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石电钻钻头退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17372发布日期:2021-04-09 13:1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岩石电钻钻头退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头使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岩石电钻钻头退出装置。



背景技术:

岩石电钻用于岩体钻孔的电动机具。即由电动机通过变速机构带动钻杆、钻头旋转,并以人工推压或其他机械方式推进,在软岩中钻孔的机具。用于岩石巷道掘进时钻炮孔,也可钻锚杆孔、探水孔、抽放瓦斯孔和煤层注水孔等。按推进方式可分为手持式和导轨式两种。

传统的岩石电钻在钻入矿山时,由于钻机体积庞大,钻头在钻入矿山后,人工是不能将钻头直接从所钻矿上中拔出的,需要人工手动将钻头反转后将钻头取出,该方式浪费人工劳动力且工作效率差,因此现亟需一种岩石电钻钻头退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岩石电钻钻头退出装置,旨在解决人工手动将钻头旋转后拔出的方式浪费人工劳动力且效率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岩石电钻钻头退出装置,包括钻头推出器,所述钻头推出器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腿,所述外壳背侧端开设有穿孔,所述外壳内壁左右侧端均固定连接有矩形杆一,两个所述矩形杆一相对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圆形套,所述圆形套位于外壳内部;

所述钻头推出器内设有转动装置;

所述钻头推出器内设有卡合装置。

优选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摇柄,所述摇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摇柄位于转盘背端中心处左端,所述转盘前端固定连接有转轴一,所述转轴一通过穿孔贯穿外壳,所述转轴一外端活动套接圆形套。

优选的,所述转轴一前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啮合有半齿轮一,所述半齿轮一下端固定连接有半齿轮二,所述半齿轮一前后端开设有贯穿的圆形穿孔,所述圆形穿孔内壁左右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块。

优选的,每两个所述弹簧块相对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矩形挡板,两个所述矩形挡板相背离的两端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相背离的两端与圆形穿孔贯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合装置包括c字形块一,所述c字形块一下端左侧转动连接有转轴二。

优选的,所述c字形块一通过转轴二转动连接有c字形块二,所述c字形块一下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杆二。

优选的,所述矩形杆二外侧面与c字形块二上端右侧面贯穿滑动连接,所述矩形杆二下端设有卡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岩石电钻钻头退出装置:

1)通过将两个矩形挡板向背离的方向运动,此时四个弹簧块均位于压缩状态,将钻头转轴放入圆形穿孔内部,此时将半齿轮一和半齿轮二卡合,松开拉动矩形挡板的手,此时因两个弹簧块自身的弹力带动两个矩形挡板向相对的方向运动,从而将钻头转轴卡紧,此时转动摇柄,摇柄带动转盘转动,从而带动转轴一转动,转轴一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啮合的半齿轮一转动,半齿轮一转动通过矩形挡板带动内部的钻头转轴转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通过摇动摇柄带动钻头向外转动,相对传统的人工手动转出的方式,该方式使用不仅节约了人工劳动力,且加快了工作效率,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2)通过将钻头转轴放入c字形块一和c字形块二之间,此时将c字形块一通过矩形杆二和卡勾卡合c字形块二,通过这样的方式,可通过卡合装置将钻头转轴卡合,卡合后使两个矩形挡板抵挡住c字形块一和c字形块二,在钻头转轴较小时,可通过该方式将较小的钻头转轴卡合起来,防止因钻头转轴过小不便于卡合,该卡合装置用于不同大小的钻头转轴,使用起来更加的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卡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钻头推出器;2-转动装置;3-卡合装置;101-外壳;102-支撑腿;103-穿孔;104-矩形杆一;105-圆形套;201-摇柄;202-转盘;203-转轴一;204-齿轮;205-半齿轮一;206-圆形穿孔;207-弹簧块;208-矩形挡板;209-固定杆;210-半齿轮二;301-c字形块一;302-转轴二;303-矩形杆二;304-c字形块二;305-卡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岩石电钻钻头退出装置:包括钻头推出器1,钻头推出器1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腿102,外壳101背侧端开设有穿孔103,外壳101内壁左右侧端均固定连接有矩形杆一104,两个矩形杆一104相对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圆形套105,圆形套105位于外壳101内部;

钻头推出器1内设有转动装置2;

钻头推出器1内设有卡合装置3。

进一步的,转动装置2包括摇柄201,摇柄201前端固定连接有转盘202,摇柄201位于转盘202背端中心处左端,转盘202前端固定连接有转轴一203,转轴一203通过穿孔103贯穿外壳101,转轴一203外端活动套接圆形套105;

本实施例中,摇柄201转动可以带动转盘202转动,通过摇柄201用于转动更加便捷,摇柄201带动转盘202转动时可带动转轴一203转动,圆形套105用于对转轴一203起到支撑和限位的作用,使其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进一步的,转轴一203前端固定连接有齿轮204,齿轮204啮合有半齿轮一205,半齿轮一205下端固定连接有半齿轮二210,半齿轮一205前后端开设有贯穿的圆形穿孔206,圆形穿孔206内壁左右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块207;

本实施例中,两个半齿轮的连接使岩石电钻钻头固定时更加方便,齿轮204带动两个半齿轮转动时可通过内部开设有的圆形穿孔206进行一个固定和限位的作用,使钻头的转轴无法上下移动,避免其在转动时产生晃动和震动的现象。

进一步的,每两个弹簧块207相对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矩形挡板208,两个矩形挡板208相背离的两端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09,两个固定杆209相背离的两端与圆形穿孔206贯穿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弹簧块207用于将岩石电钻钻头转轴紧紧固定起来,这样的方式进一步的将钻头的转轴无法移动,进一步避免其在转动时产生晃动和震动的现象影响到在转动的效果等。

进一步的,卡合装置3包括c字形块一301,c字形块一301下端左侧转动连接有转轴二302;

本实施例中,通过c字形块一301的形状便于钻头插入和卡合,内部开设的c字形状更适合钻头转轴的圆形状,通过这样的设计,使c字形块一301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进一步的,c字形块一301通过转轴二302转动连接有c字形块二304,c字形块一301下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杆二303;

本实施例中,c字形块一301通过转轴二302转动连接有c字形块二304,通过这种设计适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钻头转轴,在使用时可直接套接卡合钻头转轴处,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进一步的,矩形杆二303外侧面与c字形块二304上端右侧面贯穿滑动连接,矩形杆二303下端设有卡勾305;

本实施例中,卡勾305贯穿c字形块二304上端的右侧,且位于c字形块二304的下端,通过这样的设计,防止钻头转轴在转动时产生剧烈的晃动,卡勾305卡合用于限位钻头转轴,使其无法晃动。

具体使用时:

第一步:通过将两个矩形挡板208向背离的方向运动,此时四个弹簧块207均位于压缩状态,将钻头转轴放入圆形穿孔206内部,此时将半齿轮一205和半齿轮二210卡合,松开拉动矩形挡板208的手,此时因两个弹簧块207自身的弹力带动两个矩形挡板208向相对的方向运动,从而将钻头转轴卡紧,此时转动摇柄201,摇柄201带动转盘202转动,从而带动转轴一203转动,转轴一203带动齿轮204转动,从而带动啮合的半齿轮一205转动,半齿轮一205转动通过矩形挡板208带动内部的钻头转轴转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通过摇动摇柄201带动钻头向外转动,相对传统的人工手动转出的方式,该方式使用不仅节约了人工劳动力,且加快了工作效率,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第二歩:通过将钻头转轴放入c字形块一301和c字形块二304之间,此时将c字形块一301通过矩形杆二303和卡勾305卡合c字形块二304,通过这样的方式,可通过卡合装置3将钻头转轴卡合,卡合后使两个矩形挡板208抵挡住c字形块一301和c字形块二304,在钻头转轴较小时,可通过该方式将较小的钻头转轴卡合起来,防止因钻头转轴过小不便于卡合,该卡合装置3用于不同大小的钻头转轴,使用起来更加的便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