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3260发布日期:2018-10-02 18:0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安全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除器。



背景技术:

在石油工程油气开发生产过程中,生产油管内会沉积大量的堵孔球、地层沙土、岩块及地层改造添加剂等沉积物,影响油气生产,严重时会造成生产井停产,因此需要定时对沉积物进行打捞清除。

目前,清除沉积物的方式主要依靠下入连续油管进行循环洗井,然而这种方式只能清除部分小颗粒物体,对于较大颗粒的沉积物并不能有效地清除,因此无法成功建立畅通的生产油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清除器,提高对井内沉积物的清除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除器,包括:

冲洗部件,所述冲洗部件具有中空腔体,所述冲洗部件的一端设置与所述中空腔体连通的进液口,所述冲洗部件周围绕有多个刮片,所述冲洗部件与多个所述刮片之间形成排污空间,所述冲洗部件用于向所述排污空间喷出液体,相邻的所述刮片之间具有空隙,所述刮片的第一端至第二端成向外凸的弧形;

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刮片的第二端,所述过滤筒与所述排污空间连通,所述过滤筒的筒壁上设置有过滤孔,所述过滤筒的第二端设置有封底。

在上述方案中,当要对井内沉积物进行打捞清除时,将冲洗部件的一端连接于连续油管,然后下入连续油管,使清除器向井内下入,在下入过程中,通过向连续油管内注入冲洗液,使冲洗液通过冲洗部件喷出,将刮片刮下的井壁沉积物通过排污空间冲入过滤筒内,沉积物中颗粒较大的物质留在过滤筒内,颗粒较小的物质随冲洗液从过滤筒的过滤孔排出,并通过循环洗井排出井口,当清除器到达井底时,通过上提、下放连续油管作往复运动,以使清除器的刮片来回刮削井筒内壁上的沉积物,从而加快沉积物被冲洗液冲入过滤筒内,当对井内沉积物清除完毕后,则将清除器随连续油管从井内取出。在上述清除器的清除井内沉积物的过程中,沉积物中的小颗粒物质通过循环洗井排出井口,沉积物中的大颗粒物质排入过滤筒内并在工作完毕后随清除器移出井内,实现有效地对井内沉积物进行清除,提高清除效果。

具体地,所述冲洗部件为冲洗管,所述冲洗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第一管段的端部,所述第一管段的管壁一周设置有冲洗孔,多个所述刮片围绕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周围,所述第二管段穿过所述封底,所述第二管段的端部连接有喷头;

所述第一管段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管段的直径,所述过滤筒位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周围。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可通过螺纹连接或者通过焊接连接,冲洗管的第一管段的端部用于连接连续油管,以使清除器能够随连续油管下入至井内。当要对井内沉积物进行打捞清除时,通过下入连续油管使清除器下入至井内,第二管段端部连接的喷头朝向于井底,在下入过程中,刮片将井筒内壁上的沉积物刮下,通过向连续油管内注入冲洗液,冲洗液的部分液体从第一管段的冲洗孔喷出,对井筒内壁上的沉积物进行冲洗。

另外,当第一管段的直径大于第二管段的直径时,过滤筒的空间较大,这样,过滤筒内将可以容纳更多的沉积物。

具体地,所述冲洗孔的轴向和所述第一管段管壁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冲洗孔朝向所述过滤筒的一侧倾斜;或者,

所述冲洗孔连接有喷嘴,所述喷嘴的轴向和所述第一管段管壁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喷嘴朝向所述过滤筒的一侧倾斜。

在本方案中,上述两种设计方式均使得从第一管段喷出的冲洗液将沉积物朝着过滤筒所在一侧冲洗,使沉积物被快速冲入过滤筒内。

具体地,多个所述冲洗孔包括多列所述冲洗孔,每列所述冲洗孔沿所述第一管段的轴向方向设置,每相邻两列的所述冲洗孔相互错开排列。

在本方案中,由于每列冲洗孔沿第一管段的轴向方向设置,每相邻两列的冲洗孔相互错开排列,使得从冲洗孔喷出的冲洗液对沉积物充分冲洗,提高冲洗的全面性。

具体地,所述喷头内设置有球座,用于通过投球封堵所述冲洗管与所述喷头。

在上述方案中,当清除器下入到井底时,喷头无需再喷出冲洗液,此时可通过投入小球,使小球落在球座上,使冲洗管与喷头之间封堵。

具体地,所述喷头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出液孔,所述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封堵面,所述封堵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出液孔连通的穿接孔,所述本体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过滤筒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管段穿接于所述穿接孔,所述封堵面封堵于所述过滤筒的第二端,所述封堵面为所述封底。

在本方案中,喷头的封堵面作为过滤筒的封底,当喷头本体的另一端连接于过滤筒时,封堵面堵在过滤筒的端部,用于将进入过滤筒内的沉积物留在过滤筒内,第二管段穿接于穿接孔,用于与喷头的出液孔连通,在喷头被封堵前,冲洗管内的液体会从喷头喷出。

具体地,所述第一管段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短接,所述本体的穿接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管段的端部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穿接孔,所述本体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过滤筒的第二端,所述过滤筒的第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短接,所述第二短接套设在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相邻接处的管壁外,所述刮片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短接,所述刮片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短接。

在本方案中,第一短接用于螺纹连接连续油管;喷头的穿接孔与第二管段的端部通过螺纹连接,过滤筒的第二端通过螺纹连接于喷头时,封堵面堵在过滤筒的第二端的端部,过滤筒的第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第二短接,刮片两端分别与第一短接和第二短接的连接可通过螺栓连接,清除器的各部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便于拆装,可针对不同规格的井筒更换相适应的刮片,提高清除器的通用性。

具体地,所述第二短接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从所述第二短接的内壁向所述第二管段的管壁延伸。

在本方案中,支撑部可避免冲洗管与第二短接之间相互窜动,从而保证清除器在下入井内时避免冲洗管发生晃动。

具体地,所述冲洗部件包括多个板体,多个所述板体围绕一轴线相互连接,所述板体包括连接侧边,每个所述板体的连接侧边均连接于所述轴线,多个所述板体分别从所述轴线向其周围不同的方向延伸,所述轴线与所述过滤筒的轴向方向相同,多个所述板体沿所述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端部,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过滤筒。

在本方案中,第一连接管的端部用于连接连续油管,以使清除器能够随连续油管下入至井内,当要对井内沉积物进行打捞清除时,通过下入连续油管使清除器下入至井内,在下入过程中,刮片将井筒内壁上的沉积物刮下,通过向连续油管内注入冲洗液,冲洗液通过第一连接管流至多个板体,并通过多个板体进行分流,分流的冲洗液对井筒内壁上的沉积物进行冲洗,且将刮下的沉积物通过排污空间冲至过滤筒内。沉积物中颗粒较大的物质留在过滤筒内,颗粒较小的物质随冲洗液从过滤筒的过滤孔排出,并通过循环洗井排出井口,当清除器到达井底时,通过上提、下放连续油管作往复运动,以使清除器的刮片来回刮削井筒内壁上的沉积物,从而加快沉积物被冲洗液冲入过滤筒内。

具体地,所述过滤筒的第二端设置有导向头,所述导向头的端部为凸弧形。

在本方案中,导向头在清除器向井内下入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以使清除器顺利下入至井底。

具体地,所述刮片沿所述冲洗管的中心轴方向延伸;或者,

所述刮片围绕于所述冲洗管的中心轴呈螺旋状延伸。

在本方案中,刮片沿冲洗管的中心轴方向延伸,该刮片的设置方式适用于对水平井、斜井的井壁沉积物的刮削。刮片围绕于冲洗管的中心轴呈螺旋状延伸,该刮片的设置方式适用于垂直井的井壁沉积物的刮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除器,包括冲洗部件和过滤筒,该冲洗部件具有中空腔体,冲洗部件的一端设置有与中空腔体连通的进液口,该冲洗部件周围绕有多个刮片,冲洗部件与多个刮片之间形成排污空间,冲洗部件用于向排污空间喷出液体,相邻的刮片之间具有空隙,刮片的第一端至第二端成向外凸的弧形,过滤筒的第一端连接于刮片的第二端,过滤筒与排污空间连通,过滤筒的筒壁上设置有过滤孔,过滤筒的第二端设置有封底。当要对井内沉积物进行打捞清除时,将冲洗部件的一端连接于连续油管,然后下入连续油管,使清除器向井内下入,在下入过程中,通过向连续油管内注入冲洗液,使冲洗液通过冲洗部件喷出,将刮片刮下的井壁沉积物通过排污空间冲入过滤筒内,沉积物中颗粒较大的物质留在过滤筒内,颗粒较小的物质随冲洗液从过滤筒的过滤孔排出,并通过循环洗井排出井口,当清除器到达井底时,通过上提、下放连续油管作往复运动,以使清除器的刮片来回刮削井筒内壁上的沉积物,从而加快沉积物被冲洗液冲入过滤筒内,当对井内沉积物清除完毕后,则将清除器随连续油管从井内取出。在上述清除器的清除井内沉积物的过程中,沉积物中的小颗粒物质通过循环洗井排出井口,沉积物中的大颗粒物质排入过滤筒内并在工作完毕后随清除器移出井内,实现有效地对井内沉积物进行清除,提高清除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清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冲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冲洗部件;

2:刮片;

3:过滤筒;

11:进液口;

21:排污空间;

32:过滤孔;

12:第一管段;

13:第二管段;

131:第二管段的端部;

4:喷头;

122:第一管段的端部;

121:冲洗孔;

41:本体;

411:本体的一端;

412:出液孔;

413:本体的另一端;

415:穿接孔;

414:封堵面;

33:过滤筒的第二端;

14:第一短接;

31:过滤筒的第一端;

15:第二短接;

22:刮片的第一端;

23:刮片的第二端;

151:支撑体;

16:板体;

161:第一连接管;

162:第二连接管;

34:导向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清除器,包括:冲洗部件1,冲洗部件1具有中空腔体,冲洗部件1的一端设置有与中空腔体连通的进液口11,冲洗部件1周围绕有多个刮片2,冲洗部件1与多个刮片2之间形成排污空间21,冲洗部件1用于向排污空间21喷出液体,相邻的刮片2之间具有空隙,刮片2的第一端至第二端成向外凸的弧形;过滤筒3,过滤筒3的第一端连接于刮片2的第二端,过滤筒3与排污空间21连通,过滤筒3的筒壁上设置有过滤孔32,过滤筒3的第二端设置有封底。

其中,冲洗部件1的一端用于连接连续油管,以使清除器能够随连续油管下入至井内,当要对井内的沉积物进行打捞清除时,可以通过下入连续油管使清除器下入至井内,过滤筒3的封底朝向于井底,在下入过程中,刮片2将井筒内壁上的沉积物刮下,通过向连续油管内注入冲洗液,冲洗液通过冲洗部件1向排污空间喷出,冲洗液对井筒内壁上的沉积物进行冲洗,且将刮下的沉积物通过排污空间21冲至过滤筒3内,沉积物中颗粒较大的物质将会会留在过滤筒3内,颗粒较小的物质会随冲洗液从过滤筒3的过滤孔32排出,并通过循环洗井排出井口,当清除器到达井底时,通过上提、下放连续油管作往复运动,以使清除器的刮片2来回刮削井筒内壁上的沉积物,从而加快沉积物被冲洗液冲入过滤筒3内;当对井内沉积物清除完毕后,将清除器从井内取出,过滤筒3内的沉积物会随清除器从井内捞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除器,包括冲洗部件和过滤筒,该冲洗部件具有中空腔体,冲洗部件的一端设置有与中空腔体连通的进液口,该冲洗部件周围绕有多个刮片,冲洗部件与多个刮片之间形成排污空间,冲洗部件用于向排污空间喷出液体,相邻的刮片之间具有空隙,刮片的第一端至第二端成向外凸的弧形,过滤筒的第一端连接于刮片的第二端,过滤筒与排污空间连通,过滤筒的筒壁上设置有过滤孔,过滤筒的第二端设置有封底。当要对井内沉积物进行打捞清除时,将冲洗部件的一端连接于连续油管,然后下入连续油管,使清除器向井内下入,在下入过程中,通过向连续油管内注入冲洗液,使冲洗液通过冲洗部件喷出,将刮片刮下的井壁沉积物通过排污空间冲入过滤筒内,沉积物中颗粒较大的物质留在过滤筒内,颗粒较小的物质随冲洗液从过滤筒的过滤孔排出,并通过循环洗井排出井口,当清除器到达井底时,通过上提、下放连续油管作往复运动,以使清除器的刮片来回刮削井筒内壁上的沉积物,从而加快沉积物被冲洗液冲入过滤筒内,当对井内沉积物清除完毕后,则将清除器随连续油管从井内取出。在上述清除器的清除井内沉积物的过程中,沉积物中的小颗粒物质通过循环洗井排出井口,沉积物中的大颗粒物质排入过滤筒内并在工作完毕后随清除器移出井内,实现有效地对井内沉积物进行清除,提高清除效果。

对于冲洗部件的设计可采用下述两种实施方式。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冲洗部件1的一种实施方式为:

冲洗部件1为冲洗管,冲洗管包括第一管段12和第二管段13,进液口位于第一管段12的端部,第一管段12的管壁一周设置有冲洗孔121,多个刮片2围绕于第一管段12的周围,第二管段13穿过过滤筒3的封底,第二管段13的端部131连接有喷头4;第一管段12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二管段13的直径,过滤筒3位于第二管段13的周围。

其中,第一管段12与第二管段13可通过螺纹连接或者通过焊接连接,冲洗管的第一管段12的端部122用于连接连续油管,以使清除器能够随连续油管下入至井内,当要对井内沉积物进行打捞清除时,通过下入连续油管使清除器下入至井内,第二管段13端部131连接的喷头4朝向于井底,在下入过程中,刮片2将井筒内壁上的沉积物刮下,通过向连续油管内注入冲洗液,冲洗液的部分液体从第一管段12的冲洗孔121喷出,对井筒内壁上的沉积物进行冲洗,且将刮下的沉积物通过排污空间21冲至过滤筒3内,沉积物中颗粒较大的物质留在过滤筒3内,颗粒较小的物质随冲洗液从过滤筒3的过滤孔32排出,并通过循环洗井排出井口,同时,冲洗液的另一部分液体通过第二管段13流至喷头4,并从喷头4喷出,可将封堵在井筒内下入通道中的沉积物冲散,以保证清除器顺利下入至井底位置,当清除器到达井底时,可向连续油管内投球,小球通过冲洗管落入喷头4内封堵住喷头4,使冲洗液不再从喷头4喷出,则从第一管段12的冲洗孔121喷出的液体压力增大,从而使对井筒内壁上的沉积物的冲洗力增大,再通过上提、下放连续油管作往复运动,以使清除器的刮片2来回刮削井筒内壁上的沉积物,从而加快沉积物被冲洗液冲入过滤筒3内;当对井内沉积物清除完毕后,将清除器从井内取出,过滤筒3内的沉积物随清除器从井内捞出。

另外,当第一管段12的直径大于第二管段13的直径时,过滤筒3的空间较大,这样,过滤筒3内将可以容纳更多的沉积物。

具体地,冲洗孔121的轴向和第一管段12管壁之间具有夹角,且冲洗孔121朝向过滤筒3的一侧倾斜,即冲洗孔121的朝向相对于第一管段12管壁的垂直方向向过滤筒3的一侧倾斜;或者,冲洗孔121连接有喷嘴(图中未示出),喷嘴的轴向和第一管段12管壁之间具有夹角,且喷嘴朝向过滤筒3的一侧倾斜,即喷嘴的朝向相对于第一管段12管壁的垂直方向向过滤筒3的一侧倾斜。这两种设计方式均使得从第一管段12喷出的冲洗液将沉积物朝着过滤筒3所在一侧冲洗,使沉积物被快速冲入过滤筒3内。

具体地,多个冲洗孔121包括多列冲洗孔,每列冲洗孔121沿第一管段12的轴向方向设置,每相邻两列的冲洗孔121相互错开排列,使得从冲洗孔121喷出的冲洗液对沉积物充分冲洗,提高冲洗的全面性。

具体地,喷头4内设置有球座(图中未示出),用于通过投球封堵冲洗管与喷头4。当清除器下入到井底时,喷头4无需再喷出冲洗液,此时可通过投入小球,使小球落在球座上,使冲洗管与喷头4之间封堵。

具体地,参见图4,喷头4包括本体41,本体41的一端411设置有出液孔412,本体41的另一端413设置有封堵面414,封堵面414上设置有与出液孔412连通的穿接孔415,本体41的另一端413连接于过滤筒3的第二端33,第二管段13穿接于穿接孔415,封堵面414封堵于过滤筒3的第二端33,封堵面414为封底。其中,喷头4的封堵面414作为过滤筒3的封底,当喷头本体41的另一端413连接于过滤筒3时,封堵面414堵在过滤筒3的端部,用于将进入过滤筒3内的沉积物留在过滤筒3内,第二管段13穿接于穿接孔415,用于与喷头4的出液孔412连通,在喷头4被封堵前,冲洗管内的液体会从喷头4喷出。

具体地,第一管段12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短接14,本体41的穿接孔415内设置有内螺纹,第二管段13的端部131通过螺纹连接于穿接孔415,本体41的另一端413通过螺纹连接于过滤筒3的第二端33,过滤筒3的第一端31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短接15,第二短接15套设在第一管段12与第二管段13相邻接处的管壁外,刮片2的第一端22连接于第一短接14,刮片2的第二端23连接于第二短接15。其中,第一短接14用于螺纹连接连续油管;喷头4的穿接孔415与第二管段13的端部131通过螺纹连接,过滤筒3的第二端33通过螺纹连接于喷头4时,封堵面414堵在过滤筒3的第二端33的端部,过滤筒3的第一端31通过螺纹连接第二短接15,刮片2从第一短接14成外凸的弧形连接至第二短接15,刮片2两端分别与第一短接14和第二短接15的连接可通过螺栓连接,清除器的各部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便于拆装,可针对不同规格的井筒更换相适应的刮片,提高清除器的通用性。

具体地,第二短接15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部,支撑部从第二短接15的内壁向第二管段13的管壁延伸。支撑部可避免冲洗管与第二短接15之间相互窜动,从而保证清除器在下入井内时避免冲洗管发生晃动,其中,支撑部的一端可焊接于第二端接15的内壁,支撑部的另一端可焊接于第二管段13的管壁,以使冲洗管与第二短接15之间稳固连接,不会随意窜动。支撑部可设计为位于第二短接15内相对两侧的两个支撑体151,沉积物可通过两个支撑体151周围的空隙进入过滤筒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除器,包括冲洗部件和过滤筒,该冲洗部件具有中空腔体,冲洗部件的一端设置有与中空腔体连通的进液口,该冲洗部件周围绕有多个刮片,冲洗部件与多个刮片之间形成排污空间,冲洗部件用于向排污空间喷出液体,相邻的刮片之间具有空隙,刮片的第一端至第二端成向外凸的弧形,过滤筒的第一端连接于刮片的第二端,过滤筒与排污空间连通,过滤筒的筒壁上设置有过滤孔,过滤筒的第二端设置有封底。当要对井内沉积物进行打捞清除时,将冲洗部件的一端连接于连续油管,然后下入连续油管,使清除器向井内下入,在下入过程中,通过向连续油管内注入冲洗液,使冲洗液通过冲洗部件喷出,将刮片刮下的井壁沉积物通过排污空间冲入过滤筒内,沉积物中颗粒较大的物质留在过滤筒内,颗粒较小的物质随冲洗液从过滤筒的过滤孔排出,并通过循环洗井排出井口,当清除器到达井底时,通过上提、下放连续油管作往复运动,以使清除器的刮片来回刮削井筒内壁上的沉积物,从而加快沉积物被冲洗液冲入过滤筒内,当对井内沉积物清除完毕后,则将清除器随连续油管从井内取出。在上述清除器的清除井内沉积物的过程中,沉积物中的小颗粒物质通过循环洗井排出井口,沉积物中的大颗粒物质排入过滤筒内并在工作完毕后随清除器移出井内,实现有效地对井内沉积物进行清除,提高清除效果。

如图2所示,冲洗部件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

冲洗部件1包括多个板体16,多个板体16围绕一轴线相互连接,板体16包括连接侧边,每个板体16的连接侧边均连接于该轴线,多个板体16分别从该轴线向其周围不同的方向延伸,该轴线与过滤筒3的轴向方向相同,多个板体16沿该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一连接管161和第二连接管162,进液口11位于第一连接管161的端部,第二连接管162通过螺纹连接于过滤筒3。

其中,第一连接管161的端部用于连接连续油管,以使清除器能够随连续油管下入至井内,当要对井内沉积物进行打捞清除时,通过下入连续油管使清除器下入至井内,在下入过程中,刮片2将井筒内壁上的沉积物刮下,通过向连续油管内注入冲洗液,冲洗液通过第一连接管161流至多个板体16,并通过多个板体16进行分流,分流的冲洗液对井筒内壁上的沉积物进行冲洗,且将刮下的沉积物通过排污空间21冲至过滤筒3内,沉积物中颗粒较大的物质留在过滤筒3内,颗粒较小的物质随冲洗液从过滤筒3的过滤孔32排出,并通过循环洗井排出井口,当清除器到达井底时,通过上提、下放连续油管作往复运动,以使清除器的刮片2来回刮削井筒内壁上的沉积物,从而加快沉积物被冲洗液冲入过滤筒3内;当对井内沉积物清除完毕后,将清除器从井内取出,过滤筒3内的沉积物随清除器从井内捞出。

具体地,过滤筒3的第二端设置有导向头34,导向头34的端部为凸弧形。导向头34在清除器向井内下入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以使清除器顺利下入至井底。

具体地,刮片2沿冲洗管的中心轴方向延伸,该刮片2的设置方式适用于对水平井、斜井的井壁沉积物的刮削。

或者,刮片2围绕于冲洗管的中心轴呈螺旋状延伸,该刮片2的设置方式适用于垂直井的井壁沉积物的刮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除器,包括冲洗部件和过滤筒,该冲洗部件具有中空腔体,冲洗部件的一端设置有与中空腔体连通的进液口,该冲洗部件周围绕有多个刮片,冲洗部件与多个刮片之间形成排污空间,冲洗部件用于向排污空间喷出液体,相邻的刮片之间具有空隙,刮片的第一端至第二端成向外凸的弧形,过滤筒的第一端连接于刮片的第二端,过滤筒与排污空间连通,过滤筒的筒壁上设置有过滤孔,过滤筒的第二端设置有封底。当要对井内沉积物进行打捞清除时,将冲洗部件的一端连接于连续油管,然后下入连续油管,使清除器向井内下入,在下入过程中,通过向连续油管内注入冲洗液,使冲洗液通过冲洗部件喷出,将刮片刮下的井壁沉积物通过排污空间冲入过滤筒内,沉积物中颗粒较大的物质留在过滤筒内,颗粒较小的物质随冲洗液从过滤筒的过滤孔排出,并通过循环洗井排出井口,当清除器到达井底时,通过上提、下入连续油管作往复运动,以使清除器的刮片来回刮削井筒内壁上的沉积物,从而加快沉积物被冲洗液冲入过滤筒内,当对井内沉积物清除完毕后,则将清除器随连续油管从井内取出。在上述清除器的清除井内沉积物的过程中,沉积物中的小颗粒物质通过循环洗井排出井口,沉积物中的大颗粒物质排入过滤筒内并在工作完毕后随清除器移出井内,实现有效地对井内沉积物进行清除,提高清除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装置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书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书所反映的那样,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书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部件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部件组合成一个部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部件。除了这样的特征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书、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装置的所有部件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书、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书的限制。单词“包括”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书中的部件或组件。位于部件或组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或组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装置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部件的权利要求书中,这些部件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部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