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折叠的压风自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1050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可移动折叠的压风自救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掘工作面的自救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折叠的压风自救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煤矿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应用,掘进巷道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对掘进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连采掘进工作面的压风自救系统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压风自救系统的设计不合理,则会增加工作强度,不能快速随掘进面而移动,甚至出现灾害时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0003]现有技术中的压风自救系统通常包括管道、各种控制阀和压风自救袋。在管道上设置三通,连接控制阀和压风自救袋,这种形式的压风自救系统,其压风自救袋是固定式的,每次巷道延伸后都需要重新安装,搬迀不便,不仅搬迀过程中容易损坏,而且费时费力;有的压风自救系统能够移动,但是体积大,占用空间大,遇到灾害时操作不便,维修量也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折叠的压风自救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节约空间,便于搬迀。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移动折叠的压风自救系统,其中,包括:
[0006]储物平台,所述储物平台上设置有支撑板;
[0007]第一主风管、第二主风管、第三主风管和支管,所述第一主风管、第二主风管、第三主风管和支管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主风管、第二主风管、第三主风管和支管首尾铰接形成四连杆;
[0008]压风自救袋,设置在所述支管上。
[0009]如上所述的可移动折叠的压风自救系统,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压风自救袋通过风量控制阀与所述支管相连。
[0010]如上所述的可移动折叠的压风自救系统,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主通道和三通管,所述主通道、所述第一主风管和所述第二主风管三者之间通过三通管连接。
[0011]如上所述的可移动折叠的压风自救系统,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支管上设置有压力表。
[0012]如上所述的可移动折叠的压风自救系统,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支管的数量是两个,两个支管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二主风管及第三主风管相铰接。
[0013]如上所述的可移动折叠的压风自救系统,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压风自救袋的数量是22个,均匀分布在两个支管上。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折叠的压风自救系统通过将压风自救袋设置在支管上,将支管与三个主风管设置为四连杆的形式,以便于能将压风自救袋折叠,避免占用的空间大。同时,将压风自救袋和支管等均固定在储物平台的支撑架上,使压风自救袋与各主风管和支管能随储物平台一同移动,便于随巷道掘进而搬迀。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折叠的压风自救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折叠的压风自救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折叠的压风自救系统,包括储物平台4、第一主风管1、第二主风管2、第三主风管3和支管5、以及压风自救袋6。
[0018]储物平台4设置在巷道中,用于储存物品,储物平台4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钢板搭接固定,其底部可以设置滚轮,以便于随着巷道掘进而进行搬迀。储物平台4上设置有支撑板7,用于支撑压风自救系统中的第一主风管1、第二主风2管、第三主风管3和支管5。
[0019]第一主风管1、第二主风管2、第三主风管3和支管5均与现有技术中的通风管道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所需风量的大小,可以调整各个风管或支管的管径大小,在此也不作具体限定。
[0020]其中,第一主风管1、第二主风管2、第三主风管3和支管5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7上;所述第一主风管1、第二主风管2、第三主风管3和支管5首尾铰接形成四连杆,压风自救袋6设置在所述支管5上。使用压风自救袋6时,将四连杆打开,压风自救袋6悬挂在支管5上。无需使用时,四连杆可以折叠,从而节省空间。
[0021]优选的是,压风自救袋6通过风量控制阀8与支管5相连,从而调整压风自救袋6中的风量。
[002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压风自救系统还包括主通道和三通管9,主通道、第一主风管I和第二主风管2三者之间通过三通管9连接。外界的空气进入主通道后,通过三通管9产生分支,分别流向第一主风管I和第二主风管2,使支管5内迅速充满空气,进而流入到压风自救袋6中。
[0023]进一步地,在支管5上还设置有压力表10,从而便于监控风量大小,以便及时调整。
[0024]优选的是,支管5的数量是两个,如图1所示,两个支管5相互平行,且两个支管5的两端均与第二主风管2及第三主风管3相铰接。若将两个支管区分为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则第一主风管1、第二主风管2、第三主风管3和第一支管形成一个四连杆机构,第一主风管1、第二主风管2、第三主风管3和第二支管也形成一个四连杆机构,当不需要压风自救系统时,两个支管均可以折叠,避免占用太大空间。
[0025]根据巷道规模以及掘进速度,可以相应地设置压风自救袋6的数量。本实施例中,压风自救袋6的数量是22个,均匀分布在两个支管5上。
[00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折叠的压风自救系统通过将压风自救袋设置在支管上,将支管与三个主风管设置为四连杆的形式,以便于能将压风自救袋折叠,避免占用的空间大。同时,将压风自救袋和支管等均固定在储物平台的支撑架上,使压风自救袋与各主风管和支管能随储物平台一同移动,便于随巷道掘进而搬迀。
[002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可移动折叠的压风自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物平台,所述储物平台上设置有支撑板; 第一主风管、第二主风管、第三主风管和支管,所述第一主风管、第二主风管、第三主风管和支管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主风管、第二主风管、第三主风管和支管首尾铰接形成四连杆; 压风自救袋,设置在所述支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折叠的压风自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风自救袋通过风量控制阀与所述支管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折叠的压风自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通道和三通管,所述主通道、所述第一主风管和所述第二主风管三者之间通过三通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折叠的压风自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上设置有压力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可移动折叠的压风自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的数量是两个,两个支管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二主风管及第三主风管相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折叠的压风自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风自救袋的数量是22个,均匀分布在两个支管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折叠的压风自救系统,其中,包括:储物平台,所述储物平台上设置有支撑板;第一主风管、第二主风管、第三主风管和支管,所述第一主风管、第二主风管、第三主风管和支管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主风管、第二主风管、第三主风管和支管首尾铰接形成四连杆;压风自救袋,设置在所述支管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折叠的压风自救系统通过将压风自救袋设置在支管上,将支管与三个主风管设置为四连杆的形式,以便于能将压风自救袋折叠,避免占用的空间大。同时,将压风自救袋和支管等均固定在储物平台的支撑架上,使压风自救袋与各主风管和支管能随储物平台一同移动,便于随巷道掘进而搬迁。
【IPC分类】E21F11-00
【公开号】CN204419244
【申请号】CN201420854023
【发明人】张宏宇, 贺周祥
【申请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