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索端部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4344发布日期:2021-04-13 22:35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锚索端部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锚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防止锚索端部上的钢丝散股、脱落的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2.锚索是煤矿巷道支护中必不可少的部件,现有普通锚索成品采用多股钢丝缠绕成型,锚索前后端头靠缠绕力进行自然紧固成型。由于锚索成品端部没有加固装置,仅仅依靠锚索缠绕力进行自然紧固,这种紧固是不可靠、不牢固的,因此锚索在运输中、安装使中因受力很容易出现锚索端部钢丝散股、脱落等问题,最终导致锚索无法正常使用,严重时导致锚索报废。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进行了各种尝试,目前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在锚索两端用铁丝绑扎,二是用压扣机将卡扣安装在锚索两端。虽然上述两种方案都能解决技术问题,但实际操作使用时却比较繁琐,采用铁丝绑扎需要重复缠绕,且最后打结,另外就是使用时还需要把铁丝拆除,整体操作费时费力;采用卡扣加固不仅需要压扣机,而且还需要人工先将卡扣套在锚索上,锚索使用时依然需要拆除卡扣,整体耗费工时多,加工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因此,针对现有方案的不足,有必要设计一种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加固可靠的锚索端部加固装置。
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锚索端部加固装置,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无需拆除、加固牢固可靠等优点。
6.本实用新型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7.锚索端部加固装置,包括:
8.胶带,用于缠绕在锚索端部,所述胶带包括胶层、柔性抗拉层和金属层。
9.所述胶带由内向外依次设有胶层、柔性抗拉层和金属层。
10.所述胶层上设有离型层a或所述金属层外表面设有离型层b。
11.所述离型层a为离型纸或离型膜,所述离型层b为离型膜。
12.所述胶层为压敏胶层。
13.所述柔性抗拉层为玻璃纤维层或柔性薄膜层。
14.所述金属层为铝箔层或铜箔层或锌箔层。
15.所述胶带为长条状或缠绕在卷筒上制成胶带卷。
16.所述胶带厚度为0.1mm~0.3mm;所述胶带宽度为10~100mm。
17.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18.通过采用胶带的紧固方式实现对锚索端部的加固,具有粘结牢固、安装方便、无需拆卸的优点,特别是需要对胶带的结构进行设计,必须要有金属层、柔性抗拉层和胶层,金
属层与胶层配合具有粘结牢固、可靠的优点,这是普通胶带不具备的;金属层与柔性抗拉层配合起到增强结构强度的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弹性,胶带缠绕后强度高、粘结紧密、粘结牢固可靠;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才能确保胶带厚度能够小于0.2mm,一般缠绕3

5圈即可满足要求,故胶带缠绕在锚索端部的总厚度小于1mm,因此对使用不会造成影响,故锚索使用时无需拆卸,简化工艺步骤;另外胶带中的金属层材料和锚索安装时使用的锚固剂具有良好亲和性,紧密粘合,在实际使用中不会出现离层现象。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固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胶带成卷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固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胶带成卷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固装置缠绕在锚索上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胶带,101、胶层、102、柔性抗拉层、103、金属层,104、离型层a,105、离型层b,2、卷筒,3、锚索。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2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7.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28.此外,术语“由内向外”、“a”、“b”、“外表面”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位置。
2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在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加固装置主要适用于普通锚索端部的加工;对于注浆锚索而言虽然锚索端部钢丝会焊接处理,但在实际运输中或使用时时有发生开焊的情况,导致钢丝散股,虽然与普通锚索相比发生概率小,但也时有发生钢丝散股的问题,因此,本申请的加固装置也可以适用于注浆锚索端部预防性的加固。
31.实施例1
32.如图1

2所示,锚索端部加固装置,包括:
33.胶带1,用于缠绕在锚索3端部,所述胶带1包括胶层101、柔性抗拉层102和金属层103。通过采用胶带的紧固方式实现对锚索端部的加固,具有粘结牢固、安装方便、无需拆卸的优点,特别是需要对胶带的结构进行设计,必须要有金属层、柔性抗拉层和胶层,金属层
与胶层配合具有粘结牢固、可靠的优点,这是普通胶带不具备的;金属层与柔性抗拉层配合起到增强结构强度的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弹性,胶带缠绕后强度高、粘结紧密、粘结牢固可靠;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才能确保胶带厚度在0.2mm之间,一般缠绕3

5圈即可满足要求,故胶带缠绕在锚索端部的总厚度小于1mm,因此对使用不会造成影响,故锚索使用时无需拆卸,简化工艺步骤;另外胶带中的金属层材料和锚索安装时使用的锚固剂具有良好亲和性,紧密粘合,在实际使用中不会出现离层现象。
34.所述胶带1由内向外依次设有胶层101、柔性抗拉层102和金属层103。这里的胶层101、柔性抗拉层102和金属层103依次紧邻设计连接设计,该设计可以满足锚索端部加固的需求。当然为了实现更多的功能可以在胶层101与柔性抗拉层102之间增加防水层和/或防火层等。
35.所述胶层101上设有离型层a104。离型层a104的设计便于保护胶层以及成卷时可以便于分离。
36.所述离型层a104为离型纸或离型膜。
37.所述胶层101为压敏胶层。压敏胶粘剂具有粘性好,附着力强,抗老化等功效。
38.所述柔性抗拉层102为玻璃纤维层或柔性薄膜层。优选采用玻璃纤维作为柔性抗拉层,具有柔性好、抗拉等优点。
39.所述金属层103为铝箔层或铜箔层或锌箔层。
40.所述胶带1为长条状或缠绕在卷筒2上制成胶带卷。
41.所述胶带1厚度为0.1mm~0.3mm;所述胶带1宽度为10~100mm。
42.实施例2
43.如图3

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44.所述金属层103外表面设有离型层b105。便于成卷,成卷连接可靠。
45.所述离型层b105为离型膜。
46.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47.如图5所示,本申请的胶带1既可以是长条状,也可以是成卷的。使用时将胶带1上的离型层去掉,然后将胶带1上的胶层101贴在锚索3端部,然后用力缠绕几圈,一般3~5圈即可,将胶带1缠绕好后就完成了锚索3端部的加固。
48.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49.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