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测量用检测标志点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2852发布日期:2019-11-09 00:06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井下测量用检测标志点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井下测量用检测标志点固定器,涉及一种井下测量时,对检测标志点进行安装固定的固定器,属于矿井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合井下的锚固压板进行卡合安装,并将标识板支撑压紧在固定环内侧的标识点固定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井下进行作业需要对巷道以及作业面进行检测,例如各处的风流量、渗水情况等等,为了确保检查的全面,通常会在关键位置设立检查观测点,传统的方式通常标记在岩壁上,通过在岩壁上涂刷标记作为检测标志点,但该方式涂刷后容易脱落,导致标志点缺失,因此出现了固定式的标识点,通过将检测标识点打到岩壁上,但固定方式通过螺接至岩壁内,连接方式需要钻孔,且固定稳定性较差,对于有方向要求的检测标识点,容易出现偏转或方向错误,进而影响检测准确性,不能够快速进行安装固定。

公开号 CN208155283U公开了一种数显式巷道顶板下沉检测器,包括:垂直设置在井下巷道底板上的支撑立柱,支撑立柱为金属中空矩形管,支撑立柱上方用U形卡兰将其固定在固定架上,固定架另一端与供排水管道连接;该装置通过U形卡兰进行固定,其安装后的稳定性较差,不适合用于检测标志点的固定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井下测量用检测标志点固定器提供了一种配合井下的锚固压板进行卡合安装,并将标识板支撑压紧在固定环内侧的标识点固定器。能够进行快速卡合安装,提高安装固定效率。

本实用新型井下测量用检测标志点固定器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井下测量用检测标志点固定器由紧固旋钮、标识板、紧固组件、螺杆、铰接架、辅卡环、主卡环、导向螺套、限位槽和压板组成,所述主卡环为半圆形结构,所述辅卡环为半圆形结构,所述主卡环一端置有铰接架,所述辅卡环一端置有铰接架,且通过铰接轴和主卡环一端的铰接架相铰接,所述主卡环另一端通过紧固组件和辅卡环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紧固组件由竖拉杆、拉锁头、拉紧杆、固定螺套、偏转架、卡槽和固定臂组成,两个偏转架分别置于主卡环另一端外侧壁上,且上下分布,固定螺套置于两个偏转架之间,且分别通过连接轴和两个偏转架相连接,所述固定螺套为四角螺套,所述主卡环外侧和辅卡环外侧置有和四角螺套边角相对应的让位槽,两个固定臂分别置于辅卡环另一端外侧壁上,所述固定臂一侧开有卡槽,拉紧杆贯穿固定螺套,且和固定螺套相螺接,拉锁头置于拉紧杆一端上,竖拉杆垂直置于拉锁头上,所述竖拉杆的两端分别和两个固定臂上的卡槽相对应,所述主卡环和辅卡环组合形成固定环,所述主卡环内侧置有安装槽,所述辅卡环内侧置有安装槽,标识板置于固定环内,所述标识板外圈置于安装槽内,所述标识板上置有限位槽,所述固定环顶端内圈置有限位块,且置于限位槽内,所述安装槽槽底置有多个防滑条,多个导向螺套等角度置于标识板上,多个螺杆一端一一对应穿过多个导向螺套置于固定环内,所述螺杆和导向螺套相螺接,所述螺杆顶端置有紧固旋钮,所述螺杆底端置有压板,所述卡槽宽度由外向内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底部置有多个橡胶凸起,且呈环形分布,所述橡胶凸起为半球形结构。

有益效果。

一、能够进行快速卡合安装,提高安装固定效率。

二、对标识板进行支撑紧固,提高稳定性,防止标识板偏转。

三、能够直接和锚固压板配合紧固,并适配不同厚度的锚固压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井下测量用检测标志点固定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井下测量用检测标志点固定器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井下测量用检测标志点固定器标识板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井下测量用检测标志点固定器螺杆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井下测量用检测标志点固定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井下测量用检测标志点固定器紧固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井下测量用检测标志点固定器实施例2压板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中

其中为:固定环(1),紧固旋钮(2),标识板(3),紧固组件(4),螺杆(5),铰接架(6),辅卡环(7),主卡环(8),导向螺套(9),限位槽(10),压板(11),锚固压板(12),锚杆(13),竖拉杆(14),拉锁头(15),拉紧杆(16),固定螺套(17),偏转架(18),卡槽(19),固定臂(2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井下测量用检测标志点固定器是这样实现的,由紧固旋钮(2)、标识板(3)、紧固组件(4)、螺杆(5)、铰接架(6)、辅卡环(7)、主卡环(8)、导向螺套(9)、限位槽(10)和压板(11)组成,所述主卡环(8)为半圆形结构,所述辅卡环(7)为半圆形结构,所述主卡环(8)一端置有铰接架(6),所述辅卡环(7)一端置有铰接架(6),且通过铰接轴和主卡环(8)一端的铰接架(6)相铰接,所述主卡环(8)另一端通过紧固组件(4)和辅卡环(7)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紧固组件(4)由竖拉杆(14)、拉锁头(15)、拉紧杆(16)、固定螺套(17)、偏转架(18)、卡槽(19)和固定臂(20)组成,两个偏转架(18)分别置于主卡环(8)另一端外侧壁上,且上下分布,固定螺套(17)置于两个偏转架(18)之间,且分别通过连接轴和两个偏转架(18)相连接,所述固定螺套(17)为四角螺套,所述主卡环(8)外侧和辅卡环(7)外侧置有和四角螺套边角相对应的让位槽,两个固定臂(20)分别置于辅卡环(7)另一端外侧壁上,所述固定臂(20)一侧开有卡槽(19),拉紧杆(16)贯穿固定螺套(17),且和固定螺套(17)相螺接,拉锁头(15)置于拉紧杆(16)一端上,竖拉杆(14)垂直置于拉锁头(15)上,所述竖拉杆(14)的两端分别和两个固定臂(20)上的卡槽(19)相对应,所述主卡环(8)和辅卡环(7)组合形成固定环(1),所述主卡环(8)内侧置有安装槽,所述辅卡环(7)内侧置有安装槽,标识板(3)置于固定环(1)内,所述标识板(3)外圈置于安装槽内,所述标识板(3)上置有限位槽(10),所述固定环(1)顶端内圈置有限位块,且置于限位槽(10)内,所述安装槽槽底置有多个防滑条,多个导向螺套(9)等角度置于标识板(3)上,多个螺杆(5)一端一一对应穿过多个导向螺套(9)置于固定环(1)内,所述螺杆(5)和导向螺套(9)相螺接,所述螺杆(5)顶端置有紧固旋钮(2),所述螺杆(5)底端置有压板(11),所述卡槽(19)宽度由外向内逐渐减小;

使用时,初始状态下,固定环(1)打开,首先在标识板(3)上刻上标识,然后将固定环(1)卡在井下锚杆(13)顶端的锚固压板(12)上,将固定环(1)闭合,旋紧拉紧杆(16)使拉锁头(15)上的竖拉杆(14)卡紧在卡槽(19)内,进而对固定环(1)进行闭合固定,然后同时旋转多个紧固旋钮(2),紧固旋钮(2)带动螺杆(5)沿着导向螺套(9)下旋,进而螺杆(5)带动压板(11)向下移动,将压板(11)压在锚固压板(12)上,多个螺杆(5)对标识板(3)进行支撑,标识板(3)上的限位槽(10)卡在限位块上,实现对标识板(3)的支撑压紧,进而配合井下锚杆(13)上的锚固压板(12)进行安装固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为:所述压板(11)底部置有多个橡胶凸起,且呈环形分布;使用时,能够增加压板(11)和锚固压板(12)间的摩擦力,提高压紧固定效果,进而使标识板(3)更加稳定;

所述安装槽槽底置有多个防滑条的设计,能够增加固定环(1)和锚固压板(12)间的摩擦力,避免固定环(1)在锚固压板(12)上偏转,提高稳定性;

达到配合井下的锚固压板(12)进行卡合安装,并将标识板(3)支撑压紧在固定环(1)内侧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涵盖。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置于”、“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折边连接、铆钉连接、销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固定连接方式,也可以是螺纹连接、卡扣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或者一体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