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巷道全断面旋转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95501发布日期:2021-01-01 13:44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煤矿巷道全断面旋转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降尘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煤矿巷道全断面旋转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矿巷道掘进过程中虽然会在掘进端头进行降尘作业,但巷道不可避免的产生粉尘。特别是在炮掘施工作业时,巷道掘进端头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及炸药爆炸后产生的有害气体。这些粉尘及有害气体严重损害了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目前,巷道掘进施工一般会在巷道靠近掘进端头的后方设置水幕门。但水幕门在初始降尘过程效果较好,后期降尘效果不理想,降尘模式单一;此外,水幕门安装拆卸繁琐,不能及时跟进掘进头前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巷道全断面旋转喷雾装置,以提高降尘效果,且便于跟随掘进头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矿巷道全断面旋转喷雾装置,

包括底座、支撑单元、三通管、高压水管、旋转管、环形水管和水阀门;

底座上设置支撑单元,支撑单元的上端设置三通管;

三通管的输入端连接高压水管;

三通管的第一输出端转动连接旋转管的中间位置,且三通管的第一输出端与旋转管连通,旋转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喷头和右喷头,左喷头和右喷头的朝向相反;

三通管的第二输出端设置环形水管,且三通管的第二输出端与环形水管连通,环形水管的内侧及外侧连接有多个喷射头;

三通管上于三通管的输入端和三通管的第二输出端之间的位置设置水阀门。

进一步地,三通管的第一输出端经轴承连接旋转管。

进一步地,三通管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有过渡水腔,过渡水腔经多根中间水管连接环形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杆和支撑套筒,底座上设置支撑套筒,支撑杆的上端设置三通管,支撑杆滑动连接支撑套筒,支撑杆嵌套于支撑套筒内,支撑套筒上设置有锁紧螺丝,正向转动锁紧螺丝使锁紧螺丝末端压紧支撑杆,反向转动锁紧螺丝使锁紧螺丝脱离支撑杆。

进一步地,旋转管相对于三通管的旋转平面与三通管的轴线垂直。

进一步地,多个喷射头沿环形水管等间距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水管的末端连接有快速水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煤矿巷道全断面旋转喷雾装置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煤矿巷道全断面旋转喷雾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推广使用,装置整体可以跟随掘进头移动设置;两种降尘模式可选,旋转水雾层用于平时的喷雾降尘,在掘进放炮等施工导致巷道粉尘、有害气体较多时,打开水阀门,使增强水雾层再开启,通过双层水雾层进行降尘,节约了用水,也提高了特殊情况的降尘效果。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中煤矿巷道全断面旋转喷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旋转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环形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煤矿巷道全断面旋转喷雾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单元、三通管5、高压水管15、旋转管7、环形水管13和水阀门10等。

底座1上设置支撑单元,支撑单元的上端设置三通管5。具体的,支撑单元包括支撑杆4和支撑套筒2,底座1上设置支撑套筒2,支撑杆4的上端设置三通管5,支撑杆4从支撑套筒2的上方伸入并嵌套于支撑套筒2内,支撑杆4滑动连接支撑套筒2。待将装置放置在巷道内距离掘进端头一定距离后,调节支撑杆4相对于支撑套筒2的伸出长度,使三通管5基本处于巷道截面的中央位置。支撑套筒2上设置有锁紧螺丝3,正向转动锁紧螺丝3使锁紧螺丝3的末端压紧支撑杆,反向转动锁紧螺丝使锁紧螺丝脱离支撑杆。

三通管5的输入端连接高压水管15,高压水管15的末端连接快速水接头16。高压水管15通过快速水接头16连接井下的高压水路。

三通管5的第一输出端经轴承6转动连接旋转管7的中间位置,且三通管5的第一输出端与旋转管7连通。旋转管7相对于三通管5的旋转平面与三通管5的轴线垂直。旋转管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喷头8和右喷头9,左喷头8和右喷头9的朝向相反。高压水从三通管5的第一输出端输出进入旋转管7,继续从左喷头8和右喷头9喷出,同时由于反作用力推动旋转管7转动,旋转管7边喷水边转动形成旋转水雾层。

平时的喷雾降尘,关闭水阀门10,利用旋转水雾层来实现。同时,可以在高压水管15上设置总阀门,在水阀门10关闭的情况下,控制三通管5的第一输出端的输出水流量,进而控制旋转管7的旋转速率和喷水量,以适应巷道内不同的粉尘情况。比如,巷道内粉尘浓度较高时,提高三通管5的第一输出端的输出水流量,以提高旋转管7的旋转速率和喷水量。

三通管5的第二输出端设置环形水管13,且三通管5的第二输出端与环形水管13连通。具体的,三通管5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过渡水腔11,过渡水腔11经四根中间水管12连接环形水管13的内侧,相邻的中间水管12之间呈90°布置。环形水管13的内侧及外侧连接有多个喷射头14,多个喷射头14沿环形水管13等间距布置。三通管5上于三通管5的输入端和三通管5的第二输出端之间的位置设置水阀门10。

在掘进放炮等施工导致巷道粉尘、有害气体较多时,打开水阀门10,三通管5的第二输出端输出高压水流进入环形水管13并从喷射头14喷出形成增强水雾层,通过双层水雾层(旋转水雾层和增强水雾层)进行降尘,提高了特殊情况的降尘效果。

本实施例的煤矿巷道全断面旋转喷雾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推广使用,装置整体可以跟随掘进头移动设置。设置两种降尘模式可选,旋转水雾层用于平时的喷雾降尘,在掘进放炮等施工导致巷道粉尘、有害气体较多时,打开水阀门10,使增强水雾层再开启,通过双层水雾层进行降尘,节约了用水,也提高了特殊情况的降尘效果。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煤矿巷道全断面旋转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支撑单元、三通管、高压水管、旋转管、环形水管和水阀门;

底座上设置支撑单元,支撑单元的上端设置三通管;

三通管的输入端连接高压水管;

三通管的第一输出端转动连接旋转管的中间位置,且三通管的第一输出端与旋转管连通,旋转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喷头和右喷头,左喷头和右喷头的朝向相反;

三通管的第二输出端设置环形水管,且三通管的第二输出端与环形水管连通,环形水管的内侧及外侧连接有多个喷射头;

三通管上于三通管的输入端和三通管的第二输出端之间的位置设置水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巷道全断面旋转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三通管的第一输出端经轴承连接旋转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巷道全断面旋转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三通管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有过渡水腔,过渡水腔经多根中间水管连接环形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巷道全断面旋转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杆和支撑套筒,底座上设置支撑套筒,支撑杆的上端设置三通管,支撑杆滑动连接支撑套筒,支撑杆嵌套于支撑套筒内,支撑套筒上设置有锁紧螺丝,正向转动锁紧螺丝使锁紧螺丝末端压紧支撑杆,反向转动锁紧螺丝使锁紧螺丝脱离支撑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巷道全断面旋转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管相对于三通管的旋转平面与三通管的轴线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巷道全断面旋转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喷射头沿环形水管等间距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巷道全断面旋转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水管的末端连接有快速水接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煤矿巷道全断面旋转喷雾装置,属于煤矿降尘设备技术领域。本煤矿巷道全断面旋转喷雾装置,底座上设置支撑单元,支撑单元的上端设置三通管;三通管的输入端连接高压水管;三通管的第一输出端转动连接旋转管的中间位置,且三通管的第一输出端与旋转管连通,旋转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喷头和右喷头,左喷头和右喷头的朝向相反;三通管的第二输出端设置环形水管,且三通管的第二输出端与环形水管连通,环形水管的内侧及外侧连接有多个喷射头;三通管上于三通管的输入端和三通管的第二输出端之间的位置设置水阀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跟随掘进头移动设置,两种降尘模式可选,降尘效果较好。

技术研发人员:赵广新;王清锋;刘帅;高雷;马飞;张宁;高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翟镇煤矿
技术研发日:2020.03.27
技术公布日:2021.01.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