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机械、旋挖钻机和旋挖钻机的卸料方法_3

文档序号:9393428阅读:来源:国知局
随着钻具6移动而挂在悬挂底板312上。有卡挡顶板311和悬挂底板312所组成的钻具挂接部31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能够可靠挂接钻具6和传递振动冲击。
[0074]挂接件61和悬挂底板312之间的配合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任意适当的设计,能够悬挂钻具6即可,例如,挂接件61形成为可伸缩的挂接件,悬挂底板312上形成有能够允许收缩状态的挂接件61穿过的开口,挂接件61穿过所述开口后即变化至伸展状态以使得挂接件61挂接在悬挂底板312上,或者在悬挂底板312上形成长条形开口,挂接件61形成为尺寸略小于所述长条形开口的长条形部件,挂件件61能够对准所述长条形开口穿过悬挂底板312,然后转动一定角度即可挂接在悬挂底板312上,但是上述挂接件和悬挂底板312之间的配合方式操作较为复杂。因此优选地,挂接件61形成为长方形板体,悬挂底板312包括悬挂部314和开口部313,挂接件61能够随着钻具6移动穿过开口部313,并且能够转动以与悬挂部314对准,使得挂接件61至少部分的位于卡挡顶板311和悬挂部314之间的间隔内,钻具6能够挂在悬挂部314上。操作人员只需将挂接件61对准开口部313后,将钻具6向上提拉至卡挡顶板311和悬挂底板312之间的间隔,然后将钻具6转动一定角度对准悬挂部314即可,无需调整挂接件61的长度,也没有复杂的对准步骤,使得旋挖钻机操作简便,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进一步优选地,沿悬挂底板312的周向,开口部314所占的尺寸比例大于悬挂部314所占的尺寸比例,以便于挂接件61穿过开口部313。
[0075]其中,钻具6的上移位置的定位可通过压盘2进行定位,而钻具6的转动角度的定位可通过直接由操作人员肉眼观察,或者在钻具6、第一安装架3或其它适当的位置设置定位机构以使得挂接件61能够准确对准开口部313或悬挂部314,所述定位机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设计,例如,突起的止挡件、位置传感器等。
[0076]优选地,卡挡顶板311和悬挂底板312形成为环状板,卡挡顶板311的外缘与悬挂底板312的外缘通过筒状连接板315连接。由于钻具6绕钻杆I的轴线旋转,进而带动挂接件61绕钻杆I的轴线旋转,因此,设置为环状的悬挂底板312更便于挂接件61的通过和悬挂,而设置为环形的卡挡顶板311也能够节约材料,进而减轻第一安装架3的重量,筒状连接板315可减少外界杂物对钻具挂接部31的干涉。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实际需要,卡挡顶板311和悬挂底板312的形状也可进行适当的调整,不局限于图示实施方式中的圆环形,也可以是方环、椭圆环或者内圆为圆形外缘为方形的板件,但是,考虑到使用的便利性和生产制造成本,优选为圆环形的环状板。
[0077]参见图5和图10,挂接件61形成为固定在钻具6的上端的长方形板体,其中,挂接件61的具体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设计。
[0078]由于旋挖钻机的钻具6需要伸入地下进行旋挖作业,在作业完成后从地下提拉至卸料位置时,钻具6的顶部通常会携带一些沙石、泥土等杂物,当激振器向钻具6施加振动冲击时,这些杂物容易从钻具6上散落至激振装置和/或旋挖钻机上,可能造成激振装置和旋挖钻机的损坏,并且,由于振动从钻具6上散落的杂物还会使得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恶劣。优选地,第一安装架3还具有设置在激振器内侧的筒状围板33,在钻具6挂接在钻具挂接部31上时,筒状围板33能够环绕钻具6的上部。参见图6和图7,筒状围板33能够有效阻挡钻具6上杂质散落到外部,进而避免钻具6上的杂质对激振装置和旋挖钻机的影响,且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0079]筒状围板33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选择,例如,方形筒、椭圆形筒等,但是由于钻具6为圆筒形的,因此优选为筒状围板33也优选为圆筒形的,以更好的与钻具6配合使用。
[0080]优选地,筒状围板33上形成有减重孔。减轻筒状围板33的重量和制造成本,提高激振装置的经济性,减小旋挖钻机的负荷。所述减重孔的尺寸和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选择,不局限于图示实施方式中的圆形孔。
[0081]所述激振装置的激振器的数量和设置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选择,能够向钻具6施加振动即可。优选地,所述激振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动力头17的相对两侧的第一激振器41和第二激振器42,两个激振器同时向钻具施加振动以使得钻具6具有较强的振感,提高卸料速度。其中,第一激振器41和第二激振器42的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选择,优选为图示实施方式中相对布置,以使得钻具6上各个位置的振动强度较为均匀,并且相对设置的激振器还能够便于传动轴的设置。
[0082]参见图3和图7,在第一安装架3的相对两侧处还对应于所述激振器设置有激振器安装板32,以便于激振器的安装,其中,激振器安装板32设置在钻具挂接部31的下侧,以便于激振器向钻具6施加振动,且远离动力头17等旋挖钻机的其它零部件,减少振动对旋挖钻机的除钻具6以外的零部件的振动冲击。
[0083]第一激振器41和第二激振器42可以通过两个驱动马达分别驱动,也可以通过一个驱动马达同步驱动。优选地,第一激振器41与第二激振器42传动连接,且第一激振器41与第二激振器42通过与第一激振器41连接的驱动马达5同步驱动。同步驱动第一激振器41和第二激振器42能够确保钻具6各个位置的振动频率相同,避免两个激振器所施加的振动相互干涉、抵消,并且通过一个驱动马达5同步驱动第一激振器41和第二激振器42也可降低激振装置的制造成本。
[0084]参见图6,驱动马达5与第一激振器41传动连接,第一激振器输出轴13通过联轴器14与传动轴7的一端连接,传动轴7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联轴器14与第二激振器42的输入轴连接,进而通过驱动马达5同步驱动第一激振器41和第二激振器42。其中,如果需要的话,可在传动轴7上设置传动轴支座15,传动轴支座15的数量和位置可根据传动轴7的长度和受力情况进行适当的设置。参见图2、图3和图4,驱动马达5优选为靠近第一安装架3的边缘设置,S卩,与驱动马达5传动连接的传动轴7也靠近安装架3的边缘设置,以避免传动轴7干涉钻具6的上下移动。
[0085]在利用本发明的图示实施中的旋挖钻机进行卸料作业时,通常包括下述步骤:
[0086]第一步,钻具6在完成旋挖作业后由钻杆I的带动上移至钻具6的卸料位置,以由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其中,钻具6的上移量的确定可通过压盘2来实现定位;
[0087]第二步,调整钻具6的角度使得挂接件61与悬挂底板312的开口部313对准,参见图9,在钻具6上移时需要与悬挂底板312的开口部313对准以使得钻具6的挂接件61能够顺利通过开口部313,操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使钻具6转动适当的角度以使得挂接件61与悬挂底板312的开口部313对准,其中,可通过定位部件或者位置感应器等装置确定钻具6的转动角度,或者直接由操作人员肉眼观察;
[0088]第三步,在挂接件61穿过悬挂底板312的开口部313到达悬挂底板312和卡挡顶板311之间的间隔后,使得钻具6转动适当的角度,挂接件61与悬挂底板312的悬挂部314对准,并使得挂接件61挂在悬挂部314上,其中,在这一步中钻具6的转动角度也可通过定位部件或者位置感应器等定位装置来确定,或者直接由操作人员肉眼观察,参见图8,图示钻具6的挂接件61处于与悬挂部314对准的位置;
[0089]第四步,操作人员微微向上提拉钻杆1,使得连接销12与钻具6和钻杆I的销孔不完全抵接,在钻具6和钻杆I之间形成振动隔离区,减少激振装置产生的振动冲击对钻杆I的损伤;
[0090]第五步,启动驱动马达5,第一激振器41和第二激振器42对钻具6施加振动(振动时间可根据物料的实际工况进行适当的选择),第一激振器41和第二激振器42所施加的振动通过钻具挂接部31传递给钻具6,钻具6开始卸料工序;
[0091]第六步,卸料完成后,通过钻杆I带动钻具6转动一定角度,使得挂接件61由悬挂部314和卡挡顶板311之间的间隔移动至与开口部313对准(钻具6的转动角度也可通过定位部件或者位置感应器等定位装置来确定,或者直接由操作人员肉眼观察),然后即可由钻杆I带动钻具6下移,进行下一次旋挖作业。
[0092]其中,为了减少第一激振器41和第二激振器42通过钻具挂接部31传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