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夹板台背回填加固的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9392862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应力夹板台背回填加固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台背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夹板台背回填加固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加大,公路桥梁的建设越来越多,许多桥梁的台背回填土较高,由于桥梁台背回填土一般采用透水性砂性土,土颗粒之间粘结力较弱,建好后在汽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桥梁台后砂性回填土容易产生向道路两侧的变形,引起台后回填土的下降,产生桥台“跳车”现象,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
[0003]近年来,国内外不少科研机构及专家对桥台“跳车”现象进行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但多数集中在通过提高地基承载力的途经来解决。本研究想通过在提高地基承载力的基础上,增加桥梁台背回填土的侧向约束力,控制台背回填土在汽车荷载下的侧向变形,以达到降低台背回填土竖向变形,从而解决桥梁台背“跳车”现象。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夹板台背回填加固的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应力夹板台背回填加固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平台背两侧面边角,在台背两侧安放预制好的钢筋混凝土夹板,混凝土夹板上预留锚垫板及张拉管道孔;
2)在填筑靠近上面层安放两头带螺丝扣的塑料管道,塑料管道穿插到锚垫板上张拉管道孔,向塑料管道内充满水后将其两端封闭;
3)将上面层填筑压实,进行穿插入钢绞线,两端用张拉千斤顶进行张拉,等张拉力使两侧夹板夹紧稳定后,进行封锚,压浆,完成夹板的安装及施工过程。
[0006]优选的,步骤I)中所述混凝土夹板的面积为1.8-2.2平方米。
[0007]优选的,步骤I)中所述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C30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施工方法通过张拉力的应力控制,从而避免了台背在受力的情况容易产生变形,从而起到保证台背回填土的稳定,减小回填土的沉降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0]—种预应力夹板台背回填加固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整平台背两侧面边角,在台背两侧安放预制好的钢筋混凝土夹板,混凝土夹板的面积为1.8-2.2平方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C30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混凝土夹板上预留锚垫板及张拉管道孔。
[0011]2)在填筑靠近上面层安放两头带螺丝扣的塑料管道,塑料管道穿插到锚垫板上张拉管道孔,向塑料管道内充满水后将其两端封闭。
[0012]3)将上面层填筑压实,进行穿插入钢绞线,两端用张拉千斤顶进行张拉,等张拉力使两侧夹板夹紧稳定后,进行封锚,压浆,完成夹板的安装及施工过程。
[0013]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预应力夹板台背回填加固的施工方法。本发明针对桥梁桥头现象,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它尤其适用于SM以上的高桥梁台背砂性土回填施工,有效的避免上述台背的变形以产生台背“跳车”现象的发生。
[0014]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预应力夹板台背回填加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整平台背两侧面边角,在台背两侧安放预制好的钢筋混凝土夹板,混凝土夹板上预留锚垫板及张拉管道孔; 2)在填筑靠近上面层安放两头带螺丝扣的塑料管道,塑料管道穿插到锚垫板上张拉管道孔,向塑料管道内充满水后将其两端封闭; 3)将上面层填筑压实,进行穿插入钢绞线,两端用张拉千斤顶进行张拉,等张拉力使两侧夹板夹紧稳定后,进行封锚,压浆,完成夹板的安装及施工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夹板台背回填加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混凝土夹板的面积为1.8-2.2平方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夹板台背回填加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C30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夹板台背回填加固的施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整平台背两侧面边角,在台背两侧安放预制好的钢筋混凝土夹板,混凝土夹板上预留锚垫板及张拉管道孔;2)在填筑靠近上面层安放两头带螺丝扣的塑料管道,塑料管道穿插到锚垫板上张拉管道孔,向塑料管道内充满水后将其两端封闭;3)将上面层填筑压实,进行穿插入钢绞线,两端用张拉千斤顶进行张拉,等张拉力使两侧夹板夹紧稳定后,进行封锚,压浆,完成夹板的安装及施工过程。本施工方法通过张拉力的应力控制,从而避免了台背在受力的情况容易产生变形,从而起到保证台背回填土的稳定,减小回填土的沉降量。
【IPC分类】E01D21/00
【公开号】CN105113412
【申请号】CN201510529573
【发明人】金玲玲, 谢兰敏
【申请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