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梁板底电锤成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2052发布日期:2019-11-12 23:29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梁板底电锤成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打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梁板底电锤成孔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程施工时,由于安装吊架及植筋需要,会在梁板底用电锤打孔,且数量较多,由于所成孔的深度和孔距需满足JGJ145-201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的要求,成孔位置是否精准,成孔是否歪斜,成孔深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将影响工程验收。

目前,施工中普遍采用打孔人员肩扛电锤,站在活动脚手架上打孔,为了保持活动脚手架稳固,还需辅助人员帮助固定脚手架,打孔人员和辅助人员必须上下配合作业。此方法操作人员属于高危作业、危险较大,并且需和辅助人员上下交叉配合作业,费时费力。

另外,由于打孔人员肩扛电锤,头部活动受限,不易找准打孔位置;电锤进给靠打孔人员的身体姿势变化实现,无法保证钻头和梁板底垂直,成孔容易歪斜;成孔深度无法测量,仅依靠打孔人员目测,不能保证精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单人操作,能够精调打孔位置,成孔深度可控,成孔垂直的梁板底电锤成孔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梁板底电锤成孔装置,包括自下而上竖直连接的位置调节机构、顶举机构和电锤。

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十字滑台和螺旋升降柱,十字滑台沿X向和Y 向均有双向可调节的移动量,且调整到位可锁紧。所述螺旋升降柱包括底座、丝母、丝杠和托架。所述底座为一端带法兰盘的钢管,底座通过法兰盘竖直固定于十字滑台上表面,且底座中心和十字滑台中心重合。所述丝母轴向卡套于底座顶端的钢管口部,并可沿钢管口部绕底座中心旋转。所述丝杠与丝母旋合,其下端插于钢管孔内,丝杠可随丝母的旋转沿底座钢管内孔上下直线升降。所述托架固定于丝杠上端的顶面。

所述顶举机构包括:垂直举升器、指针和标尺。所述垂直举升器固定于所述托架顶面,垂直举升器的顶举中心与所述底座同轴。所述指针固定于垂直举升器顶举部件上,指针可随顶举部件上下移动。所述标尺固定于垂直举升器基座的一侧,标尺长度方向和垂直举升器的顶举方向一致。所述指针水平指向标尺。

所述电锤固定连接于垂直举升器顶举托座的顶端,电锤的钻头中心和垂直举升器的顶举中心同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螺旋升降柱的螺旋为梯形自锁螺旋,所述丝母设有手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标尺通过抱卡固定于垂直举升器基座的一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顶举机构还包括接近开关,接近开关固定于标尺上,可沿标尺长度方向调整位置,接近开关的探头径向垂直于垂直举升器的顶举中心,并且探头可与所述指针的针尖感应。所述接近开关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垂直举升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垂直举升器采用固定套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托架的顶面。所述固定套焊于托架的顶面,并和底座同轴。所述垂直举升器的基座装于固定套内,垂直举升器的底面和托架顶面贴合。固定套的周向布置有若干用于顶紧垂直举升器基座的螺钉。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传力杆,传力杆的底端和垂直举升器的顶举托座固定,传力杆的顶端和电锤固定,传力杆和电锤的钻头中心同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包括:伸缩导杆和吸尘罩。

所述伸缩导杆平行于电锤钻头,包括自下而上的支撑杆、支撑环、弹簧和活动杆。所述支撑杆为空心管,所述活动杆的底端伸入支撑杆的孔内,与支撑杆形成伸缩结构。所述支撑环套在支撑杆的外表面上并固定,所述吸尘罩固定于活动杆的顶端。所述吸尘罩的底面和所述支撑环的上表面之间设有处于自然状态的弹簧。所述弹簧套在支撑杆和活动杆外表面。

所述吸尘罩顶面敞口,与梁板底平行。所述吸尘罩偏心固定于活动杆的顶端。电锤钻头自下而上穿过吸尘罩的底部,其开口处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吸尘罩为透明材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吸尘装置还包括导灰管和收灰桶。所述导灰管的上端连接于吸尘罩的底部偏离于电锤钻头处,所述吸尘罩的底部自电锤钻头处向导灰管处倾斜。所述收灰桶设于地面上,导灰管的下端插在收灰桶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吸尘装置通过将支撑杆下端折弯,平行固定于传力杆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梁板底电锤成孔装置,由于采用自下而上竖直连接,而且螺旋升降柱、顶举机构和电锤钻头为同轴布置,能够保证梁板底成孔的垂直要求。

该梁板底电锤成孔装置,打孔前,可通过螺旋升降柱调整装置高度,再通过十字滑台找正打孔位置,然后旋紧螺旋升降柱的丝母,将整个装置上下顶紧。即保证所找打孔位置准确,又确保了该装置的稳定。

该梁板底电锤成孔装置,打孔时,由于顶举机构设有标尺,当顶举机构升降时,设在顶举部件上的指针会沿标尺长度方向上下滑动,从而直观反应打孔深度。另外,由于标尺上设有可沿其长度方向调节位置的接近开关,打孔前将接近开关调整至所需打孔的深度尺寸处,当顶顶举部件上的指针对正接近开关时,就表示打孔已达到设定深度,接近开关即会反馈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会控制顶举机构停止举升,并反向降落,从而避免了人为反应的时间误差,使打孔深度更精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位置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顶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吸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位置调节机构 2顶举机构 3传力杆 4电锤 5吸尘装置

11十字滑台 12螺旋升降柱 121底座 122丝母 123丝杠

124托架 125固定套 21垂直举升器 22抱卡 23指针

24标尺 25接近开关 51伸缩导杆 52吸尘罩 53导灰管

54收灰桶 511支撑杆 512支撑环 513弹簧 514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梁板底电锤成孔装置,包括自下而上竖直连接的位置调节机构1、顶举机构2和电锤4;而且位置调节机构1、顶举机构 2和电锤4钻头同轴布置。

位置调节机构1包括:十字滑台11和螺旋升降柱12。十字滑台11为现有产品,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十字滑台11沿X向和Y向均有双向可调节的移动量,且可到位锁紧。螺旋升降柱12包括底座121、丝母122、丝杠 123和托架124。底座121为一端带法兰盘的钢管,底座121通过法兰盘竖直固定于十字滑台11上表面,且底座121中心和十字滑台11中心重合。丝母122轴向卡套于底座121顶端的钢管口部,并可沿钢管口部绕底座121 中心旋转。丝杠123与丝母122旋合,其下端插于钢管孔内,丝杠123可随丝母122的旋转沿底座121钢管内孔上下直线升降。托架124固定于丝杠123上端的顶面。十字滑台11可调整电锤4钻头的水平位置,螺旋升降柱12可调整整套装置的高度,且可将整套装置上下顶紧梁板底和地面。顶紧后整套装置稳定性好,打孔过程中电锤4钻头不会发生位置变动。

顶举机构2包括:垂直举升器21、指针23和标尺24。垂直举升器21 可以采用千斤顶,也可以采用气缸或者液压缸。垂直举升器21固定于托架 124顶面,垂直举升器21的顶举中心与底座121同轴。指针23固定于垂直举升器21顶举部件上,指针23可随顶举部件上下移动。标尺24固定于垂直举升器21基座的一侧,标尺24长度方向和垂直举升器21的顶举方向一致。指针23水平指向标尺24。在顶举部件上下伸缩的过程中指针23可沿标尺24长度方向上下滑动,从而反应打孔深度。

为了使力的传递方向垂直向上,因此将电锤4固定连接于垂直举升器 21顶举托座的顶端,并且将电锤4的钻头中心和垂直举升器21的顶举中心同轴,这样可避免顶举力出现分力,避免整套装置歪斜。

使用时,先将整套装置竖直置于和打孔位置对应的地面上,然后旋转丝母122,调整整套装置的高度,使钻头贴近梁板底。这时可以调整十字滑台11,使钻头对准梁板底的打孔位置。

调整到位后,检查指针23是否对准标尺24的零位,并再次旋转丝母 122使整套装置上下顶紧梁板底和地面。

调整、顶紧操作完成后,先启动电锤4使其旋转,再启动垂直举升器 21开始举升打孔。打孔过程中指针23会随顶举部件沿标尺24向上滑动,通过目测指针23对应的标尺24尺寸,可及时停止垂直举升器21的举升,保证打孔的深度。

为了保证整套装置顶紧的效果,螺旋升降柱12的螺旋为梯形自锁螺旋,顶紧后不会自动降落,即使受冲击力也能保证顶紧可靠。丝母122设有便于旋转的手柄,即起到了省力的效果,也可保证螺旋旋紧可靠。

标尺24通过抱卡22固定于垂直举升器21基座的一侧。标尺24上连接有接近开关25,接近开关25可沿标尺24长度方向调整位置。接近开关25的探头径向垂直于垂直举升器21的顶举中心。随着顶举部件的向上举升,探头会与指针23的针尖感应。接近开关25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垂直举升器21。

使用时,在整套装置顶紧后,可将接近开关25沿标尺24调整至所需的深度尺寸处,在打孔过程中随着顶举部件的逐渐上升,固定在顶举部件上的指针23会逐渐靠近接近开关25,当接近开关25和指针23的针尖对应后,会发出反馈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即可控制垂直举升器21停止举升,从而实现成孔深度的自动控制。

为了方便单人操作,位置调整机构1和顶举机构2采用可拆卸连接。垂直举升器21采用固定套125的方式固定于托架124的顶面。固定套125 焊于托架124的顶面,并和底座121同轴。垂直举升器21的基座装于固定套125内,垂直举升器21的底面和托架124顶面贴合。固定套125的周向布置有若干用于顶紧垂直举升器21基座的螺钉。

使用时,可先将先将位置调节机构1置于和打孔位置对应的地面上,再将固定有电锤4的顶举装置2放入固定套125内,最后旋转螺钉顶紧即可。

当所需打孔的梁板底距地面太高,所述螺旋升降柱12和垂直举升器21 的行程太短时,在垂直举升器21和电锤4之间可垂直加设传力杆3,传力杆3的底端和垂直举升器21的顶举托座固定,传力杆3的顶端和电锤4固定。为了保证力的垂直向上,传力杆3和电锤4钻头及垂直举升器21的顶举中心同轴。

为了改善操作环境的粉尘污染,还包括吸尘装置5,吸尘装置5包括:伸缩导杆51和吸尘罩52。

为了保证吸尘装置5即能和梁板底一直保持贴合状态不让粉尘飞散,又能在旋转的电锤4钻头向上的过程中沿钻头反向垂直滑动,因此采用伸缩导向的结构。伸缩导杆51平行于电锤4钻头,包括自下而上的支撑杆511、支撑环512、弹簧513和活动杆514。支撑杆511为空心管,活动杆514的底端伸入支撑杆511的孔内,与支撑杆511形成伸缩结构。支撑环512套在支撑杆511的外表面上并固定。吸尘罩52固定于活动杆514的顶端。吸尘罩52的底面和支撑环512的上表面之间设有处于自然状态的弹簧513。弹簧513套在支撑杆511和活动杆514外表面。

吸尘罩52顶面敞口,与梁板底平行,可保证打孔时将粉尘完全罩住无飞散。吸尘罩52偏心固定于活动杆514的顶端,电锤4钻头自下而上穿过吸尘罩52的底部,其开口处设有密封圈。

使用时,在伸缩导杆51的弹簧513作用下,吸尘罩52的顶面会一直与梁板底保持贴合。打孔开始时,伸缩导杆51的弹簧513处于自然状态,伸缩导杆51为伸长状态。当顶举机构2上升时,吸尘罩52会在梁板底的限位作用下,挤压活动杆514使伸缩导杆51收缩,同时弹簧513受压会反向支撑吸尘罩52和梁板底贴合。这样即保证了吸尘罩52一直和梁板底贴合,又不会阻碍钻头的上升。钻头一直在吸尘罩52内旋转,由于钻头和吸尘罩52相交的部位设置了密封圈,打孔产生的灰尘及颗粒会完全被收集在吸尘罩52内,不会外漏。

吸尘罩52为透明材质。使用时,可以保证操作者看清楚钻头位置,方便位置调整。

吸尘装置5还包括导灰管53和收灰桶54;导灰管53的上端连接于吸尘罩52的底部偏离于电锤4钻头处,吸尘罩52的底部自电锤4钻头处向导灰管53处倾斜,可使灰尘自动向导灰口滑落,保证导灰效果。收灰桶54 设于地面上,导灰管53的下端插在收灰桶54内。

使用时,吸尘罩52收集的灰尘会沿吸尘罩52倾斜的底面滑入导灰管 53,通过导灰管53落到收灰桶54内。即减少了灰尘的飞散,又减轻了操作者的打扫工作量。另外由于增设了导灰管53,吸尘罩52内无需存放大量灰尘和颗粒,因此可以采用体积较小的吸尘罩52,使整套装置更轻便。

为了使用方便,将吸尘装置5固定于该装置的主体上,可采用支撑杆 511下端折弯,平行固定在传力杆3上的方案。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