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处理厚混凝土底板的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58231发布日期:2020-04-21 17:0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处理厚混凝土底板的钻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厚混凝土底板的钻头。



背景技术:

杭政储出[2016]20号地块商业商务用房(杭州国际中心)地基基础工程地处杭州市江干区钱江新城单元(jg17)e-04地块,东至富春路,南至丹桂街,西至民心路,北至江锦路。本工程场内有原污水泵房,底板埋深超过10m,底板厚达2m,且距离北侧江锦路较近,不满足大开挖处理,采用基坑开挖后处理,基坑内无法满足基础钻孔桩施工的条件,因此必须处理原污水泵房的底板、墙板后施工基础钻孔桩。

采用360度全回转套管跟进的方法进行清理障碍物,在实际清障过程中遇到刀头切削底板后,整个底板混凝土卡在套管内,难以取出,在套管内采用气动冲击锤破碎时间久,混凝土碎渣清理较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故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厚混凝土底板的钻头。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处理厚混凝土底板的钻头,包括金属套管;所述金属套管底部固设有多个均匀设置的外刀头,所述金属套管内壁固设有若干合金刀头,合金刀头与外刀头之间留有间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合金刀头包括定位板,固设于定位板上的内刀头,定位板与内刀头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板贴合于金属套管内壁,定位板与金属套管内壁的弧度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刀头与内定位板焊接时呈5°~10°的倾斜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刀头与外刀头之间的间距不大于5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刀头与外刀头交错布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刀头与外刀头为硬质合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外刀头和合金刀头的组合结构形式,切割钢筋混凝土底板的直径变小,当整个切割完成后,用抓斗直接抓住钢筋混凝土底板圆饼并吊离钻孔,再清理孔内剩余小块混凝土,完成后素土回填,增强金属套管的强度,有效防止钻头变形,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其中:外刀头1,金属套管3,合金刀头4,定位板40,内刀头4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处理厚混凝土底板的钻头,包括金属套管3;所述金属套管3底部固设有多个均匀设置的外刀头1,所述金属套管3内壁固设有若干合金刀头4,合金刀头4与外刀头1之间留有间距;本实用新型采用外刀头1和合金刀头4的组合结构形式,切割钢筋混凝土底板的直径变小,当整个切割完成后,用抓斗直接抓住钢筋混凝土底板圆饼并吊离钻孔,再清理孔内剩余小块混凝土,完成后素土回填,增强金属套管的强度,有效防止钻头变形,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内刀头41与外刀头1交错布设,具体的,内刀头41的数量少于外刀头1数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钻头切割厚混凝土过程中,外刀头1为主要切割点,内刀头41为辅助切割,避免了金属套管3在切割过程中,金属套管3的卡住,保证了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内刀头41与外刀头1为硬质合金,保证了钻头的使用效率。

另外,外刀头1的两端也可以为圆弧过度,该外刀头1所受到的力更均匀,不容易脱落,加强了整个钻头的强度,不容易发生形变,同时也增加接触面积,提高钻孔效率。

合金刀头4包括定位板40,固设于定位板40上的内刀头41,定位板40与内刀头41为一体成型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合金刀头4的结构强度和整体牢固度,保证了切割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定位板40贴合于金属套管3内壁,定位板40与金属套管3内壁的弧度相适配,定位板40为铁板,铁板规格300×200×(20、30)mm,铁板与金属套管3大小和弧度贴合,焊接铁板的目的是:增加合金刀头4的受力面积,以保证在切割钢筋混凝土底板时不撕裂金属套管3,并在后续剥离合金刀头4时不损伤金属套管3。

内刀头41与内定位板40焊接时呈5°~10°的倾斜角度,保证切割钢筋混凝土底板进入金属套管3内后,不被金属套管3和内刀头41等卡住,能使抓斗能够有间隙抓住钢筋混凝土底板圆饼。

内刀头41与外刀头1之间的间距不大于50mm,保证整个切割钢筋混凝土底板的直径变小,不然切割完成后上小下大,任然卡的外刀上,不能取出钢筋混凝土底板圆饼。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外刀头1,金属套管3,合金刀头4,定位板40,内刀头4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处理厚混凝土底板的钻头,包括金属套管(3);所述金属套管(3)底部固设有多个均匀设置的外刀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套管(3)内壁固设有若干合金刀头(4),合金刀头(4)与外刀头(1)之间留有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厚混凝土底板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刀头(4)包括定位板(40),固设于定位板(40)上的内刀头(41),定位板(40)与内刀头(41)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厚混凝土底板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40)贴合于金属套管(3)内壁,定位板(40)与金属套管(3)内壁的弧度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厚混凝土底板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刀头(41)与内定位板(40)焊接时呈5°~10°的倾斜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厚混凝土底板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刀头(41)与外刀头(1)之间的间距不大于5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厚混凝土底板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刀头(41)与外刀头(1)交错布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厚混凝土底板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刀头(41)与外刀头(1)为硬质合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厚混凝土底板的钻头,包括金属套管;所述金属套管底部固设有多个均匀设置的外刀头,所述金属套管内壁固设有若干合金刀头,合金刀头与外刀头之间留有间距;本实用新型采用外刀头和合金刀头的组合结构形式,切割钢筋混凝土底板的直径变小,当整个切割完成后,用抓斗直接抓住钢筋混凝土底板圆饼并吊离钻孔,再清理孔内剩余小块混凝土,完成后素土回填,增强金属套管的强度,有效防止钻头变形,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叶圣元;柴建森;沈西华;顾伟华;裘园;万历;王炀;谢军;李沐纱;张宏帆;黄黎红;张丽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5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