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破碎煤岩体迎头冒漏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136041发布日期:2022-08-13 12: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治破碎煤岩体迎头冒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准备开挖区(2)的迎头断面(1)的位于顶板(4)下方位置向着下一个开挖区(3)的顶板(4)上方位置打设的一排沿巷宽均布的超前孔以及与超前孔相适配且其首端插入超前孔孔底中的超前钢管(5)、锚网(6)、多个锚杆(7),每个超前钢管(5)的末端外露于超前孔,锚网(6)铺设于多个超前钢管(5)的末端的圆周面的底部后锚杆(7)垂直穿过锚网(6)并垂直锚固于顶板(4)上方的实体岩内从而将多个超前钢管(5)的末端均通过锚网(6)、锚杆(7)压紧,形成超前钢管(5)的第二支撑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破碎煤岩体迎头冒漏结构,其特征在于,超前孔的轴向与顶板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
°
~3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治破碎煤岩体迎头冒漏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超前孔之间的孔间距为200~400mm。4.一种防治破碎煤岩体迎头冒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准备开挖区(2)的迎头断面(1)的顶板(4)下方位置向着下一个开挖区(3)的顶板(4)上方位置打设一排沿巷宽均布的超前孔且每个超前孔的孔底端部均位于下一个开挖区(3)的顶板(4)上方的实体岩中;2)准备多个分别与超前孔数量、直径相适配的超前钢管(5)且将其首端插入超前孔孔底中,每个超前钢管(5)的末端外露于超前孔;3)通过锚网(6)将多个超前钢管(5)的末端端部的圆周面的底部托住并采用锚杆(7)将多个超前钢管(5)的末端端部均压紧于锚网(6)内,从而形成超前钢管(5)的第二支撑点;4)掘进准备开挖区(2),掘进完成后形成采空区;5)对采空区进行顶部永久支护,并进行护帮支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治破碎煤岩体迎头冒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6):重复步骤1)至5),直至需要掘进的部分通过破碎煤岩体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治破碎煤岩体迎头冒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前孔的轴向与顶板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
°
~3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治破碎煤岩体迎头冒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超前孔之间的孔间距为200~400mm。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治破碎煤岩体迎头冒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前孔的孔径为43mm,超前钢管(5)外径为42.3mm,超前钢管(5)的末端外露于超前孔的长度为500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破碎煤岩体迎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治破碎煤岩体迎头冒漏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为了解决现有的预注粘结材料法和分断面小循环施工法存在缺陷的问题,具体结构如下:通过打设一排超前孔、超前钢管插入超前孔,通过超前钢管的另一端位于下一个开挖区的顶板上方的实体岩中形成超前钢管的第一支撑点,通过锚网、锚杆托住并压紧超前钢管的末端形成超前钢管的第一支撑点,超前钢管的两端通过两个支撑点固定托紧开挖区顶板,从而对开挖区的顶板实现在开挖前的临时超前支护,从而有效防治开挖后破碎煤岩体迎头冒漏,掘进完成后再对采空区的顶部永久支护,并进行护帮支护,形成巷道永久断面。形成巷道永久断面。形成巷道永久断面。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光 苏鹏 李海龙 刘振华 焦世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15
技术公布日:2022/8/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