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的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9610781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钻井液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钻井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钻井液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钻井液常被称为钻井的血液,钻井液作为钻井过程中的循环冲洗介质,起着非常 重要的作用,是影响钻井成功与否及钻井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钻井液的主要作用之一就 是携带岩屑,在钻进过程中,井底和井内的岩屑能否被钻井液及时、有效的携带至地面,是 能否安全、快速钻进的首要问题。如果岩屑不能及时清离井底,就必然会产生重复破碎,会 降低机械碎岩的效率,也降低了机械钻速,还有可能造成下钻困难、下钻不到位W及卡钻等 井下复杂情况。
[0003] 在钻井过程中,影响岩屑携带的主要因素有钻井液的排量和钻井液的流变性等。 目前,钻井液的排量大小和流变性,通常是根据工作人员的经验来选取、控制,而且为了提 高岩屑的携带效率,一味增加钻井液的排量,造成钻井液的浪费,增加了钻井成本。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井液的控制方法,W解决现有技术中容易造成钻井 液的浪费的问题。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钻井液的控制方法,包括:
[0006] 步骤1,获取钻井液当前的流型指数和稠度系数;
[0007] 步骤2,判断在当前的流型指数和稠度系数的情况下,是否存在可用的钻井液的排 量值,如果不存在则进行步骤3,如果存在则进行步骤4 ;
[0008] 步骤3,向钻井液中加入助剂,W调节钻井液的流型指数和稠度系数,并返回步骤 1 ;
[0009] 步骤4,选取可用的钻井液的排量值。
[0010] 在所述步骤2中:
[0011] 根据当前的流型指数和稠度系数,获得钻井液的排量值的一个或多个下限值,W 及钻井液的排量值的一个或多个上限值;
[0012] 判断是否存在某一可用的排量值,该可用的排量值大于等于所有所述下限值,且 小于等于所有所述上限值。
[0013] 优选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下限值包括,有效携带岩屑的最小排量、冲刷井壁所需的 最小排量、冷却钻头所需的最小排量中的一个或多个。
[0014] 其中,所述有效携带岩屑的最小排量为,使岩屑的携带比的比值在0.5W上的最 小排量。
[0015] 优选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上限值包括,防止水力冲蚀的最大排量、防止压漏地层的 最大排量、井段所能提供的最大排量中的一个或多个。
[0016]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1中:
[0017] 利用旋转粘度计测量钻井液,记录所述旋转粘度计的转速和扭转角度;
[0018] 根据所述旋转粘度计的转速和扭转角度,计算钻井液当前的流型指数和稠度系 数。
[0019] 优选的,所述助剂为提切剂或降粘剂。
[0020] 其中,提切剂为聚丙帰醜胺钟盐(KPAM)或生物聚合物狂C);降粘剂为礙化褐煤 (SMC)或礙化单宁(SMT)。
[0021] 本发明带来了W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钻井液控制方法中,先获取钻井液当 前的流型指数和稠度系数,然后综合多种因素,判断钻井液在当前的流型指数和稠度系数 的情况下,是否存在可用的排量值。如果不存在,则通过加入助剂调节取钻井液的流型指数 和稠度系数,再重新进行判断。如此反复,直至将钻井液的流型指数和稠度系数调节到,能 够存在可用的排量值。然后,选取可用的排量值,并W该排量值使用钻井液。
[0022] 本发明提供的钻井液的控制方法中,可W先综合岩屑的携带效率、压耗、保持井眼 大小等因素,对钻井液的流型指数和稠度系数进行一次或多次调节、判断,再选取可用的钻 井液的排量,从而能够有效减少钻井液的浪费,提高钻井液的使用效率,降低钻井成本。
[0023]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 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 要求书W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的 附图做简单的介绍:
[0025]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钻井液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26]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钻井液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W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 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W实施。需要说明 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W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W相互结合, 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 连施例一:
[0029]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钻井液的控制方法,可用于对钻井现场的钻井液进行控 巧[J。如图1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0030] Sl;获取钻井液当前的流型指数n和稠度系数K。
[003。S2 ;判断在当前的n和K的情况下,是否存在可用的钻井液的排量值,如果不存在 则进行步骤S3,如果存在则进行步骤S4。
[003引S3 ;向钻井液中加入助剂,W调节钻井液的n和K,并返回步骤Sl。
[0033] S4;选取可用的钻井液的排量值。
[003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钻井液控制方法中,先获取钻井液当前的流型指数n和稠度 系数K,然后综合多种因素,判断钻井液在当前的n和K的情况下,是否存在可用的排量值。 如果不存在,则通过加入助剂调节取钻井液的n和K,再重新进行判断。如此反复,直至将钻 井液的n和K调节到,能够存在可用的排量值。然后,选取可用的排量值,并W该排量值使 用钻井液。
[003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钻井液的控制方法中,可W先综合岩屑的携带效率、压耗、保 持井眼大小等因素,对钻井液的流型指数n和稠度系数K进行一次或多次调节、判断,再选 取可用的钻井液的排量,从而能够有效减少钻井液的浪费,提高钻井液的使用效率,降低钻 井成本。
[0036] 连施例二:
[0037]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钻井液的控制方法包括:
[003引 Sl;获取钻井液当前的流型指数n和稠度系数K。具体可包括:
[0039] Sll;取少量钻井液的样本,利用旋转粘度计对钻井液样本进行测量,记录旋转粘 度计的转速。和扭转角度0的一组读数。
[0040]S12 ;根据旋转粘度计的O和0,计算钻井液当前的流型指数n和稠度系数K。
[0041] S2 ;判断在当前的n和K的情况下,是否存在可用的钻井液的排量值,如果不存在 则进行步骤S3,如果存在则进行步骤S4。具体可包括:
[004引 S21 ;根据当前的n和K,获得钻井液的排量值的一个或多个下限值,W及钻井液的 排量值的一个或多个上限值。
[0043] 本实施例中,可利用n和K,W及当前的其他参数,通过计算获得钻井液的排量值 的一个或多个下限值,W及钻井液的排量值的一个或多个上限值。
[0044] 其中,钻井液的排量值的一个或多个下限值包括;有效携带岩屑的最小排量Qi、冲 刷井壁所需的最小排量92、冷却钻头所需的最小排量中的一个或多个。
[0045] 钻井液的排量值的一个或多个上限值包括:防止水力冲蚀的最大排量94、防止压 漏地层的最大排量Qe、井段所能提供的最大排量Qe中的一个或多个。
[0046] S22 ;判断是否存在某一可用的排量值Q,该可用的排量值Q大于等于所有下限值, 且小于等于所有上限值。
[0047] 例如,钻井液的排量值的下限值包括上述的91、92、〇3,钻井液的排量值的上限值包 括上述的Qa為、Qe,则可用的排量值Q应当大于等于〇1、〇2為中的最大值,并且小于等于〇4、 Qs、Qe中的最小值。也就是满足W下限制公式:
[004引傅,02, 03)max《Q《怕4, 0日,Qe)min
[004引 S3 ;如果Qi、02、中的最大值大于04、05、Qe中的最小值,就不存在满足上式的排 量值Q,则向钻井液中加入助剂,W调节钻井液的n和K,并返回步骤Sl。
[0050] 其中,助剂可W为KPAM、XC等提切剂,或者为SMC、SMT等降粘剂。
[005。S4 ;如果Qi、02、中的最大值小于04、05、Qe中的最小值,就存在满足上式的排量 值Q,则从可W从Qi、02、中的最大值与04、05、Qe中的最小值之间的范围内,选取一个可用 的钻井液的排量值Q,并W该排量值Q使用钻井液。
[005引上述步骤S21中,Qi、02、03、04、05、Qe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0053] ①Qi有效携带岩屑的最小排量化/s)的计算:
[0054] 井底和井下的岩屑被钻井液携带出井眼,岩屑向上运动的速度取决于,钻井液的 上返速度与岩屑在钻井液中的沉降速度之差,即:
[00 巧]Vp=Vf-Vs
[005引式中,Vp为岩屑的净上升速度(m/s),Vf为钻井液的上升速度(m/s),V,为岩屑在 钻井液中的沉降速度(m/s)。
[0057] 将上式的两边同除WVf,可得:
[0058] Vp/Vf = I-Vs/Vf
[0059] 其中,Vp/Vf通常被称为携带比,表示岩屑的携带效率。显然,提高携带比的途径是: 提高钻井液的上返速度,降低岩屑的沉降速度。如果考虑综合成本,钻井液的上返速度不可 大幅度提高。因此,如何尽量降低岩屑在钻井液中的沉降速度成为关键。研究表明,岩屑在 钻井液中的沉降速度与岩屑尺寸、岩屑密度、钻井液密度和流态,W及钻井液的有效粘度有 关。
[0060] 岩屑在钻井液中的沉降速度可用如下公式计算:
[0062]式中,Vg为岩屑在钻井液中的沉降速度(m/s),U。为钻井液的有效粘度(C巧,Dd 为岩屑的当量直径(mm),Pm为钻井液密度(kg/m3),Pd为岩屑密度(kg/m3)。
[0063] 在井眼的环空中,幕律流体(钻井液)的有效粘度的计算公式为:
[006引式中,U。为钻井液的有效粘度(C巧,K为稠度系数任a's"),!!为流型指数(无因 次),Vg为岩屑沉降速度(m/s),Dd为岩屑的当量直径(mm)。
[0066] 将有效粘度的表达式代入沉降速度公式中,可W得到关于沉降速度vj勺方程:
[0068]根据上述方程可W通过迭代解出岩屑沉降速度VgD
[0069] 通常认为,携带比在0.5 W上才能有效的携带岩屑、净化井眼,根据携带比Vp/ Vf> 0. 5可W得出,钻井液的最小环空返速的临界输送速度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