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循环清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0257发布日期:2019-01-04 23:24阅读:7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循环清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循环清孔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应用冲(钻)孔灌注桩已有50多年历史,常用的泥浆护壁冲(钻)孔灌注桩具有成桩直径与成桩长度灵活、单桩承载力大等优点,已成为各种建筑桩基形式的首选。其中正循环施工工艺由于操作简单,配套设备器具少,工程费用低等优点,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但正循环施工工艺也存在排渣能力差、孔底沉渣多等缺点。特别是在砂类土、碎石土及风化岩地层渣屑量较大,泥浆比重大,浆液上返速度慢,沉渣厚度大。因此,如何提高正循环施工工艺的二次清孔排渣能力成为摆在桩基施工的重要问题。

实际施工过程中,终孔后二次清孔通常采用长时间清孔、降低泥浆比重等的方式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不断往泥浆池中加入清水,进而不断降低泥浆比重,清孔时间往往超过3个小时,因桩孔直径大,正循环施工工艺泥浆泵泵量小,浆液上返速度慢,且泥浆稀释后,粘稠度也相应降低,携渣能力弱,且停泵后悬浮在浆液中的粗颗粒径容易迅速沉淀到孔底,因此该施工处理方法清孔需要较长时间且会出现沉渣厚度较大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正循环施工设备实现反循环清孔的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高效便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循环清孔装置,包括经由升降系统驱动升降的钢丝绳,还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泥浆泵、变径接头以及导管,所述变径接头的小径端与泥浆泵的吸入口相连接,变径接头的大径端与导管相连接,变径接头的小径端还设置有吊环,所述钢丝绳的下端与吊环固联,以实现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变径接头的小径端外侧固定套设有一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通过螺栓与泥浆泵相固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法兰与泥浆泵之间设置有一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变径接头小径端端口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吊环包括呈n字形的吊环本体,所述吊环本体的下端设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连接法兰的上端凸缘底面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绳穿过泥浆泵泵座上的限位环后通过一卸扣与吊环本体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吊环为四个,分别位于连接法兰的上端四周。

进一步的,所述泥浆泵为立式泥浆泵。

进一步的,所述变径接头的大径端通过丝扣或法兰盘与导管连接,变径接头的大径端与导管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变径接头将导管与泥浆泵相连接,在相同泵量条件下,与正循环清孔相比,大大提高了浆液的上返速度,携渣能力强,保证桩底沉渣厚度满足于设计要求和规范,且清孔时间短,结构简单、合理,装拆方便,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构造示意图。

图中:

1-钢丝绳;2-泥浆泵;3-变径接头;4-导管;5-吊环;501-吊环本体;502-连接杆;6-连接法兰;7-第一密封圈;8-卸扣;9-泵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循环清孔装置,包括经由升降系统驱动升降的钢丝绳1,还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泥浆泵2、变径接头3以及导管4,所述变径接头3的小径端与泥浆2泵的吸入口相连接,变径接头3的大径端与导管4相连接,变径接头3的小径端还设置有吊环5,所述钢丝绳1的下端与吊环5固联,以实现升降。使用时,升降系统通过钢丝绳1起吊或下降来控制泥浆泵2泵体进入液面的深度,导管4与孔底的距离可通过调节导管长度并辅以升降系统来完成,利用泥浆泵吸取导管内的泥浆,使含有钻渣的泥浆从桩孔底部经导管内腔上升通过钢丝胶管排入沉淀池,经过沉淀的浆液经泥浆沟流入桩孔,如此循环。

本实施例中,所述变径接头3的小径端外侧固定套设有一连接法兰6,所述连接法兰6通过螺栓与泥浆泵2相固联。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法兰6与泥浆泵2之间设置有一第一密封圈7,所述第一密封圈7位于变径接头3小径端端口外侧,防止因漏洞导致吸取泥浆液效果降低或泥浆液呲射。

本实施例中,所述吊环5包括呈n字形的吊环本体501,所述吊环本体501的下端设有一连接杆502,所述连接杆502与连接法兰6的上端凸缘底面焊接,吊环本体的下端与连接法兰的上端凸缘外圆周面焊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丝绳1穿过泥浆泵2泵座9上的限位环后通过一卸扣8与吊环本体501相连接;所述泵座9为槽钢泵座。

本实施例中,所述吊环5为四个,分别位于连接法兰6的上端四周,以便钢丝绳1可稳定的带动整个装置升降。

本实施例中,所述泥浆泵2为立式泥浆泵。

本实施例中,所述变径接头3的大径端通过丝扣或法兰盘与导管4连接,有利于各管的连接稳定;变径接头3的大径端与导管4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可防止因漏洞导致吸取泥浆液效果降低或泥浆液呲射。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系统为施工现场钻机升降系统,这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简易实现反循环清孔的装置,当需要使用时,桩基终孔验孔合格后,安放钢筋笼并固定,然后安放导管4,通过变径接头3使导管4与立式泥浆泵2相结合。接着钻机升降系统通过钢丝绳1起吊或下降来控制泥浆泵2泵体进入液面的深度,导管4与孔底的距离可通过调节导管4长度并辅以升降系统来完成,利用泥浆泵2吸取导管4内的泥浆,使含有钻渣的泥浆从桩孔底部经导管内腔上升通过钢丝胶管排入沉淀池(或过滤箱),经过沉淀的浆液经泥浆沟流入桩孔,如此循环。这样能够运用反循环方式对桩底沉渣进行快速清孔,大大降低清孔时间,同时保证桩基沉淀厚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利用钢丝绳与钻机升降系统连接,控制导管距离孔底的高度,清孔合格后,拆除变径接头及以上部分,接入漏斗,立马进行混凝土灌注。

本实施例中,在相同泵量条件下,与正循环清孔相比,大大提高了浆液的上返速度,携渣能力强(以桩径800mm,导管内径250mm、外径270mm为例,浆液上返速度可提高9倍;桩孔直径越大,则上返速度提高幅度越大),保证桩底沉渣厚度满足于设计要求和规范,且清孔时间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