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口防盗防喷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4280发布日期:2018-11-27 20:47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油井的取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井口防盗防喷取样器。



背景技术:

由于油井分布面积大,周边人口众多,成分复杂,致使盗油成为影响产量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不仅造成原油损失,而且严重污染环境。根据新投产井盗窃原油情况统计分析。正常生产并盗窃原油部位在井口取样处、压力表等处为最多。盗油部位主要是在取样处。因此取样装置的改进成为技防的主题。

目前使用的油井井口取样装置由焊在油井井口立导管上焊接的丝扣节头、阀门和取样弯头组成。此种取样装置的缺点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重复多次开阀门取样。操作工作量大;装置内存在死油,取样时放空造成污染;取油样时,溶解气脱出,原油溅出。不仅不清洁而且影响样品的准确性;由于取样阀门多次使用,造成关不严,原油滴漏;取出的油样为管壁处流体外层部分,油样不具有代表性;不适用于井口温度低。冬季取不出样的井。也不适用于间歇出油井、气大井;打开闸门连续放油,不防盗;闸门及取样弯头易被盗,出现盗油或故障无法控制;井口取回压闸门处不防盗油,等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的井口防盗防喷取样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井口防盗防喷取样器,包括进油管线、内套管线、闸门,所述进油管线与内套管线之间连接有闸门,其特征在于:在进油管线与内套管线之间连接有取样装置,所述取样装置设有进油口、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进油口与进油管线相连接,第一出油口与内套管线相连接,第二出油口为取样口,在取样装置上配置有锁紧装置。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取样装置包括三通阀,所述锁紧装置配置在三通阀的进油口处。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锁芯座和与其配置的锁芯。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出油口处连接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包括出油管本体,所述出油管本体的一端与取样装置的第二出油口连接,另一端为出油口,在出油口设置防喷头。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喷头包括在出油管本体尾端设置的堵板以及套装在出油管本体尾端的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固定在出油管本体上,其与出油管本体尾端之间设有一定的环隙,在出油管本体尾端上设有多个径向通孔,所述径向通孔与环隙连通,取样油通过径向通孔及环隙流出。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出油管本体呈弯折状。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闸门的上端通过取样管线与进油管线相连,所述闸门的下端通过放空管线与内套管线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取样处防盗防喷的特点,可以保证安全生产、防喷防盗,取样准确防止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喷头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口防盗防喷取样器,包括进油管线10、内套管线4、闸门2,所述闸门2的上端通过取样管线1与进油管线10相连,所述闸门的下端通过放空管线3与内套管线4相连通。所述进油管线10与内套管线4之间连接有闸门2,在进油管线10与内套管线4之间连接有取样装置,所述取样装置设有进油口、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进油口通过短节9与进油管线10相连接,第一出油口通过短节5与内套管线4相连接,第二出油口为取样口,在短节9的下端配置有锁紧装置8,起防盗功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取样装置包括三通阀6,所述锁紧装置8配置在三通阀6的进油口处。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锁芯座和与其配置的锁芯。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出油口处连接有出油管7,所述出油管7包括呈弯折状的出油管本体705,所述出油管本体的一端706与取样装置的第二出油口连接,另一端为出油口,在出油口设置防喷头。

所述防喷头包括在出油管本体尾端设置的堵板701以及套装在出油管本体尾端的外套管703,所述外套管703固定在出油管本体705上,其与出油管本体尾端之间设有一定的环隙704,在出油管本体尾端上设有多个径向通孔702,所述径向通孔702与环隙704连通,取样油通过径向通孔702及环隙704流出。

将防盗接头装置上在井口导管丝扣短节上。取样时带上钥匙取出锁芯,把阀门开关旋入到第一出油口放空至内套管线4内,取样时再旋入到第二出油口,液流顺着取样弯头通过防喷头进入样桶内。

防喷头的作用是液流产生的冲击力不会直接喷到样桶内,而是将液流的冲击力喷向防喷头的外套管上再流入样桶内,从而缓解了液流的冲击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