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对多柱塞气举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3735发布日期:2019-05-07 20:33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对多柱塞气举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田自动化仪器仪表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对多柱塞气举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气田丛式井柱塞气举采用的是一对一柱塞气举控制系统装置,即一套控制系统控制一口气井的柱塞气举设备运行,生产成本高,安装繁琐,设备运行维护成本高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生产成本高,安装繁琐,设备运行维护成本高难度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一对多柱塞气举控制系统,包括中心控制单元、数字压力计一、数字压力计二、电磁阀、数据采集转发模块和电源,数据采集转发模块设于井口防喷器上,所述数字压力计一设在油管上,所述数字压力计二设在套管上,所述电磁阀设在气源管线上;

所述数据采集转发模块和电源均与中心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数字压力计一、数字压力计二、电磁阀均与数据采集转发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转发模块为多个且并列设置,所述数字压力计一、数字压力计二、电磁阀均为多个且与数据采集转发模块一一对应。

所述中心控制单元包括防爆箱体,所述防爆箱体内设有数据处理模块、数据远传模块、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数据远传模块均与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

所述电源包括太阳能板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和蓄电池均与中心控制单元电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转发模块包括磁通量模块和数据转发模块,所述磁通量模块用于采集柱塞到达状态,所述数据转发模块用于将数字压力计一、数字压力计二和磁通量模块的数据传送至中心控制单元。

所述数据采集转发模块和中心控制单元通过485通讯总线电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转发模块为2-8个并列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下设备生产成本高,安装繁琐,设备生产维护成本高等特点。并充分考虑到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一对多柱塞气举控制系统装置,用集中控制,分散采集的方法降低了设备的总体制造成本问题。

下面将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中:1、中心控制单元;2、太阳能板;3、数据采集转发模块;4、电磁阀;5、数字压力计一;6、数字压力计二;7、模拟信号链路;8、485通讯总线;9、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对多柱塞气举控制系统,包括中心控制单元1、数字压力计一5、数字压力计二6、电磁阀4、数据采集转发模块3和电源,数据采集转发模块3设于井口防喷器上,所述数字压力计一5设在油管上,所述数字压力计二6设在套管上,所述电磁阀4设在气源管线上;

所述数据采集转发模块3和电源均与中心控制单元1电连接,所述数字压力计一5、数字压力计二6、电磁阀4均与数据采集转发模块3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转发模块3为多个且并列设置,所述数字压力计一5、数字压力计二6、电磁阀4均为多个且与数据采集转发模块3一一对应。

数字压力计一5、数字压力计二6、数据采集转发模块3分别采集油压压力、套压压力、柱塞到达状态感应,并通过数据采集转发模块3将各数据发送至中心控制单元1,中心控制单元1在内部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对采集到的油压、套压及柱塞到达状态进行计算,并实时将计算结果发送给每个数据采集转发模块3,系统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是否实施开关井操作(通过控制电磁阀4开关),从而实现对气井进行控制的目的。

本实施例通过一个中心控制单元1即可实现多个井口的自动控制,可降低控制系统安装时的劳动强度和控制系统设备的采购成本。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对多柱塞气举控制系统,所述中心控制单元1包括防爆箱体,所述防爆箱体内设有数据处理模块、数据远传模块、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数据远传模块均与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

其中,电源管理模块监控系统功耗、充电速度、剩余电量,数据处理模块将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磁阀4开关,具有同时处理至少8路数据的能力,数据远传模块实现远程通信。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对多柱塞气举控制系统,所述电源包括太阳能板2和蓄电池9,所述太阳能板2和蓄电池9均与中心控制单元1电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转发模块3包括磁通量模块和数据转发模块,所述磁通量模块用于采集柱塞到达状态,所述数据转发模块用于将数字压力计一5、数字压力计二6和磁通量模块的数据传送至中心控制单元1。

其中,所述数据采集转发模块3和中心控制单元1通过485通讯总线8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转发模块3为2-8个并列设置。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对多柱塞气举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电磁阀4、数字压力计一5(油压变送器)、数字压力计二6(套压变送器)、数据采集转发模块3、太阳能板2、电池、中心控制单元1。

中心控制单元1是对所有数据汇总、处理,并发出指令控制各个电磁阀4启停,中心控制单元1主要由防爆箱体、人机交互界面(设置于防爆箱体外壳上)、电源管理模块(防爆箱体内)、数据处理模块(防爆箱体内)、数据远传模块组成(防爆箱体内),其中电源管理模块监控系功耗、充电速度、剩余电量,数据处理模块将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磁阀4开关,具有同时处理至少8路数据的能力(在图1中为3路),数据远传模块实现远程通信。

油压变送器、套压变送器、数据采集转发模块3分别采集油压压力、套压压力、柱塞到达状态感应,并将采集到的信号传输给数据采集转发模块3;数据采集转发模块3把采集到的数据传送至中心控制单元1;太阳能板2和电池为设备提供稳定电源。

电磁阀4与气动薄膜阀连接,气动薄膜阀的开关控制是通过套管引气源,并经过减压阀减压形成气动控制回路,通过电磁阀4的启停来控制气流通断,当气流接通时气动薄膜阀打开,气流切断时气动薄膜阀关闭。

其中,数据采集转发模块3安装在每个井口的防喷器上,数据采集转发模块3集成磁通量模块和数据转发模块,数据采集转发模块3用于数字压力计一5、数字压力计二6数据的采集传输和磁通量的采集(通过模拟信号链路7电连接),分别可以采集油压、套压、油管三轴磁场值(检测柱塞是否到达)的数据,并转发至中心控制单元1。控制部分为电磁阀4控制,供电采用光伏充电、电池供电方式。中心控制单元1可以同时对至少8口气井同时进行作业管理工作,该单元实时轮询采集每个采集模块的实时状态,并在内部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对采集到的油压、套压及柱塞到达状态进行计算,并实时将计算结果发送给每个磁通量采集及数据转发模块,系统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是否实施开关井操作,从而实现对气井进行控制的目的。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