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井眼压力的方位成像电磁波电阻率随钻测井仪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278896阅读:来源:国知局
像探测器分别通过电导线与其中一个或两个处理器相连;其中,电导线缠绕在内铤8外壁上的内铤轴向布线槽26和内铤周向布线槽28上。
[0036]进一步地,外铤I中空腔体的两端为对称设置的锥形开口,且锥形开口由内至外孔径增大。锁紧环3与外铤I之间通过ACME螺纹17连接。
[0037]进一步地,每个内铤8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内铤环形加强筋27,增大内铤8刚度,减少装配摩擦阻力。每个内铤8两端的外壁上分别开设有内铤上端密封槽25和内铤下端密封槽30,内铤8与外铤I之间通过设置在内铤上端密封槽25和内铤下端密封槽30内的密封圈密封。
[0038]进一步地,泥浆导流套7与内铤8之间通过周向设置的外密封圈5和内密封圈6密封。锁紧环3与外铤I之间通过周向设置的外挡泥圈O型圈2密封;锁紧环3与内铤8之间通过周向设置的内挡泥O型圈4密封,阻挡泥浆,便于内铤拆卸。
[0039]进一步地,成像探测器安装孔11的外侧设置有扇形防磨带20。接收线圈天线罩33上开设有贯通的凹槽,用于接收发射线圈的信号。在靠近右侧成像探测器安装孔11的外铤I外壁上还开设有用来标识仪器对接方位的标记槽15。
[0040]为了对本发明进一步了解,现对其装配过程做一说明。
[0041]在外铤I上的发射线圈槽I 9、上发射线圈槽II 10和下发射线圈槽I 14、下发射线圈槽II 16分别制作发射线圈,再将接收线圈制好,安装在接收线圈仓32,再安装好接收线圈天线罩33后注胶。将电导线布在内铤8的内铤轴向布线槽26与内铤周向布线槽28内。在内铤8两端的内铤上端密封槽25与内铤下端密封槽30内安装密封圈,并涂抹硅脂。再将泥浆导流套7上的外密封圈5与内密封圈6安装上,涂硅脂,安装在内铤8上,并与内铤8通过螺钉连接。将整个装配体塞入外铤I的台阶孔内。再将外铤I与内铤8的销孔方位对准,将定位防转销18带上密封圈,插入外铤I的定位销孔19内。再将外挡泥圈O型圈2与内挡泥O型圈4安装在锁紧环3上,用工具将锁紧环3通过ACME螺纹17与外铤I连接,仪器结构对称。再将处理器固定在处理器密封仓24通过接插件与内铤8上的电导线实现联通。将成像探测器安装在外铤I的成像探测器安装孔11内。将环空压力探测器安装在环空压力探测器安装孔23内,通过外铤I上的环空压力引导孔21实现环空压力的传递。将水眼压力探测器安装在水眼压力探测器安装孔22内,通过外铤I上的水眼压力引导孔34实现水眼压力的传递。
[0042]以下对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做一说明。
[0043]发射线圈、接收线圈通过密封接插件、电到线与对应的处理器相连接,处理器密封仓24下的处理器通过内铤8上的轴向布线槽26和内铤周向布线槽28内的电导线实现轴向和圆周方向的电连接;
[0044]水眼压力探测器、环空压力探测器以及成像探测器之间的密封仓通过外铤穿线孔31实现联通,再在处理器之间通过在外铤穿线孔31穿导线实现各个探测器电连接,再与处理器密封仓24下的处理器连接,进行供电、处理采集数据等。
[0045]本发明采用四发双收的对称结构,两对发射线圈分别位于接收线圈的两端,发射线圈发出的电磁波,通过地层到达中间的接收线圈,地层的导电性不同,因此电磁波到达接收线圈处出现相位差和幅差,不同的地层出现不同的相位差和幅差,因而可以判别地层的特性。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的轴线成垂直关系,同时可以识别地层边界,为钻井提供指导。对称天线结构设计可以实现最佳井眼补偿。通过外铤I上的环空压力引导孔21与水眼压力引导孔34将压力传导到探测器安装的部位实现压力的测量;将成像探测器安装在成像探测器安装孔11贴井壁实现成像测量。
【主权项】
1.一种带井眼压力的方位成像电磁波电阻率随钻测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铤(I)和两个内铤(8),其中,外铤(I)具有中空的腔体,该中空腔体的两端为对称设置的台阶孔,两个内铤(8)对称设置在外铤(I)中空腔体的两端,内铤(8)与外铤(I)之间通过外铤(I)侧壁上的定位销孔(19)及定位防转销(18)径向固定;每个内铤(8)靠近外铤(I)开口端的一端依次设置有泥浆导流套(7)和锁紧环(3),泥浆导流套(7)的套装在内铤⑶上,并通过螺钉与内铤⑶径向固定,锁紧环⑶与外铤⑴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外铤(I)的中间外壁上沿周向依次开设有联通密封仓(13)、接收线圈仓(32)和井眼压力测试密封仓(12),接收线圈仓(32)上设置有接收线圈天线罩(33),联通密封仓(13)与井眼压力测试密封仓(12)之间通过外铤穿线孔(31)相连通,井眼压力测试密封仓(12)内开设有水眼压力探测器安装孔(22)和环空压力探测器安装孔(23),水眼压力探测器安装孔(22)通过水眼压力引导孔(34)与外铤(I)内侧连通,环空压力探测器安装孔(23)通过环空压力引导孔(21)与外铤(I)外侧连通; 外铤(I)的外壁上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上发射线圈槽I (9)、上发射线圈槽II (10)、下发射线圈槽I (14)和下发射线圈槽II (16),且上发射线圈槽II (10)和下发射线圈槽I (14)位于井眼压力测试密封仓(12)的左右两侧;在上发射线圈槽I (9)与上发射线圈槽II (10)以及下发射线圈槽I (14)与下发射线圈槽II (16)之间的外铤⑴外壁上均开设有成像探测器安装孔(11)和处理器密封仓(24); 每个内铤(8)的中心开设有内铤水眼(29),其外壁上均开设有若干内铤轴向布线槽(26)和内铤周向布线槽(28); 在外铤(I)上的发射线圈槽I (9)、上发射线圈槽II (10)和下发射线圈槽I (14)、下发射线圈槽II (16)内分别缠绕有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天线罩(33)内设置有两个接收线圈,且两个接收线圈采用与发射线圈轴线垂直的方向布置;水眼压力探测器安装在水眼压力探测器安装孔(22)内,环空压力探测器安装在环空压力探测器安装孔(23)内,成像探测器安装在成像探测器安装孔(11)内;两个处理器分别布置在两个处理器密封仓(24)内;发射线圈槽I (9)和上发射线圈槽II (10)上的发射线圈以及一个接收线圈分别通过电导线与一个处理器相连,下发射线圈槽I (14)和下发射线圈槽II (16)上的发射线圈以及一个接收线圈分别通过电导线与另一个处理器相连;两个水眼压力探测器分别通过电导线与两个处理器相连,环空压力探测器和成像探测器分别通过电导线与其中一个或两个处理器相连;其中,电导线缠绕在内铤(8)外壁上的内铤轴向布线槽(26)和内铤周向布线槽(2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井眼压力的方位成像电磁波电阻率随钻测井仪,其特征在于:外铤(I)中空腔体的两端为对称设置的锥形开口,且锥形开口由内至外孔径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井眼压力的方位成像电磁波电阻率随钻测井仪,其特征在于:锁紧环(3)与外铤⑴之间通过ACME螺纹(1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井眼压力的方位成像电磁波电阻率随钻测井仪,其特征在于:每个内铤(8)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内铤环形加强筋(2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井眼压力的方位成像电磁波电阻率随钻测井仪,其特征在于:每个内铤(8)两端的外壁上分别开设有内铤上端密封槽(25)和内铤下端密封槽(30),内铤⑶与外铤⑴之间通过设置在内铤上端密封槽(25)和内铤下端密封槽(30)内的密封圈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井眼压力的方位成像电磁波电阻率随钻测井仪,其特征在于:泥浆导流套(7)与内铤⑶之间通过周向设置的外密封圈(5)和内密封圈(6)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井眼压力的方位成像电磁波电阻率随钻测井仪,其特征在于:锁紧环(3)与外铤(I)之间通过周向设置的外挡泥圈O型圈(2)密封;锁紧环(3)与内铤⑶之间通过周向设置的内挡泥O型圈(4)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井眼压力的方位成像电磁波电阻率随钻测井仪,其特征在于:成像探测器安装孔(11)的外侧设置有扇形防磨带(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井眼压力的方位成像电磁波电阻率随钻测井仪,其特征在于:接收线圈天线罩(33)上开设有贯通的凹槽,用于接收发射线圈的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井眼压力的方位成像电磁波电阻率随钻测井仪,其特征在于:在靠近右侧成像探测器安装孔(11)的外铤(I)外壁上还开设有用来标识仪器对接方位的标记槽(15)。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井眼压力的方位成像电磁波电阻率随钻测井仪,属于钻井技术领域,包括外铤、内铤、泥浆导流套、锁紧环、发送线圈、接收线圈、水眼压力探测器、环空压力探测器及成像探测器等;本发明采用四发双收的对称结构,两对发射线圈分别位于接收线圈的两端,发射线圈发出的电磁波,通过地层到达中间的接收线圈,地层的导电性不同,因此电磁波到达接收线圈处出现相位差和幅差,不同的地层出现不同的相位差和幅差,因而可以判别地层的特性。对称天线结构设计可以实现最佳井眼补偿。通过外铤上的环空压力引导孔与水眼压力引导孔将压力传导到探测器安装的部位实现压力的测量;将成像探测器安装在成像探测器安装孔贴井壁实现成像测量。
【IPC分类】E21B47-12, E21B47-06
【公开号】CN104594884
【申请号】CN201410771228
【发明人】李安宗, 卫一多, 陈鹏, 张维, 罗正国, 王珺, 朱军, 徐韧, 杨颋, 赵常青, 闫麦奎, 宋涛, 乔伟刚, 陈刚, 郭逸潇, 杨皓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