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裂缝性地层的堵漏筒及堵漏泥浆联合堵漏方法

文档序号:10609162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对裂缝性地层的堵漏筒及堵漏泥浆联合堵漏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裂缝性地层的堵漏筒及堵漏泥浆联合堵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是否为裂缝性漏失,确定漏层位置;加工堵漏筒;下入堵漏筒到井内钻井液面以下后;堵漏筒下入到漏层井段上部时,在距离漏层约30~50m灌满水眼,开泵顶出、释放筒内填充物;向钻杆内打入堵漏泥浆,替浆到位;向钻杆内打入堵漏泥浆,使填充物与堵漏泥浆进入漏层,从而实现堵漏。本发明所述的针对裂缝性地层的堵漏筒及堵漏泥浆联合堵漏方法,解决了出现恶性井漏时的堵漏措施及技术问题,尤其适用于裂缝性地层漏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堵漏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裂缝性地层的井漏问题。
【专利说明】
一种针对裂缝性地层的堵漏筒及堵漏泥浆联合堵漏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钻井事故复杂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针对裂缝性地层的堵漏筒及堵漏泥浆联合堵漏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目前的钻井过程中,由于地层情况复杂,当钻遇地层存在大规模裂缝时,极易发生恶性井漏,导致井筒内钻井液急速减少直至失返,影响正常钻井、引起井壁失稳、诱发地层流体涌入井筒并井喷。因此,裂缝性地层的漏失必须引起重视,注重裂缝性地层的堵漏作业。
[0003]裂缝性地层堵漏方法目的是堵住地层裂缝,从而减少钻井液漏失,解除井漏危险。目前针对裂缝性地层已经开发出了很多类堵漏泥浆,但由于裂缝大小不一,实际操作中,难以凭借单一的堵漏泥浆解除井漏。
[0004]本方法来源于现场实际堵漏作业,在发生裂缝性漏失后,使用堵漏泥浆连续堵漏多次,未取得效果。于是发明了针对裂缝性地层的堵漏筒及堵漏泥浆联合堵漏方法,成功解除漏失。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针对裂缝性地层的堵漏筒及堵漏泥浆联合堵漏方法,能有效的实现堵漏目的,节省井漏处理时间,并提高钻井作业效率。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种针对裂缝性地层的堵漏筒,包括套管和填充物,所述套管下端设有倒角;所述套管长度为7?9m,套管的直径比漏层处井壁直径小2?5mm,且套管口焊接有钢筋,所述填充物设于套管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填充物为橡胶轮胎块、棕绳段、木块、棉纱和布条。
[0009]进一步的,所述填充物表面沾有润滑剂,所述润滑剂为机油或者铅油。
[0010]进一步的,所述填充物长度为5?20cm。
[0011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交叉设置。
[0012]本发明还提供了针对裂缝性地层的堵漏筒及堵漏泥浆联合堵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I)根据泥浆漏失量判断是否为裂缝性漏失,同时确定漏层位置,所述裂缝性漏失的漏失量为20?100m3/h;
[0014]2)当判断上述漏失为裂缝性漏失时,将所述堵漏筒上接变扣接头和浮阀;
[0015]3)通过钻杆将堵漏筒下入井内钻井液面下10m,向钻杆内先灌入300?500m钻井液,后灌入堵漏泥浆,在灌入堵漏泥浆过程中保持钻杆内为负压状态;
[0016]4)堵漏筒下入到漏层井段上部时,在距离漏层30?50m处灌满水眼,开栗顶出、释放堵漏筒内的填充物;
[0017]5)向钻杆内打入堵漏泥浆,替浆到位;
[0018]6)若堵漏泥浆返出,关封井器、蹩压,继续打入堵漏泥浆,使填充物直接进入裂缝地层,后续堵漏泥浆随即跟进,封堵漏层;
[0019]7)若堵漏泥浆未返出,先根据注入堵漏泥浆量和前期的漏速进行计算,预计井内堵漏泥浆的高度,将钻杆起钻到该高度位置,在井口加压或循环加压,使填充物与堵漏泥浆进入漏层,从而实现堵漏。
[0020]进一步的,所述蹩压压力小于lOMPa。
[0021]进一步的,所述井口加压或循环加压的压力为3?5MPa。
[002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针对裂缝性地层的堵漏筒及堵漏泥浆联合堵漏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0023]本发明所述的针对裂缝性地层的堵漏筒及堵漏泥浆联合堵漏方法,解决了出现恶性井漏时的堵漏措施及技术问题,尤其适用于裂缝性地层漏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堵漏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裂缝性地层的井漏问题。
【附图说明】
[0024]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针对裂缝性地层的堵漏筒及堵漏泥浆联合堵漏方法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针对裂缝性地层的堵漏筒及堵漏泥浆联合堵漏方法的流程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钻杆;2_堵漏泥楽;3_井壁;4_堵漏筒;5_裂缝;6_裂缝性地层;7_填充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2]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33]以XX油田AGCSXX井为例,该方法实施步骤为:
[0034]I)当井钻进至3069m,发现栗压突然下降,井口失返,液面不见,所钻岩性为灰岩,根据现场漏失量判断为裂缝性严重漏失;
[0035]2)准备堵漏筒4,套管的半径为6-5/8",比井壁3的直径小2mm,长度为9m,套管下端设有倒角;
[0036]3)准备填充物7,如橡胶轮胎块、棕绳段、木块、棉纱和布条,准备废机油20L,将所述填充物7沾满机油,所述填充物7的长度为1?15cm;
[0037]4)将所述沾满机油的填充物7塞入堵漏筒4,顶实装满,将四条钢筋交叉焊接于堵漏筒4 口 ;
[0038]5)将堵漏筒4之上接变扣接头和浮阀;
[0039]6)下井前估算钻井液面高度为2850m;
[0040]7)堵漏筒4下入至219m时,向钻杆I内开始灌入钻井液;
[0041]8)先向钻杆I内灌入500m正常钻井液隔离,后灌入堵漏泥浆2,始终保持钻杆I内负压状态;
[0042]9)堵漏筒4下入到漏层井段上部时,在3020m处灌满水眼,开栗顶出、释放筒内填充物7;
[0043]10)向钻杆I内打入堵漏泥浆2为30方,替浆到位;
[0044]11)堵漏泥浆2返出,直接关封井器蹩压,继续向钻杆I内打入堵漏泥浆2,保持立压在3?5MPa,使填充物7直接进入裂缝性地层6,后续堵漏泥浆2随即跟进封堵漏层。
[0045]本方法适用于在较深井中作业时,钻遇大裂缝性地层6,循环失返、不见液面的严重漏失情况,可有效向漏层中投放较大尺寸的柔性或刚性填充物7,先在漏层中起到架桥封堵作用,后面跟进普通堵漏泥浆2,充实填裂缝5双重措施堵漏,效果显著,实用性较强。未进行联合堵漏前,漏失量达到3984.2m3,根本无法钻进,该井进行四次联合堵漏后,井漏情况明显减轻,达到了正常钻进的要求。
[004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针对裂缝性地层的堵漏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和填充物(7),所述套管下端设有倒角;所述套管长度为7?9m,套管的直径比漏层处井壁(3)直径小2?5mm,且套管口焊接有钢筋,所述填充物(7)设于套管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裂缝性地层的堵漏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7)为橡胶轮胎块、棕绳段、木块、棉纱和布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对裂缝性地层的堵漏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7)表面沾有润滑剂,所述润滑剂为机油或者铅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对裂缝性地层的堵漏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7)长度为5?20cmo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裂缝性地层的堵漏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交叉设置。6.—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针对裂缝性地层的堵漏筒及堵漏泥浆联合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根据泥浆漏失量判断是否为裂缝性漏失,同时确定漏层位置,所述裂缝性漏失的漏失量为20?100m3/h; 2)当判断上述漏失为裂缝性漏失时,将所述堵漏筒(4)上接变扣接头和浮阀; 3)通过钻杆将堵漏筒(4)下入井内钻井液面下1m,向钻杆(I)内先灌入300?500m钻井液,后灌入堵漏泥浆(2),在灌入堵漏泥浆(2)过程中保持钻杆(I)内为负压状态; 4)堵漏筒(4)下入到漏层井段上部时,在距离漏层30?50m处灌满水眼,开栗顶出、释放堵漏筒(4)内的填充物(7); 5)向钻杆(I)内打入堵漏泥浆(2),替浆到位; 6)若堵漏泥浆(2)返出,关封井器、蹩压,继续打入堵漏泥浆(2),使填充物(7)直接进入裂缝性地层(6 ),后续堵漏泥浆(2)随即跟进,封堵漏层; 7)若堵漏泥浆(2)未返出,先根据注入堵漏泥浆(2)的量和前期的漏速进行计算,预计井内堵漏泥浆(2)的高度,将钻杆(I)起钻到该高度位置,在井口加压或循环加压,使填充物(7)与堵漏泥浆(2)进入漏层,从而实现堵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对裂缝性地层的堵漏筒及堵漏泥浆联合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蹩压压力小于lOMPa。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对裂缝性地层的堵漏筒及堵漏泥浆联合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加压或循环加压的压力为3?5MPa。
【文档编号】E21B33/13GK105971555SQ201610293031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5月5日
【发明人】陈添, 钟德华, 刘焕玉, 张研蕾, 石俊杰
【申请人】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