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暗挖隧道梯级自动化抽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7235发布日期:2019-06-18 23:46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暗挖隧道梯级自动化抽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暗挖隧道梯级自动化抽水装置,属于隧道施工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发展规模越来越迅速、壮大,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文明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如今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自身的特殊性,工程一般处于城市中、边缘、甚至处于城市繁华区、居民区等敏感地带,所带来的结果是暗挖隧道所占工程比例逐渐在提高,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家众所周知,暗挖隧道是地下工程当中危险性最高、施工难度最大、地下水最多的工程。地下水的存在,不仅增加了隧道开挖期间的安全风险,而且也使得开挖掌子面处积水较多,文明施工极差。传统的排水做法是在掌子面附近靠边一侧就地挖积水坑,水汇集到坑内,在用水泵人工逐一抽排至洞外。这种做法存在的缺点如下:(1)积水坑容量有限,抽排不及时的情况下容易漫流至坑外,降水效果差;(2)积水坑通常情况下开挖深度较浅(坑底高于仰拱底部),只能收集地面径流水,不能降低仰拱面以下水位,文明施工效果差;(3)坑内积水采用人工抽排,在抽水人数有限的条件下不能及时坑内积水,影响洞内文明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浮漂的控制,井内水泵自动启动并抽水,实现隧道洞内积水梯级抬升、逐级抽排,最终抽排至洞外,使得洞内积水抽排及时,降水效果明显,洞内保持干燥,洞内安全、文明施工满足施工需求。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所述暗挖隧道梯级自动化抽水装置包括降水井、水泵、浮漂、抽水管路、配电柜、隧道处支、仰拱回填面,所述隧道处支的仰拱回填面一侧沿洞外方向均匀设置有间距相同,且呈阶梯级设置的降水井,降水井内部安装有水泵和浮漂,水泵通过抽水管路沿洞外方向延伸至邻近的降水井内部,每个降水井外侧的隧道处支侧面对应安装有配电柜。

优选地,述降水井由内径为Ф600mm,壁厚为10mm的钢管制成,且降水井表面均匀开设有Ф20@200*200mm的滤水孔。

优选地,所述降水井外侧设有厚度为10cm的碎石反滤层。

优选地,所述抽水管路采用直径为Ф100mm的PE管。

优选地,所述浮漂安装高度应距降水井底部不少于1m。

优选地,所述降水井底部标高低于仰拱回填面标高5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降水井底部标高低于隧道仰拱标高,能更好的收集地表以下的积水,降水效果明显。尤其在地下水丰富的V、VI级围岩段,不仅抽排了仰拱处的积水,且降低了掌子面附近的水位,开挖更安全。

2.降水井内在仰拱一侧按等间距布置,且安装了浮漂,可实现梯级、自动化抽水,保持洞内安全文明施工需求。

3.井内安装浮漂,抽水自动化,隧道开挖施工期间,抽排水运行人工成本较低,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明显。

4.在仰拱一侧安装降水井,不仅实现洞内抽排水效果,还可实现洞内的降水效果,且降水井在仰拱边侧,不影响洞内交通通行需求。

5.本自动化抽水装置,不仅在隧道开挖期间起到抽排水、降水效果,而且在二衬施工期间,依然可起到降水效果,对二衬施工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纵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相邻两个降水井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剖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降水井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降水井虑水孔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降水井、2-水泵、3-浮漂、4-抽水管路、5-配电柜、6-隧道处支、7-仰拱回填面、8-碎石反滤层、9-滤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5所示,所述暗挖隧道梯级自动化抽水装置包括降水井1、水泵2、浮漂3、抽水管路4、配电柜5、隧道处支6、仰拱回填面7、碎石反滤层8,在隧道仰拱设计开挖面以下继续向下开挖深度为50cm(低于仰拱50cm)小坑,沿洞外方向均匀设置间距相同的小坑,用于安装降水井1,由钢管制成内径为Ф600mm,壁厚为10mm的降水井1,且降水井1表面均匀开设有Ф20@200*200mm的滤水孔9,主要是起到进水作用,即隧道仰拱内的水可通过滤水孔流进至降水井内,达到降水的目的,将降水井1安装在仰拱回填面7所挖的小坑后,回填至洞内行车面标高,所述降水井1在隧道处支6的仰拱回填面7一侧沿洞外方向呈阶梯级设置且间距相同,降水井1外侧设有厚度为10cm的碎石反滤层8,主要作用是过滤水中杂质、淤泥,防止杂质、淤泥流进降水井内,堵塞降水井及水泵,降水井1内部安装有水泵2和浮漂3,水泵选用一台1.5kw.h的污水泵,扬程不小于20m,浮漂3安装高度应距降水井1底部不少于1m,使得降水井1到达浮漂3安装位置后才启动水泵2,水泵2通过抽水管路4沿洞外方向延伸至邻近的降水井1内部,抽水管路4采用直径为Ф100mm的PE管,每个降水井1外侧的隧道处支6侧面对应安装有配电柜5,水泵2和浮漂3均与配电柜5相连接,配电柜5对水泵2和浮漂3进行供电,当降水井1内部水位上升到浮漂3位置,配电柜5对水泵2进行供电,水泵工作,即可将本降水井1内部的水抽到沿洞外方向邻近的降水井1内部。

优选地,降水井1底部标高低于仰拱回填面7标高50cm,能更好的收集地表以下的积水,降水效果明显。尤其在地下水丰富的V、VI级围岩段,不仅抽排了仰拱处的积水,且降低了掌子面附近的水位,开挖更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当最低侧的降水井1内的水位达到设定的浮漂3水位高度时,通过浮漂3的控制,配电柜5对水泵2进行供电,降水井1内安装的水泵2自动启动并抽水,将本降水井1内部的水抽到沿洞外方向邻近的降水井1内部,当邻近的降水井1内部的水位达到设定的浮漂3水位高度时,通过浮漂3的控制,配电柜5对水泵2进行供电,邻近的降水井1内部的水泵2再次将水抽至更靠近洞外方向的降水井1内部,实现隧道洞内积水梯级抬升、逐级抽排,最终抽排至洞外,满足洞内安全、文明施工需。

本实用新型通过浮漂的控制,井内水泵自动启动并抽水,实现隧道洞内积水梯级抬升、逐级抽排,最终抽排至洞外,使得洞内积水抽排及时,降水效果明显,洞内保持干燥,洞内安全、文明施工满足施工需求。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