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水驱油藏动用储量的计算方法_2

文档序号:8335677阅读:来源:国知局
0049] 图6为SLPJB3开发单元甲型曲线图。
[0050] 图7为SLPJB4开发单元甲型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 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0052] 实施例1。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天然水驱油藏的动用储量的计算方法的 一具体实施例流程图。在步骤101至步骤107是由成功开发且油藏天然能量评价类似单 元得到该类油藏的动储系数;在步骤109至步骤117,是对评价单元应用前面得到的动储系 数,计算评价单元的动用储量,评判储量动用充分性,并用井网密度指标佐证评价结果可靠 程度。
[0053] 在步骤101,根据需要评价单元情况。选取胜利油区天然水驱同类油藏类似开发单 元,地层天然能量评价类似单元8个。这些类似单元具有开发时间长,井网控制充分,地质 储量可靠的特点(见表1)。对这些类似单元进行动态储量系数的统计与确定。
[0054] 在步骤103,例如针对SLBl天然水驱开发单元,根据图2所示,绘制SLBl单元的开 发曲线,筛选时间段2004年4月至2009年8月,这期间油井开井数基本稳定,产液量基本 稳定,含水按照开发规律连续变化,时间段判定可用。
[0055] 在步骤105,绘制SLBl单元甲型曲线如图3,根据图2得到的时间段,回归关系式
[0056] Ig(Wp)=O.0128*NP+1. 695,相关性R2=O.999。
[0057] 由关系式确定b=0. 128;
[0058]B=l/b=78. 125。
[0059]在步骤 107,
[0060]由SLBl单元地质储量 312X104t,则动储系数N/B=312/78. 125=3. 9936。
[0061]表1为胜利8个天然水驱油藏动储系数统计表。
[0062]表1胜利8个天然水驱油藏动储系数统计表
【主权项】
1. 天然水驱油藏动用储量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筛选已经成功开发且油藏天 然能量评价类似的类似单元作为代表单元,统计出所述代表单元的平均动储系数;其次针 对评价单元的甲型曲线求得系数b,结合上述平均动储系数计算出该评价单元的动用储量, 计算结果与该单元的地质储量对比,评价评价单元储量动用是否充分。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水驱油藏动用储量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从油田已有的天然水驱开发单元中筛选已经成功开发且油藏天然能量评价类 似的类似单元作为代表单元; 步骤2,从上述代表单元中选取一个代表单元,绘制该代表单元的单元开发曲线,所述 单元开发曲线为甲型水驱曲线,其表达式为 LgWp=bNp+a (1), 式中Wp为油田或单元累积产水量,104t ;Np为油田或单元累积产油量,104t ;a和b为 系数; 选取合适的时间段,采用回归公式(1 ),求得该单元的b值, 根据公式 B=l/b (2), 求得B, 按照公式动储系数=N/B (3), 计算该代表单元的动储系数; 其中,N为该代表单元的地质储量, 步骤3 :重复步骤2,直到计算出所有代表单元的动储系数; 步骤4,对步骤3中所有代表单元的动储系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该天然水驱油藏的平 均动储系数; 步骤5,选取需要评价的单元,绘制该单元的单元开发曲线,所述单元开发曲线为甲型 水驱曲线,其表达式为 LgWp=bNp+a (1), 式中Wp为油田或单元累积产水量,104t ;Np为油田或单元累积产油量,104t ;a和b为 系数; 选取合适的时间段,回归公式(1 ),求得该单元的b值, 根据公式 B=l/b (2), 求得B, 采用公式 Z'=平均动储系数XB (4), 计算该单元的动用储量Z',其中所述平均动储系数为步骤步骤4中得到平均动储系 数; 对比该单元的动用储量Z'与该单元地质储量,评价该单元储量动用是否充分。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然水驱油藏动用储量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在步骤1 中,所述从油田已有的天然水驱开发单元中筛选已经成功开发且油藏天然能量评价类似的 类似单元作为代表单元是指:从油田已有的天然水驱开发单元中选取已经成功开发的且油 藏天然能量评价指标接近需要评价单元的且开发时间长、井网控制充分、地质储量可靠的 类似单元作为代表单元; 所述油藏天然能量评价指标包括采出百分之一地质储量地层压力下降值、弹性产量 t匕;所述油藏天然能量评价指标接近是指:当类似单元与评价单元采出百分之一地质储量 地层压力下降值都在0.0 IMPa至0.1 MPa之间时,要求两者差值小于0. 03MPa,当类似单元与 评价单元采出百分之一地质储量地层压力下降值都在0.1 MPa至IMPa之间时,要求两者差 值小于0. 3MPa ; 所述开发时间长是指开发时间不少于15年;所述井网控制充分是指计算出的井网动 用储量达到甚至超过地质储量;所述地质储量可靠是指开发方案经过核实并通过专家组审 核。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然水驱油藏动用储量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 评价该单元储量动用是否充分时,还包括由该单元目前井网密度为参考,评价结论可靠性 的步骤。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然水驱油藏动用储量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评价结论 可靠性时,还包括以该单元开发时间长短短,开发充分程度为参考,评价结论可靠性的步 骤。
6. 如权利要求1到5任意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天然水驱油藏动用储量的计算方法,其特 征在于:在步骤2、步骤5中,采用公式(1)求取b值时,需回避甲型曲线出现的含水上翘阶 段、含水压头阶段。
7. 如权利要求1到5任意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天然水驱油藏动用储量的计算方法,其特 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合适的时间段的是指:油井开井数稳定,产液量稳定,含水按照开 发规律连续变化的时间段。
8. 如权利要求1到5任意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天然水驱油藏动用储量的计算方法,其特 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统计分析是指根据数据的相似性进行分析,剔除明显不相似的动 储系数。
9.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然水驱油藏动用储量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 评价该单元储量动用是否充分时,参考指标为储量动用程度,即井网开发的动用储量除以 地质储量,再乘以百分数;储量动用程度达到95%以上为动用充分;在75%至95%之间为较 为充分;小于75%为不充分。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天然水驱油藏动用储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筛选已经成功开发且油藏天然能量评价类似的单元作为代表单元,统计出所述代表单元的平均动储系数;其次针对评价单元的甲型曲线求得系数b,结合上述平均动储系数计算出该评价单元的动用储量,计算结果与该单元的地质储量对比,评价评价单元储量动用是否充分。本发明在胜利油田已经开发进入后期的高含水天然水驱开发单元进行应用,能较为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天然水驱油藏的动用储量,验证了本发明在该类油藏的动态储量系数的使用可靠性。
【IPC分类】E21B43-20, E21B49-00
【公开号】CN104653175
【申请号】CN201310597802
【发明人】邴绍献, 侯春华, 李 浩, 吕翔慧, 孙成龙, 苏映宏, 张海燕, 梁保红, 徐永春, 李东玻, 张孝天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2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