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水井封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80875发布日期:2019-09-29 16:34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水井封堵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结构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降水封堵结构。



背景技术:

在当今城市建设中,地下工程施工广泛,地下工程就不得不与地下水打交道,为了能顺利完成地下工程,就必须使用降水井降水,降水井封堵不当,会给工程造成很大的破坏。

目前传统的施工方法是待降水井内地下水抽干后马上回填碎石混凝土等至基础垫层标高,同时采用比基础混凝土高-轻强度等级的膨胀混凝土浇筑至基础顶面,施工方法不足之处在于会在降水井口部位产生施工缝,带来漏水隐患,且无法修补;或采用钢管将降水井结肠,穿过基础底板,钢管外侧焊接止水翼板,待施工完毕后再钢管内侧采用钢板焊接封堵,施工方法不足之处在于封堵焊接时间长,对于出水量大的降水井封堵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针对出水量大的降水井进行封堵的降水井封堵结构,该封堵结构采用多层防水处理,真正保证降水井不渗漏,其施工简单,造价低,并可缩短施工工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种降水井封堵结构,包括带有止水环的钢套管、置于结构底板下方的黏土填充层和置于钢套管内的封堵结构层,所述封堵结构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土工布垫层、第一快干水泥层、第二快干水泥层、密封钢板和第三快干水泥层;所述钢套管在结构底板浇筑前焊接在井管上端,且钢套管的底部延伸至结构底板下方,所述黏土填充层填充在井管内,且填充高度距离结构底板底面1.2~1.8m,在土工布垫层和第一快干水泥层中部设有抽水孔,并在抽水完成后通过止水塞将抽水孔密封;所述第二快干水泥层在抽水结束且拔出抽水孔后通过快干水泥在第一快干水泥层上方填充而成,所述密封钢板为圆形钢板,置于第二快干水泥层顶面,并与钢套管焊接,所述第三快干水泥层从密封钢板的顶面填充至结构底板的顶面。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土工布垫层距离结构底板底面的距离为25~35cm。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快干水泥层的高度为300~400mm。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止水塞为圆形木塞。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快干水泥层的填充高度为 200~300mm。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设置在钢套管上的止水环是由焊接在钢套管上止水法兰板和置于止水法兰板上的止水条组成。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易行、操作方便、造价低且工期短的基坑承压或含水层降水井封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封堵结构采用多道防水结构,真正确保了降水井不渗漏,可以用于针对出水量大的基坑承压或含水层降水井封堵,其封堵结构、施工方便,造价低,施工工期短,降低了劳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抽水状态示意图。

图中:1—止水环,2—钢套管,3—黏土填充层,4—土工布垫层,5—第一快干水泥层,6—第二快干水泥层,7—密封钢板,8—第三快干水泥层,9 —结构底板,10—抽水孔,11—止水塞,12—井管,13—抽水泵,14—抽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降水井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封堵结构包括带有止水环1的钢套管2、置于结构底板9 下方的黏土填充层3和置于钢套管2内的封堵结构层,所述设置在钢套管2 上的止水环1是由焊接在钢套管2上止水法兰板和置于止水法兰板上的止水条组成。所述封堵结构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土工布垫层4、第一快干水泥层5、第二快干水泥层6、密封钢板7和第三快干水泥层8;所述钢套管2在结构底板9浇筑前焊接在井管122上端,且钢套管2的底部延伸至结构底板9下方,所述黏土填充层3填充在井管12内,且填充高度距离结构底板9底面1.2~ 1.8m,所述土工布垫层4距离结构底板9底面的距离为25~35cm,所述第一快干水泥层5的高度为300~400mm,在土工布垫层4和第一快干水泥层5中部设有抽水孔10,并在抽水完成后通过止水塞11将抽水孔10密封,所述止水塞11为圆形木塞;所述第二快干水泥层6在抽水结束且拔出抽水孔后通过快干水泥在第一快干水泥层5上方填充而成,所述第二快干水泥层6的填充高度为200~300mm。所述密封钢板7为圆形钢板,置于第二快干水泥层6顶面,并与钢套管2焊接,所述第三快干水泥层8从密封钢板7的顶面填充至结构底板9的顶面。

本实用新型中的封堵结构主要用于前期围护结构未隔断微承压水层、承压水层、前期围护结构成墙质量较差等情况。其具体施工时需要准备的材料有:配电箱、电焊机、自吸泵、尼龙管、黏土袋、快干水泥、灰桶、土工布、 8mm厚钢板。其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根据水流大小准备好自吸泵的功率及尼龙管大小,将水管与自吸泵连接好。若自吸泵功率大而水流量较小,可以选择较小的水管,通过变截面水管接头与自吸泵连接,或者将水管头上敲扁以减少水流量,保证地下水外溢量与自吸泵抽水量相当,若地下水流量大于抽水量,地下水会从管壁溢出,若地下水流量小于抽水量,会导致自吸泵抽水过程中因水量不足,进水管中进入空气而停止抽水。

(2)、将井管内放入黏土袋,填至离底板顶1.5m左右,用棍子捣实形成黏土填充层3;

(3)、如图2所示,将自吸泵水管连接好,放入井管中,注意进水管口离黏土回填面保持20cm距离,避免抽水过程中泥土进入管中堵塞管路;注意水管套接位置深度距离地板面25~35cm;打开水泵电源,将水降至离井口1 米左右,将土工布放入井管中,让抽水孔保持在井管中心附近,避免靠近管壁;

(4)、继续抽水,用快干水泥填塞井管300~400mm形成第一快干水泥层5,注意不要超过水管套接部位;

(5)、等40min,第一快干水泥层达到高强度后,拔出上部进水管,将准备好的圆木止水塞11打入留置井中的水管中,并查看有无渗漏水,若无,马上拌制快干水泥,再次填充200~300mm,形成第二快干水泥层6,并预留约5cm 不填;

(6)、马上清理井壁,将提前加工好的8mm厚的圆形钢板满焊在第二快干水泥层6以上,在焊接位置冷却后,检查焊缝是否漏水,确认不漏后,再用快干水泥将井管填至结构底板9的顶面形成第三快干水泥层8,完成降水井的封堵过程。

本实用新型中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