落,潜水电泵或泵管掉落会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行,损坏设备,造成经济损失,此时,需要将掉落的潜水电泵或泵管打捞出来,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如何快速方便地打捞掉落的潜水电泵或泵管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的深井潜水电泵打捞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井潜水电泵打捞装置。该深井潜水电泵打捞装置包括芯轴、以及相互连接的连接圆环和圆卡瓦。其中,所述芯轴从上到下包括依次连接的圆柱体段、锥体段和锥头,所述芯轴顶部具有用于连接或提拉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圆环和所述圆卡瓦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芯轴上,所述连接圆环和所述圆卡瓦可沿所述芯轴轴向移动;所述圆卡瓦具有与所述芯轴锥体外锥面相适配的楔形斜度的内锥面,所述圆卡瓦的直径可沿所述芯轴的锥体胀缩,所述圆卡瓦外壁具有用于咬紧泵管内壁的卡紧结构。

进一步地,在所述深井潜水电泵打捞装置中,所述连接圆环和所述圆卡瓦的内径大于所述芯轴圆柱体段的外径,所述连接圆环和所述圆卡瓦可绕所述芯轴自由旋转。

进一步地,在所述深井潜水电泵打捞装置中,所述圆卡瓦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弧形卡瓦,所述弧形卡瓦沿所述连接圆环周向均匀地安装于所述连接圆环。

进一步地,在所述深井潜水电泵打捞装置中,所述连接圆环底部与所述弧形卡瓦顶部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所述弧形卡瓦可绕所述连接螺栓旋转以实现所述圆卡瓦直径的胀缩。

进一步地,在所述深井潜水电泵打捞装置中,所述连接圆环内径小于所述芯轴锥体段的最大外径。

进一步地,在所述深井潜水电泵打捞装置中,所述连接圆环外径小于所述圆卡瓦膨胀后的最大外径。

进一步地,在所述深井潜水电泵打捞装置中,所述圆卡瓦外壁的卡紧结构为锯齿形螺纹、三角牙、矩形螺纹或梯形螺纹。

进一步地,在所述深井潜水电泵打捞装置中,还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具有与所述芯轴的连接孔相适配的通孔,所述连接架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芯轴连接孔的配合安装于所述芯轴。

进一步地,在所述深井潜水电泵打捞装置中,所述连接架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芯轴,所述连接架可绕所述螺栓旋转。

进一步地,在所述深井潜水电泵打捞装置中,所述连接架为U型架,所述连接架U型上内壁与所述芯轴顶端面留有用于提拉的空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井潜水电泵打捞装置能够快速方便地将掉落的潜水电泵或泵管打捞起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操作简单方便,能够节省人力物力,减少设备和经济损失。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井潜水电泵打捞装置中,利用连接圆环和圆卡瓦的配合连接实现圆卡瓦沿芯轴轴向移动和/或旋转;利用芯轴的锥体段本身楔形斜度与圆卡瓦内锥面的楔形斜度的配合实现圆卡瓦沿芯轴的锥体段径向的直径胀缩;利用圆卡瓦膨胀时产生的摩擦胀紧力和圆卡瓦外壁的卡紧结构咬紧泵管内壁,保证在打捞潜水电泵或泵管过程中,泵管与装置不会发生脱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深井潜水电泵打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深井潜水电泵打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深井潜水电泵打捞装置包括芯轴1、以及相互连接的连接圆环2和圆卡瓦3。芯轴1从上到下包括依次连接的圆柱体段101、锥体段102和锥头103,芯轴1顶部具有用于连接或提拉的连接孔;连接圆环2和圆卡瓦3可拆卸地安装在芯轴1上,连接圆环2和圆卡瓦3可沿芯轴1轴向移动;圆卡瓦3具有与芯轴1的锥体段102的外锥面相适配的楔形斜度的内锥面,因而圆卡瓦3的直径可沿芯轴1的锥体段102膨胀或收缩,圆卡瓦3外壁具有用于咬紧泵管内壁的卡紧结构。

其中,连接圆环2和圆卡瓦3的内径大于芯轴1的圆柱体段101的外径,由此可实现连接圆环2和圆卡瓦3绕芯轴1轴向移动和/或自由旋转。

如图1所示,圆卡瓦3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弧形卡瓦,弧形卡瓦沿连接圆环2周向均匀地布置,以便弧形卡瓦在卡紧泵管内壁后,能够保证弧形卡瓦与泵管内壁之间的作用力均匀分布,保证弧形卡瓦与泵管不易分离脱落。

进一步地,弧形卡瓦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安装于连接圆环2,具体地,连接圆环2底部可以设置有连接支架,连接支架开有安装孔,弧形卡瓦顶部具有与连接圆环2的连接支架上的安装孔相适配的通孔,连接圆环2的连接支架上的安装孔与弧形卡瓦顶部的通孔通过连接螺栓4连接,同时弧形卡瓦可绕连接螺栓4轴向转动以实现圆卡瓦3直径的膨胀和收缩。

本实施例的深井潜水电泵打捞装置在自由垂直状态下,连接圆环2和圆卡瓦3依靠自身重力下降,此时,圆卡瓦3位于锥体段102下部,圆卡瓦3的外径膨胀达到最大。为了使连接圆环2和圆卡瓦3不至于从芯轴1底部的锥体段102和锥头103脱落,连接圆环2的内径小于芯轴1的锥体段102的最大外径,以此保证连接圆环2和圆卡瓦3不会从芯轴1上掉落。

同时,为了保证圆卡瓦3能够卡紧泵管内壁,进而将泵管提升起来,连接圆环2的外径小于圆卡瓦3位于锥体段102下部时圆卡瓦3膨胀开后的最大外径。

进一步地,圆卡瓦3外壁上的用于咬紧泵管内壁的卡紧结构可以为锯齿形螺纹、三角牙、矩形螺纹或梯形螺纹等卡紧螺纹结构。当圆卡瓦3进入泵管后,在提拉芯轴1时,由于圆卡瓦3具有与芯轴1的锥体段102外锥面相适配的楔形斜度的内锥面,从而圆卡瓦3的直径可沿芯轴1的锥体段102的径向膨胀或收缩,促使圆卡瓦3沿芯轴1的锥体段102径向产生摩擦胀紧力,进而使圆卡瓦3的卡紧螺纹结构紧咬泵管内壁。同时,随着芯轴1向上提拉和提拉力的增大,圆卡瓦3上的卡紧螺纹结构径向力不断增大,从而使圆卡瓦3与泵管更加牢固地卡紧在一起,实现泵管的打捞。

当需要将深井潜水电泵打捞装置退出泵管时,由于圆卡瓦3被卡死在泵管内,需要给芯轴1顶部一定的下击力,使芯轴1和圆卡瓦3发生相对位移,圆卡瓦3相对芯轴1向上移动,此时圆卡瓦3的外径收缩,圆卡瓦3的径向力消失,通过提拉连接圆环2可使圆卡瓦3与泵管内壁分离,而后提拉芯轴1,进而实现打捞装置退出泵管。

为了方便芯轴1的提拉和打捞装置的取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深井潜水电泵打捞装置还包括连接架6,连接架6具有与芯轴1的连接孔相适配的通孔,连接架6通过通孔与芯轴1的连接孔的配合安装于芯轴1。具体地,连接架6可以通过螺栓5安装于芯轴1,连接架6可以绕螺栓5旋转以方便操作;连接架6可以为U型架,连接架6的U型上内壁与芯轴1顶端面留有用于提拉的空隙。

以下具体介绍上述实施例的深井潜水电泵打捞装置的操作过程。

当有潜水电泵或泵管掉落需要打捞时,首先将芯轴1的锥头103伸入潜水电泵或泵管内,由于重力作用,圆卡瓦3处于芯轴1的锥体段102的底部,圆卡瓦3的外径最大,此时圆卡瓦3因外径大于泵管内径被阻挡,随着芯轴1因自重继续下降,芯轴1与圆卡瓦3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圆卡瓦3相对芯轴1不断向上移动。随着锥体端102的与圆卡瓦3配合的部位直径减小,圆卡瓦3的直径收缩,在圆卡瓦3直径收缩到小于泵管内径时会随芯轴1一并落入泵管内部,继续下降芯轴1直至连接圆环2也进入泵管内部。此时,提拉芯轴1,由于圆卡瓦3具有与芯轴1的锥体段102外锥面相适配的楔形斜度的内锥面,圆卡瓦3的直径可沿芯轴1的锥体段102膨胀,促使圆卡瓦3沿芯轴1的锥体段102的径向产生摩擦胀紧力,进而使圆卡瓦3的卡紧螺纹结构紧咬泵管内壁,随着芯轴1继续向上提拉,导致提拉力的不断增大,圆卡瓦3上的卡紧螺纹结构径向力增大,从而使圆卡瓦3与泵管更加牢固地卡紧在一起。此时,继续提拉芯轴1,可以将泵管从深井中打捞出来。当泵管打捞完成后,需要将打捞装置与泵管分离时,首先给予芯轴1顶部一定的下击力,此时芯轴1与圆卡瓦3发生相对位移,圆卡瓦3相对芯轴1向上移动,圆卡瓦3的径向力消失,通过提拉与圆卡瓦3连接的连接圆环2,可以将圆卡瓦3和连接圆环2从泵管中抽出,然后通过连接架6提拉芯轴1,将芯轴1泵管中抽出,即可实现打捞装置与泵管的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本文中“前”、“后”、“左”、“右”、“上”、“下”均以附图中表示的放置状态为参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