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预应力双向组合式碟形弹簧桩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2748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型预应力双向组合式碟形弹簧桩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
目前与本实用新型较为接近的一种已有技术,为瑞典UPPSALA打桩设备公司于八十年代初期研制出的小型碟形弹簧桩帽,其直径为150mm,这种桩帽改善了桩头受力状态,提高了打桩效率。但由于这种桩帽中的碟形弹簧是依靠缸体导向,因而仅能竖向组合,加之单个碟簧的容许负荷太小,故只能打小型方桩。虽然十片以上碟形弹簧的叠合组合可承受千吨负荷,但刚度太大,摩擦损坏厉害,而且与大型打桩锤的直径也不匹配。因此,要能承受最大冲击力,桩帽仅靠竖向组合碟簧的方式是不够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情况而研制的一种适应目前机械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能够承受较大冲击力的大型予应力双向组合式碟形弹簧桩帽。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缸体、缸盖、活塞、导轨、桩套、导杆、碟簧以及连接件所构成。缸体1为园柱形,供活塞4在其内上下运动;缸盖2为园柱形,套在缸体1内表面的上部,并用螺栓和螺母5使其连接成整体,以控制活塞运动的行程;导杆10被牢固地焊接在缸底板11上(也可以采用铸钢使二者成为整体),用以对横向组合的多组碟簧实现导向,其个数可视桩的承载力之大小来设置。在活塞4的下部与导杆10相对应的地方开有与之相配合的预留孔13,共导杆插入和通气,当打桩锤击时,由于活塞4向下运行,导杆10向其内插入较深,当碟簧12的反弹力使活塞4向上运动时,导杆10向其内插入较少。因此,设计导杆10时,其长度必须大于组合碟簧的自由高度。又由于锤击时,碟簧12压缩,即组合高度降低。为了避免活塞预留孔13与导杆10发生碰撞,又必须使予留孔13的高度有足够的空余。当竖向组合的碟簧片数较少时,用钢制垫块填充内空,垫块的高度等于减少的碟簧高度。在安装时,首先将垫块穿过导杆平放在缸底板11之上(垫块上有园形孔),再将碟簧12放置在垫块之上。这样的目的是保证活塞始终保持在设计的固定位置运动,从而更大范围地满足组合变化的需要;在活塞4上部的外表面均匀布置有若干个通气孔,使缸体内外大气相通,具有较好的降温作用;在缸底板11的下方用钢柱和若干钢板将缸底板11和联结板9焊接在一起;桩套8套在桩头上,起稳定作用,并采用螺栓14与联结板9相连接;在缸体外表一侧焊接有导轨6,以便于将本实用新型套在打桩机的架子上,使其随打桩机一起上下移动。在本实用新型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吊耳7,在缸盖2与活塞4之间还设置O形圈3,供密封和挡灰尘。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缸体,2为缸盖,3为O形圈,4为活塞,5为螺栓和螺母,6为导轨,7为吊耳,8为桩套,9为联结板,10为导杆,11为缸底板,12为碟簧,13为活塞预留孔,14为螺栓。
根据本实用新型制造的大型予应力双向组合式蝶形弹簧桩帽,可承受最大冲击力1200吨,缸体内经最大可达1600mm,它不仅能够使给桩传递的锤击能量比传统桩帽提高50%,同时,打桩贯入度也有较大提高,桩身应力也相应减小,特别是桩头应力可减小一半以上,桩身拉应力也有相应的改善。它广泛适用于各种形式的方桩和大直径管桩。只要锤--桩--土系统的合理匹配,就能保证钢筋混凝土桩完整无损地打入,其效果最佳。
权利要求1.一种由缸体[1]、缸盖[2]、活塞[4]、联结板[9]、桩套[8]以及导轨[6]、吊耳[7]、碟簧[12]所构成的大型予应力双向组合式碟形弹簧桩帽,所述的缸盖[2]套在缸体[1]内表面的上部,并用螺栓和螺母[5]连接成整体;所述的缸体[1]的底板[11]通过钢柱和若干钢板与联结板[9]相连接;所述的桩套[8]通过螺栓[14]与联结板[9]连在一起,所述的导轨[6]和吊耳[7]焊接在缸体[1]外表面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缸体[1]的底板[11]上牢固地焊接有导杆[10],所述的碟簧[12]套在导杆[10]上,并且在活塞[4]的下部与导杆[10]相对应的地方开有与导杆[10]相配合的预留孔[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予应力双向组合式碟形弹簧桩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活塞[4]上部的外表面均匀布置有若干个供通气用的小孔。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大型予应力双向组合式碟形弹簧桩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杆[10]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专利摘要大型预应力双向组合式碟形弹簧桩帽旋置在锤与桩头之间,它由缸体、缸盖、活塞和碟簧等部分组成。碟簧能在缸体内横向和竖向同时调整组合。本新型桩帽可承受最大冲击力1200吨,缸体内径最大可达1600mm,广泛适用于各类方桩和管桩包括大直径预应力管桩。本新型桩帽内外大气相通,机油润滑。只要锤——桩——土系统的合理匹配,就能保证钢筋混凝土桩完整无损地打入,其效果最佳。
文档编号E02D7/00GK2068108SQ9020883
公开日1990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1990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1990年6月16日
发明者周立运, 项昌祥, 徐通元, 王同华, 白荣惠, 李普安, 林湘海 申请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