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管打捞节流器用铅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4811发布日期:2018-12-14 23:10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连续管打捞节流器用铅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落鱼打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管打捞节流器用铅印。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井下问题节流器复杂处理作业中,连续管套铣/钻磨工艺与连续管打捞工艺的组合应用越来越普遍,尽管鱼头形状及直径可通过常规打铅印判断,但由于连续管的柔性及井身结构等因素影响,现无法在修整鱼头过程中,通过地面深度计量装置准确判断鱼头的有效打捞长度,进而无法给后续的打捞作业提供可靠的入鱼深度参数,造成套铣/钻磨后,多次打捞无法抓取鱼头的现象,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据调研,现有的几种常规铅印,主要是通过铅印撞击鱼头顶部形成的撞击痕迹判断鱼头形态,但不能获得有效打捞长度的相关参数,加之连续管套铣/钻磨长度不能通过地面深度记录系统精确控制,因此,造成了后期打捞作业鱼头无法抓取,需经过多次下铅印、下打捞工具反复尝试,没有针对下连续管探问题节流器鱼头有效打捞长度的铅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管打捞节流器用铅印,克服现有铅印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连续管打捞节流器用铅印,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段壳体和下段壳体,所述上段壳体上设有多个水眼,所述上段壳体内设有上接头,所述下段壳体内设有导引套和铅块,所述铅块的顶部与下段壳体顶部平齐,所述铅块的底部与导引套相通。

所述上段壳体还包括打捞孔道,所述打捞孔道顶部与上接头相通,所述上接头为漏斗状,所述打捞孔道周向均设有多个通道,所述多个通道与多个水眼一一对应且相通,所述多个通道的开口朝下。

所述上段壳体内径小于下段壳体内径,所述上段壳体外径小于下段壳体外径。

所述多个通道的中心轴与打捞孔道的中心轴呈45o斜向下夹角。

所述上段壳体和下段壳体为一体,两者之间通过倒角过渡。

所述上段壳体外径为54mm,下段壳体外径为65mm,所述导引套内径为45-58mm,所述导引套长度为60mm,所述铅块的厚度为50mm,所述打捞孔道内径为17-30mm,所述打捞孔道长度为100mm,所述水眼的内径为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根据获取鱼头形态,进而间接获取内径、外径、形状、壁厚等参数,同时,可通过入深与打捞工具有效打捞长度相同的导引套以及铅印痕迹,来综合判断鱼头是否能够被打捞工具正常抓取,避免了后期打捞作业鱼头无法抓取,需多次下铅印、下打捞工具反复尝试的重复作业;同时,工具所带的水眼结构,可用于打铅印前的鱼头冲洗作业,增加了鱼头形态判断的可靠性,所带的打捞孔道,可在工具本身落井后,通过铣锥有效打捞。因此,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指导现场施工,提高连续管作业效率,降低连续管卡钻等风险。

下面将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

图中:1、上段壳体;2、下段壳体;3、上接头;4、打捞孔道;5、水眼;6、铅块;7、导引套;8、井筒;9、连续管;10、外卡瓦连接器;11、连续管打捞节流器用铅印;12、节流器鱼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续管打捞节流器用铅印,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段壳体1和下段壳体2,所述上段壳体1上设有多个水眼5,所述上段壳体1内设有上接头3,所述下段壳体2内设有导引套7和铅块6,所述铅块6的顶部与下段壳体2顶部平齐,所述铅块6的底部与导引套7相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连续管打捞节流器用铅印,不仅可以根据获取的鱼头形态,进而间接获取内径、外径、形状、壁厚等参数。导引套7在铅块6接触节流器鱼头12前起导引作用,入深与打捞工具有效抓取节流器鱼头12所需的最短长度匹配,即可以判断鱼头是否能够被打捞工具正常抓取,避免了后期打捞作业鱼头无法抓取,需多次下铅印、下打捞工具反复尝试的重复作业;同时导引套7在上下过程中可以保护铅块6。水眼5可用于打铅印前的鱼头冲洗作业,增加了鱼头形态判断的可靠性。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连续管打捞节流器用铅印,所述上段壳体1还包括打捞孔道4,所述打捞孔道4顶部与上接头3相通,所述上接头3为漏斗状,所述打捞孔道4周向均设有多个通道,所述多个通道与多个水眼5一一对应且相通,所述多个通道的开口朝下。打捞孔道4,可在工具本身落井后,通过铣锥有效打捞。

所述上段壳体1内径小于下段壳体2内径,所述上段壳体1外径小于下段壳体2外径。

所述多个通道的中心轴与打捞孔道4的中心轴呈45o斜向下夹角。便于打铅印前对节流器鱼头12的冲洗作业。

所述上段壳体1和下段壳体2为一体,两者之间通过倒角过渡。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续管打捞节流器用铅印,所述上段壳体1外径为54mm,下段壳体2外径为65mm,所述导引套7内径为45-58mm,所述导引套7长度为60mm,所述铅块6的厚度为50mm,所述打捞孔道4内径为17-30mm,所述打捞孔道4长度为100mm,所述水眼5的内径为10mm。

本实施例的连续管打捞节流器用铅印是一体管式设计,外径分两段组成,Ф54mm段(上段壳体1)的最小内径均为20mm,Ф65mm段(下段壳体2)的最小内径为45mm-58mm,其中,Ф54mm段包括上接头3和水眼5,Ф65mm段包括铅块6和导引套7,两段总长为270mm,重量总和为10kg。

上接头3长度为60mm,通过1.5" AMMT BOX扣与连续管9自由端的外卡瓦连接器10连接;打捞孔道4内径为20mm,长度为100mm,与打捞范围17-30mm、有效长度100mm的铣锥匹配,可减小铣锥打捞过程中因扭矩过大扭断的风险,同时,确保铣锥打捞所需的有效长度。水眼5直径为10mm,位于打捞孔道4两侧,距离上接头3的丝扣根部大于50mm,水眼5中心轴与铅印的中心轴呈45o斜向下夹角,便于打铅印前对节流器鱼头12的冲洗作业。

铅块6熔接于Ф65mm段的顶部,外径与导引套7内径一致,总厚度为50mm,其中,有效撞击厚度(即实施过程中用于打铅印部分)不小于25mm,用于获取节流器鱼头12的形态(内径、外径、形状、壁厚等)。

导引套7外径Ф65mm,内径45mm,略大于外径为38mm的节流器鱼头12,可在铅块6接触节流器鱼头12前起导引作用,入深(从铅块6底部到导引套7底部)为60mm,与打捞工具有效抓取节流器鱼头12所需的最短长度匹配。同时在上下过程中可以保护铅块6。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判断节流器能否打捞的方法,使用连续管打捞节流器用铅印11和连续管9配合,通过外卡瓦连接器10将连续管打捞节流器用铅印11的上接头3与连续管9连接(如图2所示),在泵注冲洗工况下,通过连续管9的下放和上起,并观察连续管9上起后,铅块6上是否有节流器鱼头12的印痕;

若在铅块6上有节流器鱼头12的印痕,则说明节流器鱼头12形态验证成功,而且入鱼深度达到了导引套7的入深,后期可通过打捞工具实时打捞作业;若铅块6上无节流器鱼头12的印痕,则说明节流器鱼头12形态验证失败,同时判断入鱼深度不满足打捞工具对有效打捞长度的要求,后期无法通过打捞工具实施打捞作业。

本方法应用于连续管9套铣/钻磨问题节流器,修整鱼头后,即使无法精确显示的情况下,对鱼头形状和有效打捞长度的同时验证,为问题节流器的打捞提供可靠依据。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判断节流器能否打捞的方法,泵注冲洗工况具体过程为:以100L/min排量向连续管9内泵入基液,保持循环,使基液依次通过打捞孔道4和水眼5,进入连续管9与井筒8之间的环形空间,冲洗井筒8位于连续管打捞节流器用铅印11以下的部分,同时以15m/min匀速向井筒8内下入连续管打捞节流器用铅印11;

当连续管打捞节流器用铅印11下至节流器鱼头12以上500m时,继续以100L/min排量向连续管9内泵入基液,保持循环,同时减小速度至10m/min,继续下入连续管打捞节流器用铅印11;当连续管打捞节流器用铅印11下至节流器鱼头12以上200m时,增大排量至150L/min,此时基液依次通过打捞孔道4和水眼5,以斜向下角度喷射高速液流,将节流器鱼头12上部沉积物冲洗干净,同时减小下入速度至2m/min,直至在节流器鱼头12所在位置遇阻;

遇阻后以150L/min排量向连续管9内泵入基液保持循环,以2m/min上起连续管9,当续管打捞节流器用铅印起至节流器鱼头12以上200m时,减小排量至100L/min,同时以10m/min继续上起连续管9;当连续管打捞节流器用铅印11起至节流器鱼头12以上500m时,增大上起速度至15m/min;当连续管9起至井口时,停止泵注,减小上起速度至0.5m/min,将连续管打捞节流器用铅印11从井筒8内起出。

连续管9下入过程中,在节流器鱼头12所在位置遇阻,说明续管打捞节流器用铅印已撞击到节流器鱼头12。每次下入连续管9后,只能与鱼顶撞击一次,否则无法准确判断鱼头的形态。上起连续管9后,可更换铅块6或削掉印痕部分方可进行下一次使用。

通过150L/min大排量循环,防止连续管打捞节流器用铅印11下入过程中遇阻,并依次通过打捞孔道4和水眼5,以45o斜向下角度喷射高速液流,将节流器鱼头12上部沉积物冲洗干净。

当连续管9下放和上起过程中,连续管打捞节流器用铅印11与外卡瓦连接器10意外脱开落井,使用铣锥,通过打捞孔道4进行打捞。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