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头引扣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05640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钻头引扣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钻井钻头引扣装置,属于钻井工具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石油钻井过程中,由于钻头损坏或钻井工艺要求等,一口井需要起钻更换新钻头20多次,特殊工艺井或深井,一口井就需要更换钻头100多次。现有更换钻头工艺是:旧钻头卸下后,三人站在转盘面上,抬起新钻头将钻头公扣螺纹放入钻铤母扣镗孔,逆时针围绕钻铤转圈,将钻头公扣引入钻铤母扣。该做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钻头质量大,职工劳动强度大、引扣时间长;二是三人托举钻头引扣,配合不好或力量分布不均,易造成错扣;三是钻盘面湿滑,引扣时人员转动极易滑倒,使钻头掉落,造成钻头损坏和人身伤害。专利号:201220420626.4公开了一种气密油管引扣装置,它由分瓣护箍、壳体、合页组成,用于气密油管丝扣引扣、上扣连接时,保护油管公扣避免碰撞、损坏母扣上端面,确保气密油管串的密封性,但不适合钻头与钻铤的引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钻头引扣装置,其操作方便、安全性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种钻头引扣装置,包括井口盖板和设置在井口盖板上方的钻头托盘,所述井口盖板下端面固定有固定粧,井口盖板上端面中央固定有第一旋转轴承,所述钻头托盘下端面中央固定有与第一旋转轴承同轴的第二旋转轴承,第一旋转轴承和第二旋转轴承之间连接有承载弹簧,承载弹簧将钻头托盘浮动支撑在井口盖板上方。
[0006]所述井口盖板上端面左右两端对称固定有提手。
[0007]所述钻头托盘下端面固定有旋转把手。
[0008]所述钻头托盘上端面铺设有橡胶片。
[0009]所述承载弹簧下端通过第一定位盘固定在第一旋转轴承上,承载弹簧上端通过第二定位盘固定在第二旋转轴承上,第一定位盘卡装在第一旋转轴承内圈的孔内,第二定位盘卡装在第二旋转轴承内圈的孔内,第一定位盘上设有第一圆孔,第二定位盘上设有与第一圆孔同心的第二圆孔,承载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内。
[0010]所述承载弹簧的个数为1-3个,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的数量均与承载弹簧的数量相同。
[0011]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钻头引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弹簧的长度为150-350mmo
[0012]所述钻头托盘为四方形,由钢板制成,其四角为圆弧型,其四个角上均固定有旋转把手。
[0013]所述井口盖板为四方形,由钢板制成。
[0014]所述固定粧为圆柱体或长方体,固定粧的数量为3-6个,均布在井口盖板的下端面,固定粧的长度为100-180mm。
[0015]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旋转轴承的自由转动和承载弹簧的弹力,使钻头托盘能够灵活转动和浮动升降,带动钻头旋转上升,实现平稳、快速引扣,改变人工托举旋转引扣方式,降低了钻头下砸损坏和错扣几率,减轻了引扣时劳动强度,提高了更换钻头时效,保障了作业安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井口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钻头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定位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图4所示,一种钻头引扣装置,包括井口盖板I和设置在井口盖板I上方的钻头托盘2,井口盖板I下端面固定有固定粧9,井口盖板I上端面中央固定有第一旋转轴承51,所述钻头托盘下端面中央固定有与第一旋转轴承同轴的第二旋转轴承52,第一旋转轴承51和第二旋转轴承52之间连接有承载弹簧3,承载弹簧3将钻头托盘浮动支撑在井口盖板上方。
[0022]井口盖板I上端面左右两端对称固定有提手7,为工人提供一个抓取点,方便工人抬放。
[0023]钻头托盘2下端面固定有旋转把手8,工人可通过转动旋转把手带动钻头托盘2旋转,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0024]钻头托盘上端面铺设有橡胶片6,橡胶片6为钻头提供一个软接触面,避免钻头磨损碰坏。
[0025]承载弹簧3下端通过第一定位盘41固定在第一旋转轴承51上,承载弹簧3上端通过第二定位盘42固定在第二旋转轴承52上,第一定位盘41卡装在第一旋转轴承51内圈的孔内,第二定位盘42卡装在第二旋转轴承52内圈的孔内,第一定位盘41上设有第一圆孔43,第二定位盘42上设有与第一圆孔同心的第二圆孔,第一圆孔43和第二圆孔的直径稍大于承载弹簧3直径,承载弹簧3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内。
[0026]承载弹簧的个数为1-3个,承载弹簧的长度为150-350mm,承载范围为20?200kg,所述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的数量均与承载弹簧的数量相同,每个承载弹簧对应一个第一圆孔和一个第二圆孔。
[0027]钻头托盘2为四方形,由钢板制成,厚度为5?15mm,其四角为圆弧型,其四个角上均固定有旋转把手。井口盖板为四方形,由钢板制成,厚度为5?I Omm。
[0028]固定粧9为圆柱体或长方体,固定粧的数量为3-6个,均布在井口盖板的下端面,其直径稍小于转盘固定孔直径,固定粧的长度为100-180mm。
[0029]更换新钻头时,先将本实用新型搬至井口处,将井口盖板I的固定粧9插座于转盘固定孔固定好,再将钻头放在钻头托盘2的橡胶片6上,下放钻铤,使钻头公扣进入钻铤母扣,并施加一定的压力,使之紧密接触。逆时针扳动旋转把手8,使钻头托盘2旋转,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钻头旋转,将钻头公扣慢慢引入钻铤母扣。
[0030]本实用新型为需更换的新钻头提供了一个支撑旋转平台,通过旋转轴承、承载弹簧3,使钻头引扣更容易,从而改变了人工托举引扣方式,减轻了引扣时的劳动强度,消减了配合不好、力量分配不均而引发错扣、钻头下砸损坏、人员滑倒受伤等安全隐患,提高了作业时效,实现了安全生产。
【主权项】
1.一种钻头引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口盖板和设置在井口盖板上方的钻头托盘,所述井口盖板下端面固定有固定粧,井口盖板上端面中央固定有第一旋转轴承,所述钻头托盘下端面中央固定有与第一旋转轴承同轴的第二旋转轴承,第一旋转轴承和第二旋转轴承之间连接有承载弹簧,承载弹簧将钻头托盘浮动支撑在井口盖板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引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盖板上端面左右两端对称固定有提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引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托盘下端面固定有旋转把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引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托盘上端面铺设有橡胶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引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弹簧下端通过第一定位盘固定在第一旋转轴承上,承载弹簧上端通过第二定位盘固定在第二旋转轴承上,第一定位盘卡装在第一旋转轴承内圈的孔内,第二定位盘卡装在第二旋转轴承内圈的孔内,第一定位盘上设有第一圆孔,第二定位盘上设有与第一圆孔同心的第二圆孔,承载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头引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弹簧的个数为1-3个,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的数量均与承载弹簧的数量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钻头引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弹簧的长度为150-350mmo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引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托盘为四方形,由钢板制成,其四角为圆弧型,其四个角上均固定有旋转把手。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引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盖板为四方形,由钢板制成。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引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粧为圆柱体或长方体,固定粧的数量为3-6个,均布在井口盖板的下端面,固定粧的长度为100-18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头引扣装置,包括井口盖板和设置在井口盖板上方的钻头托盘,所述井口盖板下端面固定有固定桩,井口盖板上端面中央固定有第一旋转轴承,所述钻头托盘下端面中央固定有与第一旋转轴承同轴同径的第二旋转轴承,第一旋转轴承和第二旋转轴承之间连接有承载弹簧,承载弹簧将钻头托盘浮动支撑在井口盖板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旋转轴承的自由转动和承载弹簧的弹力,使钻头托盘能够灵活转动和浮动升降,带动钻头旋转上升,实现平稳、快速引扣,改变人工托举旋转引扣方式,降低了钻头下砸损坏和错扣几率,减轻了引扣时劳动强度,提高了更换钻头时效,保障了作业安全。
【IPC分类】E21B19/16
【公开号】CN205225118
【申请号】CN201520899485
【发明人】李元化, 赵昌强, 孙德宇, 孙倩倩, 杜风阁, 谢海霞
【申请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三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